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打唐駿必然以草草收場而告終
文章來源: 王二傻2010-07-13 20:45:14

by
王二傻





學曆造假不同於學術造假。學術造假在百姓看來仍是扯不清的“圈子裏”的問題,譬如汪暉的論文。

學術造假,一般而言拚的也還隻是個人的案頭功夫,學曆造假則需要製度的配合,需要社會心理的配合,甚至需要國界以外不良機構的配合。就中國而言。學曆造假,既是唐駿們的問題更是涉及全社會各階層的問題。

從現任副總理及部長、省委書記、省長凡以下整個官員係統有多少人是花錢買了文憑?頂著博士、碩士甚至本科、大專頭銜從熙熙京城到偏遠僻壤的各級官員又有多少是真正寒窗苦讀有過正經在校經曆?在文憑唯上的那些瘋狂歲月裏,各級黨校暫不論,全國包括北大、清華、複旦、浙大、交大、南京大學的所有大學無一例外地向官員、商人以及任何需要文憑的人發出過正式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在這樣一種曆史圖景下,無數官員從大專、本科、碩士、博士一路過來不識任何校友你就不必伢異;26個英文英字母尚且不熟竟然獲得理科雙博士你亦不必伢異。曾幾何時,一桌人吃飯某人談到自己弄了個什麽文憑,其不屑之態與弄了個KTV的小姐並無二致。這就是某些中國人的文憑。

令人玩味的是這樣的文憑無人質疑無人追問。我以為這是因為:學曆造假是另一類的“原罪”;清算學曆無異於對官員磷選標準用人製度提出質疑,而官員選拔製度既是國家意識形態下的理論產物也是現行政治體製乃至國家政體中的物化環節。清算學曆無異於統治集團進行外科手術式地集體自宮;無異於對現存的整個官員體係發出自我顛覆的命令;是無異於讓千百萬人哽咽落淚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剝奪;是關係到利益集團人心向背的核心問題。惟其如此,它是政權問題。因此說深挖唐駿就是深挖自己。

正如那句美國諺語所說“如果你放棄希望,那麽你就停在了中場”,錯了也要容許“試錯”,偏了,吾等自然“糾偏”,推倒重來必然是患了“左派幼稚病”。果不然,據說中宣部要求媒體“低調”。如果人們天真地以為一個唐駿問題由此能喚醒當今中國的浮躁與虛偽,由此能在政治體製的改革上另僻蹊徑,那才是真正的政治囈語,那種荒誕也許唯有與希望中國足球奪得世界杯可以一比。

三十年改革風雲際會,重大社會事件頻仍不斷,這“失語”那“失語”,真正具有曆史意味的所謂“集體性失語 ”是文革後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內心失語,是麵對全社會道德結構一步步崩塌時的“集體性失語 ”,它折射的是政治核心價值失落從而引發政治集團整體性的認知錯亂和心理迷惘。大量高級幹部對共產主義產生懷疑早已不是什麽秘密,眼花撩亂的各種造假做弊,正是全社會對理性世界不予寄望的另一種注釋。而腐敗不僅是人性中惡的必然,腐敗在特定時期反映的是一種集體性的無所寄托下的緊張焦慮--------“路在何方?”絕不僅僅是民眾的叩問知識分子的叩問,其實是包括全體共產黨人的集體叩問。

方舟子打唐駿的社會學意義隻在於對“知識分子”浮躁之氣的敲打。

一個國家無論貧富如何,是否發達,知識分子都被稱作“ 社會的良心 ”。在一個傳統國家,法官、醫生、教師、科學工作者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往往與牧師、教士等同,他們似乎是正義的化身-------既是國家的守夜人也是你孤立無援時的最後希望。然而當法官收錢醫生收錢教師收錢科學家造假成為一種普遍社會現象的時代,你該信誰?你還能信誰?現行政體對知識分子的收編並未如其所願-------眾多唐駿們的種種劣跡為這個體製添堵添亂。反過來,當眾多唐駿們一一曝光,當公共監督成為一股強有力的社會勢力時,相信我們有著虛榮傳統的“知識分子”一定會比今天更加自律。

除此之外,方舟子打唐駿隻是在芙蓉、風姐,這哥那哥全社會大戲謔大娛樂背景下的一段別唱、一段串場戲,僅此而已。











2010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