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的文化價值(1)
文章來源: 繼開2010-08-30 15:53:50

吳語的文化價值(上)

作者:吳語公民    發表時間:2004-08-25

    現在上海人多有普通話交流能力,這是推普工作的成就,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有人將推普工作理解為就是消滅吳語(上海話),將保存吳語文化與推廣普通話對立起來,處處限製吳語使用。於是“人人會說普通話”的推普目標,變成了“人人隻說普通話”,使得不少上海長大的孩子不會講吳語,甚至聽不懂吳語的書麵語,使這些孩子失去了吳語人口的文化優勢,他們中能聽懂評彈、越劇的越來越少,這樣的做法是否極左了一點。語言是工具,吳語也不是“四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吳語的滅亡勢必導致昆曲、評彈、越劇等藝術形式的滅亡。
一、吳語(上海話)的文化價值及普通話的文化缺陷

    北方話成為普通話基本方言隻是機遇問題,並非其是中國最好的方言,即使是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博大精深的中華五千年文明不可能僅僅濃縮在普通話中。吳語也是偉大的文化遺產,有普通話不能替代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吳方言使用人口七千萬(意大利語使用人口約六千萬),有著和官話不同的音素、詞匯、語法,故而稱為“吳語”更合適。上海話是蘇州話、寧波話等幾種代表性吳語的混合體,兼具蘇州話的軟,寧波話的硬,加上使用人口較多,是最具代表性的吳語。

    吳語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一)語音工具

    河南籍的唐玄奘是選用吳音譯注佛經的,因唯吳音才能譯音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