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了34 – 趕集
文章來源: 小棒棒2024-06-16 07:04:57

在廣州,趕集是一種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傳統活動。有趕集這件事我到廣州的第一天就知道了。去年1月8號,星期一,國內撤銷隔離的第一天,我從深圳的福田口岸進入內地,然後坐出租車直接到廣州南沙。司機很健談,在我們快要到目的地的時候,他告訴我們這個小鎮每逢周四有集市(其實這個信息是錯誤的), 我正好沒事可幹,剛到的那個周四,我就一個人坐公交去了小鎮,第一次見識了廣州的集市, 從蔬菜水果,到家禽海鮮,從生活用品到各種幹貨,看得我眼花繚亂,興奮異常。 後來在與宿管的交流中得知,我們附近的小鎮農曆逢三,逢八會有集市,而我到廣州的第一個周四正好是逢三或逢八,所以才沒有白跑一趟。在我來到廣州的一年多時間裏,我去了無數次的集市,後來這邊的朋友又發現了另外的小鎮的集市,各小鎮的集市基本都按農曆,而且會錯開。我也跟同園區的其他幾位太太一起去了別的集市,但是去得最多的還是附近的小鎮集市。

就我去過的幾個集市來看,這些集市都是設在較為寬敞的街道或廣場上,一大早,攤主們便開始忙碌地搭建攤位,把各種商品整齊地擺放出來。隨著太陽升起(當然很多時候也會有雨,尤其是從四月到現在,不過大部分時間早上是晴天,到中午,下午才下雨),街道上逐漸湧入越來越多的趕集人群。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遊客,都被這裏的熱鬧景象所吸引, 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開始去集市,我都是睡到自然醒,然後慢吞吞地坐個公交,買些水果蔬菜回家。不過偶爾一次,跟這邊的一個朋友約好早上早一點去,記得那次我們早上7點半就從家裏出發了,到了集市,發現了更多本地農民擺放的攤位,他們的東西通常不多,就是家裏自留地裏吃不完的一些蔬菜水果,賣完就走了,所以之前我們晃到十點之後再去,這樣的攤位很少看到,至此之後,我如果想趕集,通常會在八點左右從家裏出門,這樣可以買到一些當地農民拿出來的菜。下麵就是附近的農民賣的菜,水果。

下圖的本地香蕉特別好吃,我每次都買,通常2元一斤。

本地的甘蔗,我超級喜歡吃甘蔗,就怕吃到血糖高,所以通常會悠著點。?

在集市上,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家養的禽畜、各類海鮮幹貨、地道的手工藝品,以及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尤其是一些農民自家種植的綠色蔬菜和自製的農產品,因其新鮮和無汙染而備受歡迎。除了食品,集市上還有不少衣物、鞋帽、家居用品等售賣,我買得最多的是水果和蔬菜,大閘蟹上市的時候,我在集市上買過很多次大閘蟹,這裏的價格比超市便宜一半以上。這周我剛剛去趕了個集,買了點蔬菜水果,主要是水果。下圖是我這周趕集買的水果和蔬菜,兩個大木瓜有4斤多,花了6.6元,山竹是裏麵最貴的,花了我16元,一斤多,總共花了31.4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不到16元我買了香蕉,木瓜,四季豆,絲瓜和苦瓜,價格真的便宜!

我這裏的集市上有非常多各種食物,每次去,都能看到一兩個燒肉攤位,還有烤鴨,腸粉,煎餅,各種甜品,糯米糍。。。我通常不會在集市上買熟食,怕衛生不達標,因為集市上的很多熟食在超市也能買到類似的。記憶中我隻是小兒子來的時候給他買過一次煎餅,我自己買過一次糯米糍,味道還不錯。看看下圖的燒肉是這樣賣的。

在集市上發現了我兒時的零食:米卷

趕集很接地氣,很多時候,我買東西,也許攤主不在,但是旁邊攤位的人都會出來幫忙賣,看起來很多攤主之間都是很熟悉的,看他們沒有生意的時候坐在那邊閑聊家常,還分享自己帶的食物,讓人感到這不僅僅是一次買賣,也是一種社區文化,我對趕集樂此不疲,覺得特別接地氣,符合我的個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