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我工作認真卻被公司抄魷魚?
文章來源: 跳蚤2007-03-20 17:20:59

 前幾天,有老友提問 : 我是個工作認真的人 , 卻被公司抄了魷魚 . 為什麽呢? 是不是我的認真常常無意中給人壓力自己都不知道呢 ?

首先要說的是, “ 認真 ” 肯定是個優點。在我看來,任何認真讀書認真工作認真過日子的人都生活得很正麵。

不過 ,” 認真 ” 並非一個至高無上的理由,尤其在公司這樣一個群體當中,“認真“還與別人有關呢,所以是有條件的。比方說, . 有的人認真起來一條道兒走到黑 , 誰的意見都聽不進去 , 。 認真而不知變通的人走到極端 , 就和固執沒什麽兩樣了。 還有的人發現自己一個人認真幹活很辛苦,所以要求周圍人一起認真 , 否則特別不高興,最後搞成舉座不歡的局麵也有可能。

說得通俗一點,公司,其實就是個節奏統一的大機器。公司中的每個部門都是一個零件, 每個人都是零件中的配件。 大機器要轉得滋潤轉得有效,每個部門每個人需要合拍,步調一致 . 用文明的詞 , 就是“合作”。 如果大家都跑 一小時 50 公裏 , 你卻特別認真特別心急特別固執 , 不顧一切非要跑到每小時 100 公裏 , 那麽 , 機器就要散架 . 所以在一個很 SLOW 的公司文化中 , 比如在歐洲人的公司,或者在歐洲的美國分公司工作,你就一定要學習如何 BE RELAX , 過分的認真和 AGGRESSIVE 就是跟大家過不去。 反之也一樣 , 在一個朝氣蓬勃節奏飛快的公司文化裏 , 比如在矽穀的一些公司,如果你慢吞吞老完不成任務拖大家的後腿 , 簡直是人可誅之 .

所以,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如何使自己的節奏和公司的節奏合拍 . Fitting in 公司的文化,該快就快 , 該慢就慢 . 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 , 該停頓的時候就停止 . 因為 , 在公司這個大舞台上 , 隻有群舞的獎勵而沒有獨舞的英雄 . 一個成熟的職業人 , 應該盡量使“認真”給自己加分而不是給自己減分 .

無論是在美國人的公司還是在歐洲人的公司,我有時候會見到一些特別認真的人卻做出特別不明智的舉動。下麵,不妨把它們提出來討論一下 .

1> 對於不完美的現狀 . 抱怨太多,意見不斷,卻沒有像樣的解決方案提出來 .

大家隻要稍微注意一下 , 就會發現周圍存在的問題。尤其一個新進的員工,假如不巧他過去工作的公司管理還算嚴密的話,看到的問題簡直是觸目驚心。從 工作程序的混亂 , 到工作效率的底下 。從本部門積習已久的弊病,到各部門之間永遠不到位的配合。 認真一點專業一點的人,確實很難忍受這些 Sloppy 的現象。奇怪的是,為什麽大家都熟視無睹呢? 是因為笨看不到,還是懶,所以漫不經心?認真的人在抱怨問題追究根源提出建議之前,一定要先認真地想想這個問題。

我手下有個拿執照的 CPA ,是公司 Internal Auditor ,工作非常認真,看到不完美的事情喜歡抱怨。當然,從她的工作性質來說,抱怨是應該的,發現錯誤糾正錯誤,很正常。不過,我每次聽到她抱怨,心裏就問,你的辦法在哪裏?你要我做什麽怎麽做才能幫你解決這些問題?所謂“ don’t complain without solution” ,就是這個意思。否則,不是給老板出難題嗎? 我這裏提到 CPA ,是因為自己的部門常常招收一些從 FIRM 過來的人,他們最大的問題不是缺乏工業界的經驗,而是過於認真不懂變通,好像自己還依舊是獨立的會計師到公司來查帳,這個不好那個不行,有人做到後來還要 SUE 自己的公司 . 對於這些員工,我總是建議他們回到 FIRM 去,否則會很不快樂。

2> 光有認真的態度不能解決問題,還要有專業的本地的知識和經驗,否則,很可能事與願違。

有的知識和經驗是 GLOBAL 的,到哪裏都有用。而有的知識和經驗是 LOCAL 的,隻有在一個公司呆很久才能掌握。所以,我上麵說過,對有些大家熟視無睹的問題,先要想想究竟為什麽。

我剛到公司的時候,憑自己多年的經驗,對有些問題立即提出改善的意見。上司很支持,大家也不反對,一切付諸實行。可是,當舊的問題解決之後,其他新的問題卻立即冒了出來,而且更嚴重,幾乎使整個公司的運作癱瘓。怎麽會這樣呢,為什麽解決一個舊問題卻可能引發更嚴重的新問題呢?拿水管來打個比方吧,水管的所有接口都應該是圓的,互相契合才能連成一線。如果其中一節偏偏弄錯了,是方的。怎麽辦呢?一頭圓一頭方基本上連不起來。於是,有人就想出個主意,索性就把下一個管道的一頭也改成方的,這樣的話不就沒有問題了嗎。方的對方的,雖然兩個都是錯,但負負得正,一直就這樣支撐下來。

好了,現在有人火眼金睛,而且一定要把其中一個錯的糾正,改成正確的圓接口。結果呢,一個圓一個方,又亂套了。這種現象在老齡一點的公司很常見啊,有些公司的老員工很聰明也很厲害,兵來將當,水來土掩,對待錯誤的東西總有自己的解決辦法,反正在實踐中,好使的就是對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其中奧秘,讓一個沒有足夠 LOCAL 經驗的人怎麽搞得明白呢。朋友的公司就有這樣的 CEO, 一上任就開始整頓軟件係統,折騰來折騰去的,結果是新軟件上不去,舊軟件無法用,半年之後隻能走人。

3 〉不要總是以為自己的部門最重要,自己的工作最關鍵。其實,在老板的眼中 , 隻有一個大版圖,隻有一條 Bottom Line..

認真的人難免把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放大。我在雇用一些特別認真的員工時,總是先關照他們一句:輕鬆點。不要急,慢慢來。

上半年,公司在中國找了個人,負責 Outsourcing 的一些事情。他工作認真負責,周末也不休息。每天一個急件,追問結果。樣品收到沒有?工程師 Qualify 了沒有?報價通過沒有?什麽時候下訂單。好像他是被下家工廠雇傭似的。其實大家在美國忙得不可開交,什麽時候到中國去下訂單算什麽緊急問題?

好了,說了這麽一些,搞得我自己都很喪氣,其實結論就是一個:美國是個注重實用的國家,所以結果比較重要。如果認真的結果是好的,那麽 , 認真就是好的。 . 反之,如果太認真的結果不好, 那麽 , 太認真並不好 .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