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vs.浦西:居民樓比較,貧富極化還是發展必然?
文章來源: MichaelC2010-03-31 18:59:18

作者:麥克西

首先,我聲明我不是上海人,對上海並不熟悉。這篇文章並不是對浦東和浦西之間的居民樓進行什麽科學的比較。其實那個題目太大,沒有什麽意義,況且,如今的浦東和浦西都有發達和落後的部分,很難比較。但我最近幾年去過上海幾次,每次都住在浦東,幾次住的、去的都是那裏的別墅,慢慢就形成了我個人對浦東的印象。前幾次去上海,很少去浦西。2009年底的那次因為特殊原因去浦西逛了幾天,突然發現那裏的“老上海,”和我的浦東印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當我想寫篇文章討論“貧富懸殊”的問題時,就很自然地選用了這兩組相片來做參考。文章的主題應該是“貧富極化還是發展必然?”結論如下。

上個世紀中,中國提出過減低“三大差別”的口號,那時的三大差別指的是,“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和“工農差別。”過去的三十年裏,中國的這三大差別有增無減,集中表現在貧富極化。也許,中國現在的貧富懸殊程度是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

可是,貧富懸殊本身並不一定是現在中國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很大程度上,那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但問題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辦法去做財富的重新分配。過去共產主義的做法是“殺富濟貧,“ “打土豪分土地,”導致社會的動亂。而西方的辦法是通過法律解決這個問題,結果,在美國1%最富的人上繳了所有個人稅的40%5%最富的人上繳了個人稅的60%25%最富的人上繳了個人稅的86%50%最富的人上繳97%的個人稅。因此從納稅來看,富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比窮人多,實現了和平方式的“殺富濟貧。”

中國現在也引進了這種辦法,但中國的個人納稅製度還非常不健全,逃稅的辦法比美國多得多。更關鍵是,中國政府有很多其他方法收稅,比如土地、增值稅等等。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已經是世界存款最多,最富有的政府之一。有這麽多的收入,中國政府暫時對以納稅的方法“殺富濟貧”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興趣。

貧富極化最好的例子是上海。浦東的高樓大廈和浦西的老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浦東有很多別墅,價值都在幾千萬人民幣以上。相比之下,浦西還有很多居民的居住條件和上個世紀70-80年代沒有太多的差別。

看了這組200912月照的相片,各位有什麽感想呢?是不是酸甜苦辣都有?過去的老說法,“寧要浦西的一張床,不要浦東的一棟房,”大概早就不行不通了。

(1) 浦東


(1a)浦西


(2) 浦東


(2a)浦西


(3) 浦東


(3a)浦西


(4) 浦東


(4a)浦西


(5) 浦東


(5a)浦西


(6) 浦東


(6a)浦西


(7) 浦東


(7a)浦西


(8) 浦東


(8a)浦西



  • 發現上海:田子坊
  • 發現上海:生活細節
  • 發現上海:城市之光
  • 發現上海:居高臨下
  • 繁榮的側麵:比較湘潭和上海的政府大樓和垃圾收集
  • 發現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光環
  • 發現上海:曬衣服的科學與藝術
  • 海歸子女就學問題:上海美國學校(圖)
  • 發現上海:買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