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作壓力
文章來源: 體道2013-12-01 21:38:07

這個話題不可能通過簡單的幾句話說清楚,所以在此加以補充。

在過去16年的國外工作中,我極少感到工作上的壓力,也許隻有2次,大約持續1個月左右,所以我的回答說明不了什麽。但據我自己的經驗和對周圍情況的觀察,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

首先,工作壓力來自於工作能力和經驗。比如我有一位同事不具備較好的專業技能,與他應聘的技能不匹配,因此他在工作過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壓力,曾經兩次叫救護車,最後不得不長期病休。麵對這種壓力,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繼續尋找新的,適合自己的工作。比如繼續在同一個公司內,尋找新的職位,或者培訓一門新的技能。

第二,工作量太大,同時又有時間限製。這種情況下,由於長時間專注於同一種工作而得不到休息,所以身體的整體機能失去了平衡。這種情況下,應該考慮每天鍛煉一下,比如中午出去步行一個小時,或者去健身房練習瑜伽,有氧運動等。也可以在工作的間隙,meditate三到五分鍾。另外還需要和上級進行溝通,搞明白為什麽有這麽多的工作。溝通前,應該想好怎麽說,用什麽樣的語氣和策略。這是另一個大的話題,就不在此贅述了。

第三,衝突的人際關係。正如家庭一樣,在工作場合會有各種各樣性格的人,同時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工作方式不同,技能不同等等。不僅有同級之間的人際關係衝突,上下級之間也會有衝突。既有麵對麵的衝突,也有隱藏的,壓製的內心不快。人際關係,這是考驗自己心智的一次機遇,我們是埋怨對方,還是改變自己?這個問題需要個人的成長去解決。我覺得很多網上的建議,並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最根本的解決方式還是認識自己,開發自己,探索人性和心靈。因為這個話題比較大,不想在此展開,隻是提出一點,那就是人際關係的解決,要麵對自己而不是改變對方。關於個人成長,你可以參加各種團體,或者自己閱讀資料,傾聽各種meditation CD等等。在華人的群體中,能主動出去探索個人成長,這是一種少見的現象。這既有文化的原因,也有語言上的原因。我自己也組織過這方麵的交流,我的體驗是華人極少參與這樣麵對麵的探討。

也許在企圖自己解決問題之前,如果工作壓力已經影響了正常睡眠,那可能需要先看看醫生,看看是否有其他方麵的因素。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分析自己。如果是工作量大,那是工作分配問題,這可能是自己與上級之間的問題。如果是技能問題,那需要認清自己適合做什麽。如果是人際關係問題,最好的方式不是忽略自己,而是將“我”放在自己和對方之間,看看怎麽解決“我”的問題。有的時候,我們把工作放在生命之前,意識完全被工作,期待和各種得失所控製,所以身體通過壓力而反映這種失衡的狀態。壓力隻是信號,它在告訴我們某種我們忽略的問題。

“我”決定著自己與上級的關係,我與同事的關係,以及自己在麵對工作時,如何應對期待,情緒等。如果失去了自我之根,失去了自尊,自愛,自信和寧靜,當期待與現實發生衝突時,我們就失去了判斷力,以至於無法做出智慧的選擇,隻能隨著情緒而上下波動。技術層麵的減壓是簡單的,但問題是,技術隻是一種工具,一種工具需要去麵對某種對象,如果對象錯了,那麽工具就發揮不出功效。壓力,往往不是來自外在的工作,而是來源於不恰當的期待,孤立,情感,和對自我的認知。當自己的意識被綁架了,心靈,情感和身體也就被淹沒了,然後生命通過壓力而發出呐喊。

以上情況隻是概括性的總結,不可能適合每種情況,當麵探討可能會更有效。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隻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