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絕對權威之路
文章來源: 玄野2012-11-05 06:25:39

毛澤東的絕對權威之路

玄野

曆史學家高華先生曾經就此問題寫過一本冊子,叫做<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書中明確了許多中共沒有公開的曆史事實,不可不讀。但是,先生的著述有一個傾向影響了對毛澤東評價,就是作為被毀掉了少年時光的那一代,對毛澤東的評價有潛藏的否定。有個人的價值取向是曆史學家的必然,這說不上是高華先生的局限,隻能說是一個視角吧。這裏我對先生的那種結論提出一定程度的糾偏,根據在於最普遍的人性和那個最磅礴宏大的曆史事件。

毛澤東得到絕對權力,不外乎兩大事件,其一是長征初期關鍵時刻拯救了中央紅軍所有人,其二是延安整風運動將中共打造成一個具備絕對凝聚力的純粹的政治機器,正是整風運動在國內決戰和朝鮮戰爭中賦予了中共摧枯拉朽的力量。

高華先生在論述這兩大事件時有一些盲點,當然作為深受文革之害的人,對毛澤東的正麵表現不產生盲點是不可能的。他對長征初期遵義會議前的中共危急時刻的分析,傾向於認為毛澤東掌握了時機而一舉攫取了最高權力。這一視角是偏頗的。就算從人性角度上看,毛澤東在那一時刻的表現也是正麵的,這正是毛澤東的天才與偉大所在。毛澤東在大禍臨頭的時刻沒有退縮自保,而是迎浪而擊,首先說這種人性是令人欽佩而且舉世罕見的,同時也反映出毛澤東思路的清晰,明白在這樣的時刻團結一體關乎紅軍中每個人的生命安全。當時是怎樣的時刻呢?中央紅軍兵敗江西,向湖南方向突圍,遭薛嶽擊潰後又向四川方向敗逃。八萬紅軍在數月之內迅速減員到三萬,紅軍麵臨的是瞬間土崩瓦解的危險,而潰散以後每個人的宿命將是被清剿甚至屠殺。當時的最高領導周恩來,張聞天,博古和朱德等人,對這一危險是心知肚明的。而這種千鈞一發之際卻正是那位天才戰略家施展功力的時刻。幾乎是戴罪之身的毛澤東此時不顧嫌疑主動遊說最高領導,而中央領導以行將就戮的心態麵對這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戰略規劃,捐棄前嫌而聽命於這位犯了重大錯誤的獨裁者成了唯一的選擇。(關於毛澤東在江西的錯誤,高華的論述十分有說服力,姑不贅述。)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其實當時的形勢決定了紅軍對國民黨軍隊的策略隻能是保存實力,吃軟避鋒。而那個時代的國內局勢也決定了中共在正確思路的指導下必然能夠抓住生機。當時雖然全國都承認蔣介石政府,但是中國整體上依然是軍閥割據。四川軍閥不買老蔣的賬,滅中共對他們沒有好處,況且中央紅軍內部還有朱德和劉伯承等故舊。而蔣介石那邊對中央紅軍的追剿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為剿共,實為入川收編。

其實,這些問題並不複雜,困難的是在生死存亡關頭你還能夠保持清醒。這一點毛澤東做到了,而且恰到好處地利用了形勢,精確貫徹了自己的逃跑保存實力的原則目標。強大的獅子眼看著曾經騷擾自己的蚊子唱著歌飛去,自然是惱羞成怒,於是就有後來的委任張學良駐西安剿共的安排。而獅子麵對蚊子時揮舞爪子一通亂打的結果,也隻能是抓得自己頭破血流,甚至險些送了性命。那西安事變實在是如履薄冰,令人膽戰心驚。

中國人的傳統是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關鍵時刻的救命之恩,中共所有領導對毛澤東的虧欠就成了毛澤東最龐大的資本。有了這個底子,毛澤東日後在延安整風中的超級流氓手腕也就沒人質疑。我們可以稍微曆數一下毛澤東拯救的這三萬紅軍中包括了誰。毛劉周朱陳林鄧這曾經的權利核心盡數囊括。另外的八個元帥中,隻有陳毅是留守華東的,而陳毅卻是老毛在人生與心靈上的鐵杆,不但風流與詩情相似,而且陳毅小命還是毛澤東在他自己的走狗李韶九的魔爪中救下來的。唯一一個不欠毛澤東人情的元帥是徐向前。徐相對仁厚淡薄,對毛幾乎沒有任何威脅。而這三萬人中的大將上將更是占據了軍隊的絕對主體。因為這樣的恩情,日後毛澤東象烙餅似的折騰張聞天等人,對方都隻有辯解和忍耐的份兒。最過分的是,當年用拖延治療和小伎倆提前送自己的老戰友周恩來和朱德上路,二人也不出惡言。這與毛澤東在長征時力挽狂瀾關係很大。當然,坑害周朱是因為老毛擔心個人曆史定位的身後事。從這一點看,毛澤東在玩弄了一輩子曆史與信仰後,彌留之際突然悟到靈魂的恓惶。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他愚蠢並不為過。

所以,我以為毛澤東能夠確立絕對權威,首要的原因是他在長征中打下的雄厚人情基礎。中共紅二代們往往看著毛澤東眼紅,自命不凡,欲再造毛氏奇跡,卻不想落下千古笑料。首先說毛澤東的戰略天才並非隨便個根正苗紅的家夥就能擁有的。其次是當年毛澤東在長征中奠定的人情基礎完全不可複製,曆史的複製比天才的複製還要困難萬倍。沒有那樣的功勳基礎,卻要玩消弭道德底線的流氓手腕,這無疑是自取滅亡。最近的薄熙來事件是典型。薄先生既無毛澤東的功勞,更無毛澤東的才華,卻要學毛澤東的招數。毛澤東走鋼絲如履平地,而小薄卻走平地如履鋼絲--就一個鐵杆還給逼反了。時下中國文界政界就薄熙來的問題打個天昏地暗,其實薄熙來的問題,其核心與有意義之處就是毛澤東問題。毛澤東問題討論清楚了,薄熙來在政治路線上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計。

關於毛澤東發起的整風運動,學術界文化界多持否定態度,我個人以為尚需探討。雖然那事對中國的文化領域打擊甚大,而且與日後的諸次人道災難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但這首先直接導致了國共決戰的奇跡結局,以及朝鮮戰爭的驚世之作和五十年代的民族凝聚力的爆發。因為篇幅限製,放在下一篇討論。

最後說明一點,關於毛澤東的討論,主要出發點是因為這是中國人必過之坎。大家詳盡討論,不要因為觀點不同而怒罵,也不要因為觀點相似而奉承,不成結論的探討而已。我說毛澤東是天才偉人,但不會說他是聖人;我說毛澤東是流氓愚蠢,但不會說他是邪惡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