“逆境加分”來了,美國華人你還在一心一意推娃嗎?
文章來源: bxie2019-05-17 06:47:10
“逆境加分”來了,美國華人你還在一心一意推娃嗎?
解濱
 
美版文革最近又有了新的進展。 這一次是由美國的高考機構College Board 推出的一個偉大創新。 他們發明了一個變相打壓亞裔考生的入學資格,提高黑人和墨裔的入學資格,卻又根本就不提種族的新武器: “逆境加分” —— Adversity Score 。
簡言之,這個所謂的“逆境加分”,就是根據每一個考生的家庭、社區以及所在的學校的境況進行打分。  一個考生的家庭境況越是亂七八糟一塌糊塗(例如單親家長,吸毒,囚犯,等等),所在的社區越濫越髒越惡心越犯罪率高,其就讀的學校越是扯爛汙不成體統(例如一半女生懷孕一半男生蹲監獄),這個逆境加分就越高。  相反呢,一個學生的家庭越是完美(例如考生既有爹又有媽),所在的社區越是安全,人均收入越高,學校水準越是不錯的考生,那麽這個考生的“逆境加分”就是零甚至是負數。 詳情請看本文的附錄。
今天在美國的華人的很多微信群都炸開了鍋。
首先,這個“逆境加分”的實行,讓“學區房”這個概念成為過去式。 各位的房價就看跌吧。 各位辛辛苦苦攢錢在最好的學區購買破破爛爛的舊房子,為的是孩子能夠去上那個地區的最好的公立學校。 由於“逆境加分”,在一夜之間,“好學校”變成了“濫學校”,“好學區” 變成了 “濫學區” 。
家庭穩定,收入穩定,這本來有利於子女的成長,如今成了減分的重要因素,反而不利於子女上大學了。 
我們來看看下麵這一張來自華爾街日報的圖:

首先看看收入、種族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所造成的區別。 
出身於亞裔家庭的考分比平均值高了155。
家庭收入超過$200K家庭的考分比平均值高了162。
父母最高學位是研究生及以上的家庭的平均考分比平均值高了129點。
很悲情地告訴各位: 很多亞裔考生不光家庭是亞裔,而且收入也在$200K以上,並且父母雙雙有研究生或以上的學位。 這也就是說,啥不利條件都給占了。
為了實現平均主義的偉大理想,打造出一個“公平合理”又多元化還包容各個族裔以及階層的社會,現在要對考生的分數進行調整一下,減少這三個因素所造成的差異。這就是通過所謂的“逆境加分”來實現。
有人大約估算了一下: 一個亞裔考生(-155),父母都有工作,兩人收入加起來過$200K(-162),父母有碩博學位(-129)的家庭,SAT平均分就達到了1514,或者說這個不幸家庭出來的娃考了1600分,adjusted score也就隻有1154而已。 黑人的三個方麵的平均值均低於全體考生的平均值。 現在假設一個黑人學生(加122分)的父母是高中畢業,(加63分)年收入在4-6萬,(加8分),那麽考到961就打平SAT考滿分的上述亞裔中產娃。 
重要的話再說一遍:這麽一減一加,一個黑人考生考到961分就有可能打平SAT考滿分的上述亞裔中產娃
這是TMD不提種族的種族歧視啊!
上麵這個評估隻是粗略的估算。 實際的過程,隻是對“逆境分數”加分或減分,這個數值是在0~100之間,一般人加50(平均)。 各方麵優越的就猛減,各方麵惡劣的多就加。 至於每一所大學把這方麵的分數換算成多少分SAT總分,這就天知地知了,人家永遠不會告訴你。
這就是說,每個考生所得到的“逆境分數”究竟是多少,除了College Board以及學生所報考的大學之外,沒有人知道。 您就是去抗議一萬遍,把嗓子都給喊啞了,人家還是不會把你孩子被減了多少分的具體數字告訴你! 
一句話: 暗箱操作! 你就是想狀告人家歧視都無門!
看著吧!  跟你家隔五個街區的小混混可能明年上那啥名牌大學甚至藤校了,你孩子就連州立大學都未必能夠進去,盡管你孩子的SAT比那混混高500分。 但人家的逆境分數比你高,這就夠了!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了,您還要推娃嗎? 
我在上一篇文章裏有說到:“你推娃推了18年,人家一紙法案就讓你18年的心血前功盡棄,我們的希望在哪裏?我們的明天在哪裏?
現在都不需要一紙法案了,直接在SAT考分上就幹掉你
有人認為,這個逆境分數可能隻是為了那些藤校而特加的,我孩子不上藤校不就行了? 錯! 實際上,去年他們就把這個逆境加分在50所大學中試點,明年將會推廣到150所大學,然後繼續推廣。 當普及麵擴大後,當SAT搞了這個逆境加分後,哪個大學要是不采用這個分數,哪個大學就會被狀告歧視窮人。 然後呢? 每一所大學最後都必須看逆境考分錄取。 這樣一來,就連最普通的大學也要歧視華人孩子了,而且還特有理。
有人認為,或許這種根據社會經濟狀況優惠考生的,比那種根據膚色優惠或歧視考生的要合理多了。 錯! 誰說一考慮考生的社會經濟狀況就不再繼續考慮膚色了? 誰敢放棄AA? 舉一個例子: 德州大學已經搞種族配額了,其方法不是直接配額,而是每所高中畢業生的前7% 被自動錄取到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前15%被自動錄取到A&M。 Blum先生帶領 Fisher打官司打到最高法院,但於2016年敗訴。 所以德州大學會一直這樣做下去,不會取消的。 然後College Board又來搞這個逆境加分的新名堂。 德州大學敢不理會那個逆境加分嗎? 他們若敢那樣做,恐怕立刻會被告到最高法院去。 但德州大學也不敢取消那個7% 的自動錄取,因為最高法院判那合法。 所以結果自然就是兩樣都要搞。 雪上加霜啊! 這樣一來,亞裔考生還要什麽前景?
有人開玩笑:趕緊在X區買個房子! 還有人建議:辭職,離婚,搬去犯罪率最高的區! 這都是玩笑,誰真敢那樣做?
倒是有華文左媒迫不及待地出來洗地,把這個美版文革的創新說成是“教育改革”。 哈哈哈,這要是改革,那當年的張鐵生就是偉大的革命了。  
我就好奇了,誰敢去找一個靠逆境加分上大學的醫生看病?
誰敢居住由逆境加分的畢業生設計的住房?
誰敢雇用靠逆境加分上大學的學生去設計飛機或汽車部件?
如果美國的籃球隊,體操隊,遊泳隊的賽手們都是靠逆境加分硬湊的,美國能贏嗎?
蘋果公司裏設計iPhone的那些人,Intel設計芯片的那些人,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那些專家們之中,還有斯坦福大學的那些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們,有任何一位是靠逆境加分上大學的嗎?  一個也沒有!  不是因為美國以前沒有搞過“逆境加分”,變相的逆境加分也搞過(College Board 在20年前就搞過一次逆境加分,但中途流產)而是因為人才就不是靠加分加出來的,而是靠真才實學,靠刻苦的努力,靠聰明和睿智打造出來的!
而且我想打破沙鍋問到底: 這根據家庭、社會環境和學校條件進行加分,到底具體怎麽個加法?標準到底是什麽? 一個居住在加州某郡的考生和一個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以及一個居住在懷俄明州的考生,具體怎麽個打分法? 如果這種加分法是公平的,那為何不將具體的做法公開,也把每個考生的得分告訴每個考生? 
沒想到居然在美國高考中也搞起了暗箱操作。 全美的大學都靠逆境加分招生的那一天,美國就死了,死透了! 到了那一天, “AllMen are created equall" 就成了一句空話。 一個根據考生的家庭出身和周圍環境打分的國家,還談何平等?
所以,我們一心一意推娃的華人爹媽們,該夢醒了。 不要以為會有人去衝鋒陷陣、赴湯蹈火,英勇獻身,讓大家去平安度過這一場危機,自己隻要坐順風車就行了。 說實話俺自己都不知道怎樣去處理這件事。 無論我們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幾十萬上百萬華人的參與,這件事很難擺平。  不要以為去白宮網站聯署一個petition就行了,那沒用,得想點別的法子,來點厲害的。 那一年幾十個日本鬼子押著十幾萬南京市民去槍殺的路上,幾乎每個市民都在夢想別人會衝上去跟鬼子拚命,把自己救下來。 結果是沒有一個人去拚命,大家都被鬼子殺死。  現在我們又處在類似的局麵了。
猶太人在1920年就開始做教育維權這件事了,也是搞了好多年才成功。 我們華人也該趕緊想辦法了。政治決定我們下一代的命運。 別光顧著推娃了,光搞那個沒多少用了。
 
附錄: 華爾街日報有關 Adversity Score的報道 
SAT to Give Students ‘Adversity Score’ to Capture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https://www.wsj.com/articles/sat-to-give-students-adversity-score-to-capture-social-and-economic-background-1155799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