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談談數學教育(二)
文章來源: 窮則思變2016-01-20 12:11:26

 

自我矛盾自我否定一下。

 

這是我前麵的話,“其他學科我不知道,我以一個一輩子半輩子掙紮在數學裏的經驗回答,推數學是扯淡。”

 

現在我要說一個和上麵完全相反的觀點,有時推數學效果是最明顯的。

 

這不是矛盾嗎?但是,我句子裏的有時兩個字化解了矛盾。

 

這個有時,換一個學數學的人講,證明定理的時候叫條件,必須在符合所有的條件,定理才成立。

 

先從人的發育講起吧。一個孩子從六七歲上學,學知識,最多學到三十歲。教科書安

排了幾年級學什麽,那是最大的科學,經過多少年實踐證明了的,不是隨便安排的。

 

課本對孩子來說太容易,當然好,皆大歡喜。太難呢?誰也學不懂,等於連老師到學生都放棄。

 

前兩天,我女兒在學校學勾股定理,老美叫逼得哥拉稀定理。我女兒理解勾股定理的等式一點問題都沒有。

 

然後我開始給她講故事。從古代九章算術勾三股四弦五講起。然後我問,你知不知道爸爸在國內經過一個煉獄,叫高考。就是生一個火盆,每個孩子都扔上去烤,有的孩子身體裏有種東西,叫智商,不怕烤,烤不熟,從火盆上拿下來,就扔一個叫重點大學的地方。沒智商的就被烤糊了,從火盆上拿下來,去種地,看自行車當保安,嫁大款。

 

有一年,生火的嫌火不旺,找了個中科院數學所的家夥,說,你往裏麵填把柴火吧。這老兄不愧是數學所的,大筆一揮,證明勾股定理。

 

我女兒聽到這興奮了,我會證,我會證,然後在紙上畫圖。

 

她畫完圖,我說,你證啊?

 

她說,這就是證明。

 

原來她老師在學校給他們證了勾股定理定理,我女兒屁也沒聽懂,以為把圖抄下來就是證明。我女兒連幾何都沒開始學,

PROVE這個字的含義都不知道。我能怪她嗎?

 

我對女兒說,你們一個班估計誰也沒聽懂。當年高考完那幫半大小子恨不得給科學院那個混蛋給剁了。我女兒才十歲,要能證勾股定理,我就辭職天天找什麽難題做什麽難題。

 

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個人,在特定年齡對特定的東西開竅,可以學特定的東西。

 

學早了,不管怎麽學都是白搭,學不會。學晚了,如果這個人有求知欲與興趣,會感到遺憾,為什麽沒早學。如果這個人沒有求知欲與興趣,根本不是損失,反而是他的福氣。

 

舉個例子吧,讓人青春期之前談戀愛,沒有生物基礎。一個人要成了剩女,不是對感情不開竅,就是真正地追求愛情。

 

現在可以說推數學了。根據以上的理論,推數學的效果應該是非常明顯的。為什麽?人在五到七歲這個區間是應該對一百以內加減法開竅了。你讓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題海戰術,猛做

KUMON,他肯定要比其他的孩子強。

 

這是我比較欣賞

KUMON的一點,程度全是在孩子掌握之內,不讓孩子覺得難。

 

但是,

KUMON的訓練法,也就對小學數學有效,到了幾何,引進定理證明概念之後,我估計,一點用處沒有。另一方麵,這所謂讓家長沾沾自喜的效果,類似在溫室裏發芽,看著是比別的種子強,最終結果怎麽樣全是未知數。唯一證明的,是這種子還能發芽,不是死胎。

 

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做做

KUMON,考試成績好一點,沾沾自喜一下,可以。但是,不要期望你的孩子做了KUMON,最終數學就比別人強。

 

最終,也許到了高中吧,你孩子的數學,靠得是開竅,靠得是天生的能力,當然有了這些還要付出努力與時間。但是,和他小時學沒學

KUMON,和你是不是拿著苕帚疙瘩逼著他一邊哭一邊做一百道題,相關性是0

 

這就回到我最初的結論了,其他學科我不知道,我以一個一輩子半輩子掙紮在數學裏的經驗回答,推數學是扯淡。

 

證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