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奴隸製的關聯--論民主的原罪(四)
文章來源: 玄野2013-01-28 04:20:32

民主與奴隸製的關聯--論民主的原罪(四)

玄野

四 民主元素與奴隸製度在曆史上的關聯

民主元素與奴隸社會的共生不是巧合。首先重複一下,民主製度不是文明逐漸發展出來的,而是某種文化在一定地域下產生的。民主首先見於公元前六世紀以前的希臘城邦政治中,羅馬共和國也在公元前三世紀之前就有民主了,而民主元素在希臘和羅馬的出現則遠在兩個文明形成強大的城邦與國家之前就十分明確了。世界其他地區其他文明都沒有出現民主的萌芽,雖然各文明中都有各種形式的民意表達渠道,有的甚至暢通得很,但那跟民主這種政治組織形式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硬要將民主和民意表達溝通起來,就必須上溯到比政治組織形式更高一層的人類價值理念層麵上分析。所以,從現今流行的曆史知識看,民主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專利創造。奴隸製度,或者準確地說,將奴隸當作社會生產的支柱性勞動力,也同樣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專利創造。這一點在現代學術界爭議頗多,尤其是唯物史觀淆亂了中國和東歐諸國的學術界以後,更導致曆史的真假難辨。奴隸本在世界各文明都廣泛存在,但並沒有希臘和羅馬之外的文明將奴隸製度運作成社會的支柱性生產方式。這就象中國北方人吃米飯,你不能因為他們偶爾吃米飯就蠻橫的說他們象中國南方人一樣以米飯為主食。在各種版本的世界曆史中,對奴隸的描述不少,但更多的情形是表現一些人的社會地位,而隻有在希臘羅馬曆史中,才出現將奴隸作為一種普遍的生產方式的表述。從曆史思辯角度看,歐亞大陸的文明主體根本不可能將奴隸製度作為社會的根本製度。隻有象希臘這種小區域文明和羅馬這種龐大但短命的海上掠奪文明才可能出現奴隸製度。

另外一些可能出現奴隸製度的情況就是歐亞大陸北方的遊牧民族。因為他們不固著在某個國土範圍內,也不用為這個地域的長期發展負責。但是,這些民族好像並沒有精明到榨幹奴隸的血汗用以自我享受的地步。象中國北方的匈奴,他們更喜歡俘虜了李陵招作駙馬,私扣了蘇武硬作女婿,以此來改良民族的文化與基因。奴隸製度本身是相關地區整體意義上的自殘。比如,羅馬奴隸製度就是地中海文明的自殘。象中國,埃及,印度,蘇美爾等農耕立國的民族,根本不可能愚蠢到用奴隸製度來自殘的地步,一兩個帝王可能會萌生這種想法,但一個民族長期這樣做並且形成製度是不可能的。強秦以法家治國,還沒有到奴隸主榨取奴隸血汗的地步,隻是全民都成為國家的奴隸,就招致中國精英連同百姓的反抗,秦朝隨同秦始皇一起走進墳墓,而且留下千古罪名。因為這片土地是自己的,這裏生長的民眾也是自己的,民眾的幸福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危。這種最起碼的政治智慧在其他國家的典籍是否有尚待請教方家,在中國的古典書籍中,這種思想的表述須用連篇累牘來形容。秦始皇焚書坑儒,離經叛道,沒有身首異處已經是他的運氣了。稍微對中國曆史有了解,你就會明白奴隸社會並不存在於中國曆史中。當代諸多紅色曆史哲學家,和唯物史觀指導下的傳統文化研究專家,將奴隸社會硬扣在祖先的頭上,對祖先的許多智慧精華都用奴隸製度來曲解,可謂玷汙聖典,禍害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