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不是病,仍需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 海洋寶貝2019-09-20 09:28:54

在美國讀中學6

  ”Study skill" 拖延

 

  家長會之後,女兒聽説我也特別喜歡愛彈琴的“Study Skill” 的老師,頓時來了興致,拿出Chrome book 跟我分享她第一單元的PPT, 於是我學了一個新單詞:procrastination--拖延。

        話説美國教學特別重視Presentation. 這兩周看到社交課要求做PPT,科學課要求做演講,這個“學習技巧課”也不例外。難怪美國總統各個口才一流,是不是跟他們這種從小的培養有關係。

         這次“技巧課”的要求:

1、兩人一組,小團隊合作完成。

2、每人以自己6年級的學習經驗,闡述拖延給你帶來的影響;

3、兩人一起找出“拖延”的共性及應對方法。

        聽了倆孩子的分析,突然讓我有了一個新發現:“拖延”它不是病,是大人、小孩日常生活中都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孩子對感興趣的事就不會拖延,而我以前會對自己頭疼的事,有意識地選擇拖延。正如孩子們在PPT最後引用的Mason Cooley 的一句名言:“拖延,讓簡單的事變複雜,複雜事變得更難”。如果拖延沒好處,即使它不是病,也應盡量避免。

 

         走近孩子們的生活,讓我們之間增添了很多交流的話題。趁此機會,也跟她分享一下我對應付拖延的小技巧:

1、如果一件事在1-2分鍾之內可以完成,立即行動,絕不拖延。

2、把大事、繁雜的事分段進行,各個擊破。

3、選擇3件重要的事,每晚做好次日工作安排。

4、充分利用To do lilst, Reminder 等小工具督促、提醒。

5、再難、再不願應對的事,都硬著頭皮開始,堅持5分鍾。其實你會發現,隻要開了頭,一切就順理成章。

6、第二方監督。就像我做視頻,自己承諾訂閱者每周更新2篇,就好比把自己的軍令狀交上,每周堅持完成自己的目標。

感謝收看,大家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