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調情為哪般
文章來源: 愛河魚餌2008-04-07 11:30:01

看到網友“中年危機”的文章“那失落的調情藝術”,心有所感。古典傳統式的男人大約都喜歡更含蓄一些的愛情表達方式,但快餐時代人,卻丟失了昆曲藝術為代表杜麗娘式男女調情那種細膩綿延,秋波婉轉,欲語還休的兩性交往之情趣藝術。現代人男女情事來得直白,走得爽快,不再有意境和可品評的空間。

現代愛情以數量取代質量,過去王寶釵十八年寒窯等待夫君的故事,讓現代人聽起來幾乎非夷所思。夫妻十八個月分居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提出離婚了,謾說十八年。那是浪費青春,糟蹋生命。在五十年代往後那個火紅,灰黑的年代因著沒有電視,電腦,而有大把時間可以調情,寫情書。八十年代後出生的人就再沒有閑暇時間。戀愛季節正是艱苦準備高考和上大學,找工作的年齡,能抽出三分鍾偷情時間就不錯了,哪還有閑情逸誌等對方故作沉吟,欲擒故縱地玩感情遊戲。誰先上床,鳩巢就誰了,即使是占錯了,Oops! 換下一個就是。在新的世紀,快餐愛情,就如此產生了。

現在年輕人沒有時間去學習調情,調情的藝術就慢慢失卻了。出生在五六七十年代的人大多還品嚐過或懂得調情的曼妙滋味。當這些人開始步入中年,看到快餐愛情的飛速變化,心就有了忽閃,雖然有固定的夫妻穩定生活,但欲望尚不滿足。尤其是當“離了嗎?”像“吃了嗎”一樣普通的問候語時,中年人的心就開始繽紛花亂起來。沒離,還沒打算離,但不等於沒想過要離,尤其是那些“精裝本”+“簡裝本”的夫妻組合。離,成本太高;不離,窩囊太大。盡管情不再投,性不再合,但因著習慣了,還是湊合著過日子吧,中國人是習慣於委曲求的。

在現實世界,中年人裏“簡裝本”+“精裝本”的愛情(婚姻)是普遍的,老婆沒情調,老公幾多情;或老公沒意思,老婆極講究,這就形成了“回家無語族”的婚姻。但這些回家無語的人們卻是網上神筆精英。生龍活虎的ID,都是精力過剩之男女。想想於繁忙工作,家務,孩子之餘,還有時間精力去寫博客,填詩作詞,挖坑灌水的,真是不玩網情非好漢。網絡時代終於讓感情豐富的浪漫一類中年人,有了寄托性情的虛擬天堂,如此,“網下紅旗不倒,網上彩旗飄飄”現象如雨後春筍。如果說旅店為肉體越軌提供了方便,及時通信則為精神越軌提供更溫馨之床。

人是感情動物,人心都渴望愛和被愛,傳統上來自伴侶,配偶專一純潔的愛已經滿足不了今人的多元化欲望,越位和不滿足成為現代人時尚。心靈的空虛,情感的渴望,異性的誘惑,誰能拒絕得了罌粟花一樣美麗而毒烈的網絡,陷在其上的人能在此尋找到各種各樣滿足精神需求的寄托,人人都向往自己平淡的生活如花般絢爛。

網絡調情絕不比昆曲調情遜色,個中滋味毋須外人述說,網情男女都深偕其味,不僅有細膩綿延,秋波婉轉,欲語還休的一麵,更有數量優勢的一麵,若是表錯一段,Oops! 換下一個就是,臉都不要紅,無傷筋骨。年輕人調情為求偶,中年人調情為哪般?有回答說:玩心跳;有說:尋知音;有說:求理解;還有說:思想發泄;更有說:精神做愛!人過四十,肌體漸衰,荷爾蒙驟減,肉身出軌的成本較大,所以機率大為減少,但精神上正相反,中年人經驗正值巓峰,思想成熟健碩,汁水飽溢,安撫他人或被他人安撫的需求雙方,市場巨大,格外是男女之間。

聽這首美麗淒婉的懷舊詩“梅子青時”( 墨瑞原玉

梅子青時 我在枝上 芳菲待染 欲為君妝

聞君足音 心如鹿撞 絆君衣袂 珠淚驚慌


十指尖兮
 玉肌溫涼 巧笑倩兮 星目飛揚

為君解係 不損新篁 與君同去 伊人馨香


溪自無言
 露自成霜 風過葉眉 慟極無觴

春行漸遠 倒寒愁江 此情化雨 落夜中央

不正是二十周年同學聚會後,一個多情女生對當年擦肩而過的朦朧情懷的嚶嚶傾訴嗎。而當年那少年

解風情的擦肩之人,二十年後回首聽到這如泣如訴的歌聲時,不痛到心縮肝顫,一斛還酹江月才怪。

抵抗老化過程中翻揀年輕時浪漫的意境,這大概就是中年人調情的動力吧。
中年人調情不是為了性,而是角逐有身份地位後的中年男女之間的智商和情商。

那失落的調情藝術--by中年危機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4&postID=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