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中生
文章來源: 馨茗2011-03-23 23:11:26


前段時間,忘記是因為什麽事情了,被女兒氣得夠嗆!我就和朋友抱怨。他安慰我,
Teenagers are special animals,你這樣想,就不那麽氣了。

被他這樣一說,我果然就想開了。青少年階段,就是個特殊時期啊,逆反,和父母的關係不再那麽“親密無間”,時不時就亮出一付你們不必再囉嗦的麵孔,讓做父母的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和女兒交流常常會成為母親的單向意願……

這種“teenager現象”,越來越普遍。

當年的我們好像沒有如此強烈的“成長意識”。青春期似乎很平穩地就度過了。

不過,細回想,那個階段還是有些獨特、“微妙”之處。

在母親看來我一直是個懂事、善解人意的好女兒,和她貼心。其實,我teenager 階段和母親談話時,明明知道媽媽的意圖,知道她想了解什麽,但我從來不會順著她的思路講自己的故事。雖然我不拒絕和媽媽聊天,但不會敞開心扉。那時候,心中積攢了很多“秘密”,很enjoy 獨自玩味。

現在,小葛大概和我那個時候差不多吧。那,我怎麽了解她的想法呢?

我發現,讓她“共鳴”很重要。所以,我經常用自己做例子來引導她說出她的想法。比如,我會和她說:媽媽讀高中的時候有個毛病,我喜歡哪門功課完全是由授課老師決定的,如果我喜歡那個老師,我就會把那門課學得很好。

小葛聽了馬上回應:媽媽,我也是這樣的,balabalala…… 由此我知道了她喜歡她的化學老師,進而,我又知道她喜歡怎樣的男生,雖然,她都沒有直接告訴我。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能力“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不同程度地認為父母是落伍的、落後的。在這種情況下,做父母的一定要抓住建立威信的機會。

小葛上中學後每年開學初學校都會開家長會。每位任課老師都有十五分鍾介紹自己、介紹課程。我每次從家長會回來都會把我對這些老師的認識和看法如實告訴小葛。讓小葛驚奇的是我的認識和判斷完全符合這些老師的日後表現!幾年下來,小葛非常認可我的“識人能力”。我不失時機地跟她說:你以後看中哪個男生了,一定要讓媽媽過目哦,我一看就會知道他是否適合你!

其實,和孩子交流,不要太在意她是否完全“口吐心聲”。母女之間,任何層麵的交流都會加深彼此的了解並增進感情。哪怕隻是簡單的對話,也會有幫助。
青春期的孩子會比較情緒化,做母親的要學會察言觀色。她情緒不好時,一定不要自討沒趣地問這問那,否則,一定會碰一鼻子灰。當然,她情緒好的時候,就盡量讓她把“話匣子”打開,有些平時不能觸及的話題,往往在這個時候變得可以說了。

另外,我如果看了好書或者好電影會找機會把我的感受告訴小葛,讓她了解媽媽感性的一麵。還有就是,用幽默的方式表達意見更能讓孩子接受,比板著臉批評效果好。比如,這個周一,小葛的學校是teacher work day. 孩子不用上學。

我就和她說:媽媽今天不上班,陪你在家好不好?

她立刻斬釘截鐵地回答:NO

是她真實的想法,但我聽了覺得刺耳。

於是,我故作悲傷狀地說:寶寶,你不能婉轉一點嗎?口是心非一下也好啊,這樣決絕,太讓媽媽傷心了!

小葛聽了,赫赫地樂。

估計,她以後會學著顧及媽媽的情緒吧。

本來還想寫我青春期時候看禁書的事。這篇太長了,下次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