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還是禍害?--換個視角看轉基因
文章來源: 玄野2017-04-29 14:55:30

福音還是禍害?--換個視角看轉基因

玄野

 

近年來,轉基因農作物和相關食品大行其道,讚揚者有之,反對者也不少。作為世界熱點話題,許多生物醫學專業的朋友從專業細節角度分析論辯轉基因的利弊得失。

 

轉基因食品帶來的好處為世人所標榜的主要有如下幾個:

第一,轉基因作物的高產可以解決全世界的溫飽問題。

第二,有一些轉基因食品,增加了一些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素。

第三,抗蟲或者抗病的轉基因作物,減少農藥用量,甚至不用農藥。

 

而其危害或潛在危害主要集中在下麵幾點:

第一,轉基因生物可能對環境和生態係統或產生不利的影響。

第二,轉基因生物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第三,未進行較長時間的安全性試驗, 暗藏著史無前例的安全隱患。

第四,產生耐藥性超級細菌的危險。

 

轉基因的好處看似實在確切,實際是虛幻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其優勢便迅速或作泡影。轉基因解決溫飽問題是不可能的。首先,溫飽問題的本質並非食品產量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人口問題和生活方式問題。世界糧食產量滿足當代人口食用是綽綽有餘的,某些地區的饑餓源於本地區的政治混亂。美國等發達地區的縱欲生活方式也導致嚴重的糧食浪費。整體而言,人口控製和改變縱欲的生活方式是解決糧食問題的根本,任何高效的食品生產技術相對於人口爆炸而言都是杯水車薪。其次,轉基因所合成的營養素,固然是人體無法合成的,但其他技術卻可以很容易很安全地合成。轉基因這種高風險的技術並非合適的選擇。再次,農藥的確是現代農業的最大問題,而轉基因也的確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藥泛濫,但轉基因所帶來的生態隱患可能更加巨大。以當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趨勢,我們有著太多的其它方向來解決農藥泛濫問題,隻是需要時間形成良好的無農藥少農藥的產業鏈。所以,在農藥問題上轉基因並非絕對的選擇。

 

對於這個關乎子孫萬代的問題,在生化與醫學的專業角度討論之外,很有必要作更廣泛的思辨。下麵就從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源動力著眼來分析,再從人與自然關係的角度思辨。願這樣不同的角度能給大家不一樣的啟發。

 

第一,轉基因技術發展的主要原動力是資本。資本是短視的,它的目標就是盡快盡多地牟利,十年的規劃就是超長期了。而食品安全和生態穩定卻是影響百年萬年甚至永遠的大事,轉基因可能造成的生態危害並非是當年出現的,甚至十年內都不會顯現出來,十年後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看到其對生態的影響。而一旦發生了這些影響,其後果會極其嚴重,無法逆轉,其損失遠非轉基因所帶來的利益可以相比。那麽,一個關乎千秋萬代的技術問題讓一個鼠目寸光的資本來驅動控製,這是何等的危險呢?好比一輛超長的高速列車,其刹車距離是十公裏,因為霧霾我們的司機隻能看到前方十米的距離,我們又完全不相信遙測設備所提出的警告信息。這樣的危險是何其巨大?毫不誇張地說,這是迫在眉睫千鈞一發。

 

第二,轉基因技術發展的第二個推動力量是中美等國政府的技術競爭。涉及到國家戰略價值的東西,政府的目光比資本稍遠點有限。技術研究是可以的,然而以國家競爭來推動這方麵的技術發展並非是一個很令人安心的事情。一個比較相似的案例就是冷戰時期的核軍備競賽,而核技術競爭帶來的惡果至今令人不寒而栗。基因工程背後是否有軍工項目在運行,是個十分驚怵的議題,各國是否會借鑒核問題的惡果而自律,依然是個未知數。因為沒有確切證據,軍工基因技術可以擱置不提,我們單純就經濟領域的基因技術考慮。從經濟利益出發利用基因技術與曾經的所謂和平利用核能,有著極多的相似之處。核電站在二十多年前還被各界吹捧為最清潔能源呢,如今是什麽結論,完全是最肮髒能源,瘟疫一般,如恐避之不及。現在的轉基因行業應該跟核能行業比較一下,謙虛一點,不要像核能技術那樣,二十年前風頭無雙,望盡天涯路,二十年後銷聲匿跡,無顏見江東父老。核能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證明是個危害人類與生態的陷阱了,那基因技術又會怎樣呢?其潛在的危害遠超核能技術。

 

上麵兩點之外,再從人與自然的關係或者說人神關係角度探討一下更加長遠而隱蔽的問題。轉基因問題的根源在於其所代表的人類價值定位,這是工業化以來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的延續與極端化。人本是自然生態中的一環,而絕不是自然生態的控製者與消耗享用者。如今,人類的經濟活動已經大到足以影響整個生態的地步,所以我們必須潛心評估一下這些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和其他生命在這些活動中的角色。其他生命可以任由欲望的驅使而行為,人卻完全不可以。生命個體的眼前利益是由其欲望和需求驅動實現的,而生命的長遠利益和生態的整體安全是有自然法則的達成的。人是否可以與其他生命一樣任由欲望驅使而僅關注眼前利益,將長遠利益交由自然法則實現?答案是否定的,人類社會之所以能發展到如此地步,就是因為人的靈性理性足以駕馭欲望。若非精神上的力量,人類社會不可能發展到現在,而依然會停留在茹毛飲血的水平上。這個哲學理念是自人類文明奠基以來就有的聖賢古製成法。中國孔孟時代就有“欲不可縱,傲不可長”的名言,而西方的亞伯拉罕係宗教和印度的佛教更是有許多教條來控製欲望。

 

轉基因農作物是違反自然法則的生產模式。植物的生態價值本身是複雜多重的。農作物除了為人生產糧食以外,其根莖葉花等還要為昆蟲蠕蟲和菌類等提供生命需求,進而為生態鏈的更高層供應食物。轉基因的目標則不同,要達到的是這片土地上接受的陽光盡量多的轉化成人類需要的食物,而完全禁止昆蟲等生命過來享用。轉基因農作物完全為人類的需求甚至縱欲服務,已經不再是生態係統中的基礎環節。這就像人類從生態係統中壓榨與吸血,這種農作物數量少時還無所謂,一旦大到一定程度,生態係統失血過多,後果將不堪設想。

 

轉基因技術所達到的是極少的人力幹預獲得極大的糧食成果,所損害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平衡。當然以前的機械化生產和農藥化肥等也是同樣的目標,但那些相對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並沒有從生態根本上將農作物化作人類獨享的食物,依然為眾多生命提供食物,是生態圈的一個重要環節。轉基因則不然,轉基因農作物的生態定位就是從生態圈中獨立出來,與人構成單線生態聯係,支撐其他生命的職能不複存在。這樣獲得的高產使得人類發達地區本已充足的糧食供應更上層樓,使人類社會能騰出更多的勞動力從事更高級的技術工作,創造更舒服的享樂方式。我們將這種殺滅害蟲的性狀固化在植物上的做法是完全違背自然法則的,這種生產方式蔓延到一定程度後必然會導致嚴重的物種滅絕甚至生態鏈的斷裂。生態圈是一個十分敏感的係統,人類深入到基因裏做手腳,看似給自己謀福利,實際是向自然過渡榨取。生態係統鏈條的斷裂意味著生態圈的大動蕩,而作為萬物之靈同時又是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最差的人將會最先滅絕。人為了追求一些高級物質享樂而損毀了自己的生存基礎,這何異於為吃肉而自割脛股,為玩火而自拆梁櫞?

 

許多政商巨頭和專家學者一直不願深思,我們人類對生態係統的的依賴是深入到骨髓且普遍到大量細節的。我們海闊天空地暢想,意欲鯤鵬展翅,向外征服太空移民星球,向內操縱基因控製生態,其實這都是誇父追日般的幼稚。在利益和欲望的驅動下,人們就沒有靜下心來審視一下,我們人類社會對地球生態圈有著什麽樣的依賴關係。維持這樣一個平衡的生態環境是何等可貴又難得。

 

人是生態係統的一員,而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主宰。本質上說,萬物的主宰--上帝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化生萬物,而是以空間為紙,以時間為筆,無心無欲地運作。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自然狀態下,生態中的資源被某一生物消耗後,其他生物也會得到益處,這樣才構成一個和諧穩健的生態圈,形成了生態係統的健壯自調節與負反饋的特點。自然界生命間億萬年的調節形成了這種資源高效利用的機製,你吃肉,我啃骨頭他喝湯。西方文明興盛以來,人的價值定位嚴重扭曲了,其生產模式是這樣的,人自己吃肉,蟲子啥的別說啃骨頭喝湯了,就是聞聞味兒都給毒死,覺得它們參合進來你心裏不爽。就是吃剩的東西也要打包深埋,因為看著老鼠蒼蠅吃垃圾有礙觀感,刺痛潔癖。老鼠蒼蠅被滅口了,那青蛙蜻蜓和小型肉食動物吃什麽?生態鏈斷了,人能獨善其身?作為一個生態係統,物種多樣化是一個必然也是一個必須。對於生態係統,人可以發揮的積極作用是是調節補益而不是控製更不是滅絕。生態係統健康了,人類利益才能真正實現,否則我們就是在斷送子孫後代的幸福。

 

轉基因技術看似減少了農藥用量,但其整體與長期效果不是對自然界的影響更小了,而是對自然界的壓榨更加徹底了,取之盡錙銖而用之如泥沙。我們從其他生命那裏攫取資源的能力愈發精確徹底,而我們使用這些資源時的浪費現象卻更加肆無忌憚。

 

轉基因技術反映了人類農業技術的發展,但這卻是一個錯誤的發展方向。農業的發展已經不能再追求高產低勞動力的方向了,而隻能是環保,將人類的糧食生產更深入地嵌回生態圈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