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十幾年,彈指一揮間
文章來源: 陳晚2009-09-10 13:44:05
每年的九月十日,對我來說,是個終身難忘的不尋常之日。 十幾年前的這天,我,一人飄洋過海來到了美國。

那天,在我的身後,留下的是母親不舍的淚水和父親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牽掛。新婚的丈夫,則留守在大洋對岸與我遙望。

記不起,有多少次,於周末的午夜,在穿越大洋的電話線裏,跳動著我和他既熟悉而又遙遠的彼此叮囑和惦念。

彈指之間,歲月已經無聲地流過了這麽多年。當年,那兩隻孤零零的旅行箱,如今,已變成了孩兒們一屋子的笑語歡唱。

怎能忘,倒時差,適應學業,做助教,泡實驗室,初為人母,在機場迎候母親,答辯,畢業,等綠卡,搬新居,職場掙紮,全職回家。這一切一切的異國生活,此刻,就在眼前一幕幕地掠過。

怎能忘,那年的美國國殤節,我和前來我家探訪的友人,一同驚聞母親過世時的極度悲傷;怎能忘, 回國探親時,目睹父親撒手人間時的撕心裂肺和雨夜斷腸。這令我永世難忘的悲傷,一次次地走進我漂泊海外的日子。每當這時,我便一次次地問:此時,為何不再是當年?

其實,不過是十幾年的光景,我也隻是遠行了一程。可如今,我與父母陰陽相隔,我也走到了韶華已逝青春不再的年齡。

在這讓人感慨萬千的今天,我不禁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同一個日子。

當年,在那個舉國悲哀的國之日,我的一家,依然住在母親工作單位臨時搭起的防震棚裏。受地震餘波影響的我們,和當地所有的其它居民一樣,還在和唐山大地震留下的餘震對視著。

還記得那天,正值壯年的父親,認真地提醒一家人,在毛澤東逝世之日,我們一定要帶好黑紗,積極去參加悼念活動。

父親的過度謹慎,令兒時的我似懂非懂。

許多年以後,我才慢慢明白,文革期間,曾經受過委屈的父親時時牢記著,在和政治有關的所有活動中,我們一定要小心從事,不能再讓別人給我們扣任何帽子了。在那個年月,守護著有海外關係又不是紅五類的家庭,父親的小心翼翼,實在是出於無奈。

如今,那個留下我年少足跡和無數笑聲的防震棚,早就被高樓所取代。父親當年的囑咐言猶在耳,而他,也在三年前離我遠去。

在這近三十年的光景裏,成長的煩惱,諸多的得與失,世態變遷,陰陽相隔,真讓人感覺恍如隔世。在海外漂泊的這十幾年,又何嚐不是彈指一揮間?

我想,這世上的種種情之遺憾和患得患失的心情不暢,在芸芸眾生的大千世界和時間的長河裏,大概連一粒細沙都算不上。有多少人,冷眼看官場浮沉,任憑它夫妻反目。友人遠遁,網絡江湖,又能算是什麽?

人生短暫,轉眼就是百年呢。彈指之間,我們在慢慢長大,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渺小和有限。頓悟之時,何必去計較紅塵滾滾中流動的身外之物。很多經曆過的滄桑和掙紮,也將會在流逝的歲月中被漸漸遺忘。

遺忘,遺忘,那就把煩惱統統都忘了吧。不能忘,也得忘。

(注:一位孤獨的網友希望能得到我的關心和友誼。我謝謝你,謝謝你在孤獨的時候能想起我。我本人也時而會經曆孤獨,更知道那滋味不好受。網絡相遇,大家能從文字中獲得共鳴,是緣分,也值得珍惜。可惜,天高地遠,不管您怎麽了解我的文字,我們中間隔著一層透明易碎的玻璃。我翻出這篇舊文,希望提醒自己能看穿世事,要學會堅強,學會遺忘。如果凡事隻愛一點點,就會少很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