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恨日本嗎?走馬觀花逛日本的十大印象(組圖)
文章來源: MichaelC2010-01-25 15:50:46


作者:麥克西


七八年前我先後去過幾次日本,包括去參觀
2002年的World PCWPC)展覽會。這裏記載的是我當時對日本的印象。每次去都是走馬觀花,所以這些印象一定很膚淺。文學城裏有很多常年定居在日本的朋友,我想他們的印象、體會一定比我的深刻很多。有些也許已經是幾年前的老黃曆,不對之處還請指正。

1)幹淨

我對日本印象最深的是不論大小城市、鄉村、公共場所、各種角落,包括汽車站、地鐵站都很幹淨,和美國的大城市有很大的反差,和中國就更沒法比了。也許日本也有髒的地方,但我沒有看到。這麽擁擠卻能保持這麽幹淨,的確不容易。我估計日本人一定非常愛幹淨,不能容忍髒亂的現象,整個社會也為此花了不小代價,即使搞基建,也把保持衛生作為一種公認的標準來執行。這和中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難怪有些不禮貌的日本人會嫌中國甚至中國人髒。

2)有秩序

東京人口密度很高,街上的人流、汽車數量很大,但給我的印象是社會很有秩序。也許這種秩序感和整個城市很幹淨有關係。這和紐約的曼哈頓和一些老牌歐洲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能反映的是老百姓在非常擁擠的情況下是如何主動排隊上汽車、地鐵的。不過要指出的是,大陸的大城市裏,像上海和北京,秩序明顯比中小城市好很多。

有秩序是不是也意味著老百姓比較守法?從遵守交通法規看,也許可以這麽說,其它我就沒有發言權了。不過,日本人做生意重關係是世界有名的。我雖然沒有直接和日本公司做過什麽大生意,但聽常年和日本做生意的台灣朋友講,日本人做生意的時候的確比較注重老關係,不太輕易換供貨商。

有秩序的另一個表現是犯罪率低,比較有安全感。深夜走在城中心馬路上、坐地鐵,在日本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若在美國的大城市裏,一定是非常恐懼的經曆。

3)工作狂

日本人的工作狂是有名的,在IT行業裏更加如此。普通員工每日工作10-15個鍾頭是很常見的事。有一段時間,有些日本公司想與我們做生意,結果不分時差、晝夜地和我們聯係。據說,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在日本IT行業裏是不成文的規定。據說這種習慣主要是為了加班工資,而不是像傳說那樣,怕回家早了老婆會怪自己不努力。在台灣也有類似的習慣,大陸也慢慢染上了這種風氣。在美國,我們的節假日在西方發達國家裏算是最少的,但每日的工作時間也許不算最長的。

4Akihabara商店裏的中國人

在日本感到很“自然”的是,隻要我不開口,沒有人認為我是外國人,所以有點“如魚得水”的感覺,雖然自己覺得非常陌生,但旁人看不出來。這與剛到“白人世界”的美國時“鶴立雞群”的感覺有些不同。但是我在逛有名的Akihabara(秋葉原)電腦、電器商業區時卻發現,隻要我一開口,在商店門口招攬客戶的許多工作人員就立即用標準的普通話和我聊起來。原來,這裏的很多員工都是來自大陸的學生。由於來自大陸、台灣、新加坡的遊客多,他們的雙語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5)小小的旅館房間

日本地方小,所以幾乎啥都小,特別是旅館房間。有次供應商安排我住在一家價錢、外表看來都算是挺高級的旅館(好像叫“Prince”什麽的),卻是我這一輩子裏住過的最小的旅館房間,比香港的還小很多。房間裏除了一張床,一個桌子,好像就不能再放任何別的東西。床尾到牆之間的過道隻能走一個人。洗澡的淋浴盒裏好像轉個身都不容易。若是一些美國大胖子來這裏旅行,一定會受不了。也許離開東京大城市,或花更多的銀子,會好一些。

6)喝酒

在去日本之前,我的幻覺是日本幾乎是個完美的社會:這裏有民主、穩定的政治體係,自由的新聞機構,發達的經濟係統,世界著名的品牌和公司,單一的民族(所以很少民族矛盾),單一的語言(省去很多歐美式的麻煩),健康的食品習慣,大戰以後一直居世界首位的人均壽命。但在日本呆過幾天以後,發現日本和其他國家一樣,也有自己的問題,離“理想社會”還遠著呢。

全民喝酒、吸煙就是一個例子。在日本,工作完了以後成群去喝酒是常見的事。在東京坐地鐵,幾乎每天早上都可以在地鐵站看到酒醉以後躺在地鐵站無法回家的人,他們有的還衣著西裝。來來往往的上班人群對此已經習以為常,看到躺在地上的醉漢並不去幫助,而是屏住呼吸,繞著走開。聽說,每年冬天日本都會發生這樣的淒慘故事:先生酒後,好不容易走到家門口,卻沒有力氣走完最後幾步,醉倒在自家門前。一夜下來,被活活凍死在家門口。妻子第二天開車從車庫出來,無意用車在丈夫的屍體上輾過。

這種集體喝酒的習慣往往發生在工作日,可見日本人喜歡喝酒的程度。當時,我就想,假如我在日本做生意,就一定要做酒的買賣,那真是一本百利的大生意。美國人和中國人也有喜歡喝酒的,但不至於如此泛濫,大多集中在周末而已。相信日本因工作壓力大而引起的憂鬱症,因喝酒引起的肝病,和因吸煙引起的肺病一定不會低。應該可以和美國因“快餐”引起的肥胖病和心髒病比一比了。

再說說“單一的民族。”在日本打聽一下以後才知道,原來日本也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很多少數民族也像中國一樣,時間久了,或被趕到偏避的地方,或被同化了。不過最近幾十年裏,日本大城市裏的外國人移民、居民已經不少,雖然不能和美國城市相比,但也許可以說東京是亞洲移民最多、對移民最開放的城市之一了。

另外據說隻要一出東京,日本話也有方言出現。不知道日本的方言和官話之間的區別有多少?是像東北話和北京話之間的那種小區別,還是山東、河南話與北京話的那種大區別但還可以聽懂?還是像上海、廣東話那樣,完全屬於不同的體係,沒辦法口頭溝通?

7)地鐵最後一班車

咱們德州地大物博,就是沒有地鐵(現在達拉斯已經有了輕軌)。每次到有地鐵的城市,都想試一試,既覺新鮮,又圖方便,還可以看人(people watching)。坐過的地鐵有:紐約,舊金山灣區,華盛頓,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和東京。還有芝加哥和德國漢堡的城市火車,但不知那算不算是地鐵。

在東京,地鐵是非常有效的交通工具。對工作後去喝酒的人來說,很方便,不必擔心酒後開車的問題。但坐了幾次,我就發現了東京地鐵的一個毛病。那裏的地鐵最晚好像隻開到早上1點鍾,也就是最後一班車。如果你錯過了那班車,就得打的或留在城裏住一夜了。所以,最後一班車特別擁擠。我問我的朋友,為啥地鐵公司不多開幾趟,既方便大家,又多賺錢呢?回答是,若真的如此,很多人就會通宵喝酒、不回家了。 

在擁擠的地鐵裏,我有機會對日本人做“零距離”的觀察。從外表看來,日本人種和中國漢族、韓國等人種還是有明顯的區別,以平均水平而論,男女似乎都普遍漂亮一些。主要體現在,雙眼皮比例高(不像是整容的),臉龐、牙齒長得勻稱。尤其是女士,好像天生一副笑臉,即使毫無表情,也給人一種微笑的感覺(韓國婦女似乎也有這種現象)。不過,那也許是一種“陷阱。”真正娶了日本太太的朋友可能會說,那些微笑後麵都暗藏著“殺氣。”(笑話)

8)日本人的英文口語

在我的印象裏,日本人對美國和英文是很尊重的,出入境、逛電腦展的時候,一旦日方工作人員發現我講英文,態度似乎更好。但,我對日本人的英文口語實在不敢恭維。日本和美國聯盟已經60年了(相當於三代人),全民的英文教育也一定進行了很長時間,可是日本人,甚至年輕人的英文口語還是很差,口音特重,似乎已經被中國的年輕人趕上。在經濟起飛已經半個世紀的國家,還有相當多人英文一點也不懂。記得有一次讀過一篇文章,說日本人注重標準考試,其中不包括口語,結果日本人隻注重英文語法、應付考試,結果口語就沒人管了。

六七十年代,在美國的日本留學生很多,回國的比例非常高。八十年代,在美國還可以經常遇到一些日本留學生,回國的比例接近100%。這麽多留美學生回日本,也沒有把日本的英文口語變過來。聽說現在日本留學生已經很少了。也許這是一個國家真正進入“盛世”的一個標誌?

9)日本的電視新聞

坐在旅館裏,難免打開電視,雖然不懂日語,也可以亂看一陣。從簡單的畫麵裏,可以看出地方新聞裏選舉是個重要的內容。日本人為選舉拉選票、做宣傳的方式看上去與美國很不一樣。選舉人,帶著紅綢,坐著彩車,喊著喇叭,鑼鼓咚咚鏘,四處遊行,好是熱鬧。有意思的是台灣的選舉宣傳活動和日本很類似。也許有一天中國大陸也實現了選舉,方式也一定會是亞洲模式,而不是美洲模式。

10)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的感情問題

世界上最複雜的民族感情莫過於過去三十年裏中國人對日本的感情了。一方麵中國人普遍不喜歡日本人,仇恨日本的華人也大有人在,甚至有很多根本就沒有和日本人接觸過的中國人也口口聲聲不喜歡日本,另一方麵,大批的中國人前往日本留學、工作,大批的日本人到中國來做生意、開工廠、旅遊。給我印象最深的中國室外廣告是八十年代初在廣州火車站對麵,友誼賓館大樓上的“三洋Sanyo”霓虹燈。

我的一位忘年東北朋友,他是老共產黨黨員,非常愛國,非常痛恨日本鬼子,有一肚子的當年日本人如何對中國人壞的故事。可是,他的一個女兒嫁給了日本人,他唯一的兒子娶了日本太太,兩個孩子都在日本定了居成了日本人,生活習慣甚至說話的方式都變成了日本的。老人家在美國住了近二十年,雖然入了美國籍,卻堅持從沒有去過日本,似乎也不怎麽關心自己在日本的外孫女和孫子。

我認識一些來自台灣的熟人,他們在七十八十年代剛來美國的時候,還抵製過一陣子日貨,特別是不買日本車。時間久了,發現美國車實在不行,就慢慢隨著潮流轉成買日本車了。我相信有此經曆的美國本地人也不少。可是,我的一位來自唐山的朋友,在美國二十年,至今也堅持不買日本車。如今能做到這一點,我說,有本事。

我去過日本以後,開始認為有些中國人對日本國家和日本人的偏見已經沒有什麽必要,和大量的中國人在日本留學、工作、生活甚至發家致富有很大的矛盾。日本政府雖然在六十多年前對中國人民犯下了很大的罪,我們不應該忘記,但近幾十年來對中國直接或間接的援助、支持非常多。再看日本老百姓,他們也像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老百姓一樣,整天為了生活而疲於奔命,努力工作,看不出來他們有什麽要欺負中國、占中國便宜的企圖。做為老百姓、世界公民,我們實在沒有必要把幾十年前的深仇大恨經常掛在口上,作為辦事、考慮問題的出發點。

至於中國政府在和日本政府打交道的時候,利用民族感情這張牌做宣傳、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也不可厚非,但這樣做的結果多少有些誤導自己的國民。例如,日本政府之所以沒有向中國賠錢,原因之一是大陸政府和台灣政府為了討好、拉攏日本政府很早就競相放棄索賠(毛澤東就公開說過,沒有日本人全麵入侵中國,就不會有共產黨最後奪取政權)。前幾年有個沸沸揚揚的“民間索賠”運動,不知結果如何。中國政府經常在教科書和靖國神社兩個問題上做文章,但據我了解,日本的教科書的發行和中國非常不一樣,極類似美國,不是國家統一發行,而是私人公司的行為,同一科目可能有十幾種教科書同時流行,供校區挑選使用。在十幾套教科書裏,有明顯去日本大戰罪行、非常偏右的隻有一兩套,而這幾套很少被學校選用,所以發行量很小。這些細節,中國政府也許就不會花時間給國民解釋了。可不可以說這是一個“非民主、非自由國家”對“民主、自由國家”有意或無意的誤解?另外,真正去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人很少,日本還有很多類似的神社,並沒有供奉被公判過的戰犯。

以上為個人膚淺之見,見笑了。按麵積來講,日本是個不小的國家,多山、海岸線長,好玩、好看、好吃、適合拍照的地方一定不少。以後有機會一定再去那裏旅遊。

(1) 2002年到日本後的第一件事是逛Akihabara,漢語名叫秋葉原,是個很有名的電腦、電子產品商業區,幾十上百家商家擠在一起。深圳的賽格,北京的太平洋,甚至台北的光華也許都是步了Akihabara的後塵。美國好像沒有這樣的商業模式。

(2)

(3)

(4)

(5)這樣的價錢表一看就暈了。

(6)2002 WPC held at Tokyo Big Sight

(7)展覽廳裏的一個景色。很有日本特色吧?


(8)汽車電腦曾經流行過一陣子,但最後也沒有做起來。


(9)從WPC出來,天已經黑下來,坐在地鐵上,看到這個遊樂園大輪子。


(10)



(歡迎留言。歡迎鏈接。歡迎免費轉載,但請事先和作者聯係,並標明作者和出處)

鏈接:麥克西的其他博文

上海買藥記
海歸子女就學問題:上海美國學校
窮中國,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