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的斷舍離--跟日本網紅學收納
文章來源: 海洋寶貝2019-11-23 06:45:30

       這幾天陸續有人給我留言說:斷舍離很好,但是太難了。或許因為你還沒有嚐到甜頭。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東西,它讓你在時間和關係兩個維度中審視,繼而從物品,到精神來一次心靈穿越。“斷舍離是不整理的整理”----山下英子。當家裏的物品減少到原來的一半,甚至1/3時,你已經不需要天天去整理打掃了。眼前呈現的是你喜歡的東西,喜歡的氛圍,這時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內心,看清自己的真正需求。



       我用了一天的時間來“斷舍離”我的社交媒體:從新浪到Facebook,從微信到Instagram 。在與一個個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麵對麵後,我才注意到有多少人是我不認識,也沒有興趣去了解的;有多少人,或許是我喜歡的名人,但她的日常起居又跟我有半毛關係。表麵上“他們”就是簡單地存在,可細想想,“他們”占據的是我的寶貴時間。

        那些曾令我心動、熱衷的知識平台,比如“得到”、“喜馬拉雅”、“當當”、“Kindle”,一直讓我有一種活得充實、不斷充電的自豪感。而在“斷舍離”的過程中,麵對一大堆我曾購買的課程:武誌宏的心理學,薛兆豐的經濟學,劉潤的商戰五分鍾等等等等,一大堆看了一半,或尚未打開的書籍,我分明看到的是自己的焦慮,對未來的不確定,對自己的不自信。人的精力有限,什麽都學,什麽都涉獵就是蜻蜓點水。這正是我的“斷舍離”之旅的奇妙之處,它讓我脫離固有的執念,看清楚真相。

        用時間軸這個維度去審視事物的方法,給了我新的認識,我學習用“時間”去判斷事物的價值和重要性,學習主次分明,搞清楚此時此刻我的需要。讓我們在這個信息爆炸、一切都是碎片化的時代,保守一份清醒、一份空間。

       感謝收看視頻,朋友們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