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鉑金包看人與動物的區別
文章來源: 狗的哲學2020-11-27 17:21:15

《三十而已》裏有個情節, 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老公在生意上資金鏈斷了,家裏都要還不上房貸, 顧佳卻要絞盡腦汁買很貴的包。有人覺得這個情節折射出國內的攀比和虛榮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今天做家務時, 照例聽電子書。 油管自動播放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裏麵關於作者搬到富人區後的一段經曆震撼了我:“ 有一次她從超市買完東西,走路回家經過斑馬線時,與一個五十多歲的貴婦迎麵對著。

但這個貴婦不好好走路,一直往她這邊靠,馬丁讓路給她,誰知她得寸進尺,衝著對方走過去,直逼馬丁往右邊走,差幾步就撞上了路邊的垃圾桶。

馬丁避無可避,突然停下來,那貴婦盯著她的眼,故意用她漂亮的包包,撞了撞馬丁拿著塑料袋的左臂,嘴角揚起目中無人的微笑。

馬丁當時就懵了,沒想到一個上東區的貴婦,竟會作出這種事來。”

 

這個場景把我也懵到了, 有很多原因。我在街上被陌生人撞過, 那個滋味不好受。記性很差的我, 卻清楚記得當時的確切地點。 2016年川普當選後, 學校裏立刻感受到風雲突變的不安, 仿佛是一夜之間, 學校裏突然冒出很多仇恨移民,黑人, 女人等的傳單。為什麽?原因有很多, 其中之一是那些白人至上主義者, 突然發現不用再偽裝了, 因為白宮裏有自己人。 

 

     當時, 我們物理係主任, 人文學院領導等公開發表聲明支持校園的多元化。那時讀研的同學裏,有很多國際生,大家都很不安,提醒彼此注意安全。有天下課後回家, 在工程學院旁邊的人行道上走路,突然有人撞到了我, 胳膊痛的我叫出了聲:“哎呀”。我停下來, 困惑地看看周圍。 那裏隻有兩個人, 我和一個白人男生。 說明是他撞的我, 可他一點反應也沒有, 繼續頭也不回地朝前走。 

在中國習慣了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被陌生人撞一下, 沒覺得什麽。 但美國人的空間感很強烈, 很多人在離你還有一米遠, 都會先提醒借過。為什麽被撞?我先怪自己, 走路時應該 “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不應該繼續想著作業。其次, 我想那個男生應該是無意的, 也許他也在思考作業,可即便是無意撞到了我, 他多少也應該有反應的啊。根據牛頓力學,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許他也被撞疼了呢。 不要說道歉,光就他絲毫沒有停留這一點, 我隻能推斷他是故意的。 

曾有幾個白人男生, 在卡車上朝我喊:“滾回你的國家去!”。那個白人撞我的真實原因和動機, 是否因為我是亞裔,不得而知, 但紐約富人區那個貴婦的動機則很明顯。作者發現這不是一次偶然的襲擊, 她發現在發廊、美容店裏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她經常是“被攻擊”的對象。貴婦手中的名牌包包,代表一種“權力”。用名包去主動攻擊剛剛搬進富人區的新人, 也算是在警告對方:這可是富人區, 你這種拿塑料袋的人, 居然也敢來侵占我的地盤?

以前覺得美國很多富人都挺低調,攀比心沒那麽強, 可這本書讓我發現美國原來也有很多虛榮心強的富人。《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的英文原名是《Primates of Park Avenue》,字麵直譯是《公園大道的靈長目動物》。 作者是耶魯畢業的人類學家,被名包攻擊的經曆, 讓她“想起了貢貝的黑猩猩是如何一步登天的。

邁克原來是一隻新來的黑猩猩,地位地下,經常被其他年長的黑猩猩欺負。直到有一天,邁克找到了一個漂亮的包包。

其實不是包包,是一個已經用完、被人類丟棄、有握柄的輕煤油桶。

猩猩展現勢力時,通常會搖晃樹枝、用手掌拍擊地麵,或是丟擲石塊,發出尖叫聲。

所以當邁克抓著大家從沒看過的“龐然大物”出現時,大家會多麽驚訝和恐懼,它在草地上不停晃動油桶,發出地震一樣的恐怖聲,使所有黑猩猩都臣服了。”

這本書的英文名字, 不禁讓我思考人類與動物到底有什麽區別?

疫情導致無法旅遊, 困在家裏的我, 開發了“沙發旅遊”項目。欣賞各地的大好風光時, 也看到自然界裏各種動植物的生存技巧。這些紀錄片成了我緩解職場壓力的新辦法:把人當動物看,才能想通辦公室政治裏的黑暗與無奈。 動物很少去想“我是否喜歡這份工作”,隻是一邊四處張望,堤防天敵, 一邊不停覓食。如果找不到食物, 自己就變成了食物。

動物所有的活動,隻有一個主題:生存。為了自己的生存,家族的生存, 整個物種的生存, 必須保持警惕,快速奔跑,偽裝欺騙, 殺伐決斷,心狠手辣。 比如一種非常美豔的螳螂, 專門潛伏在蘭花裏,不僅把顏色偽裝得象蘭花一樣粉紅動人, 還能震動身體, 以模仿花瓣被風吹動, 誘惑尋求花蜜的昆蟲。

別說動物了, 植物也得如此。有一種荷花, 象仙女一樣婀娜多姿, 可誰能想到如此美麗清純的荷花, 卻謀殺為自己傳播花粉的蜜蜂!荷花為什麽要吃蜜蜂?因為這種荷花的花期很短, 而蜜蜂攜帶的異性花粉讓生命即將結束的荷花起了殺心。

一部關於狼的紀錄片, 幾乎顛覆了我的世界觀。頭狼殺死獵物,正在享受自己勞動的成果, 一隻熊走了過來。 頭狼不甘心就這麽退出,去跟熊理論,  結果為自己的判斷和固執付出了代價。 頭狼已死, 他的女兒當場接受狼群的膜拜。想想白宮那位老賴, 這種簡單高效,幹脆利索的權利交接,不由讓人感慨:誰說人類在政治文明上比動物更發達?

 昔日的王後, 沒有跟隨狼群離去。 不僅因為她在哀悼已經失去的丈夫, 也因為她為了遺腹子, 必須獨自謀生。如果繼續和狼群在一起, 她的孩子一出生, 就會被新的頭狼殺死---盡管新的頭狼是她的女兒。這一幕在中國幾千年的帝王家族裏, 是何等地熟悉!

在阿爾比斯山的皚皚白雪裏, 一隻母狼, 一邊覓食,一邊尋找安全的產房。 母狼無法永遠在洞穴裏守著狼仔, 她得出去覓食。如果和狼群一起, 她的孩子能得到照顧,可現在她是單身母親, 擔心一出去, 自己毫無抵抗力的孩子會被其他動物吃掉。 當母狼終於看到一群羊時,我居然為狼感到高興。可牧羊犬和人類的獵槍,讓沒有戰友的母狼隻能放棄, 繼續尋找。 

為了孩子, 這隻母狼麵對失去的權力,沒有時間抱怨命運的不公,忍受著孤獨, 寒冷, 饑餓,危險, 在茫茫白雪的大山裏, 漫漫長征。比起這隻堅韌的母狼, 那些離家出走的父母, 那些把剛生下來的孩子扔進廁所的母親, 那些因為重男輕女而直接把新生女嬰殺死的父親,恐怕都沒有資格說自己是畜生吧。 

人類總覺得自己比動物高級,知道禮儀廉恥,所以“你簡直就是個畜生!”就成了罵人的話。可如果說某些人是畜生, 那還真是對某些畜生的一種侮辱。比如和人渣相比, 有些動物終身隻有一個伴侶。

比起一些貪婪狠毒的開發商,河狸作為動物界的土木建築師, 簡直就是 “自己活, 也讓別人活 ”的道德模範, 因為在河狸為自己建造的家園裏, 也生活著很多物種,這對當地的生態平衡作出了巨大貢獻。

如果“狼吃羊”代表不公, 那麽狼吃不到羊導致一窩小狼被餓死或獵殺, 算不算是一種殘忍?何謂仁義道德? 何謂是非對錯? 人與動物的區別到底在哪裏?我真的越來越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