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少下中餐館
文章來源: 木愉2016-07-23 15:10:24

盡量少下中餐館

 

木愉

 

小鎮裏去年冬天新開了一家中餐館,學生開的。本地大學現在已經有三千多中國學生了,這個群體對當地經濟推動很大,車行裏因此雇傭了會講中文的中國人,公寓的網頁上增設了中文版本。中國人的胃是很難伺候的,所以隻有在飲食業這塊,很難討好中國人。老早以前,中國人少,隻好將就吃西化的中餐館。這些年,中國學生迅猛增長,開始,他們也將就吃這些中餐館裏的偽中國菜,而這些中餐館也趁機大賺其錢,隨便炒一鍋西紅柿雞蛋,再煮一大鍋麵條,麵條一撈,一勺西紅柿雞蛋澆上去,一天下來,就可以賺得喜笑顏開。某一天,一個二十歲的中國人在中國胃的折磨下,想出了一個點子。他跟幾個中國人合夥,決定到紐約去登廣告,招聘一個能做道地中國菜的廚子。

不久,店麵找好了,廚子也找到了,餐館正式開張,麵對的都是中國學生,每天店裏都是賓客盈門,外麵的停車坪也難找到一個空位。食客大抵是中國學生。某天,一個美國人從這裏經過,覺得這家餐館的局麵火熱得詭異,之後,就跟幾個朋友一起來光顧,看左右中國人吃的沸騰魚、口水雞之類,也不看菜譜,就點了同樣的菜。一吃之下,果然美味。這個食客驚喜之下,就寫了一篇文章,痛說該地中餐館的發展史,話鋒一轉,說到正題,平地一聲春雷響,現在終於有正宗的中餐館了。這篇文章發表在地方日報上,可以想見其深厚的廣告效應。

架不住勾引,我們有一天也到那家中餐館去滿足口腹之欲了。一進去,就驀然回到故國了,桌桌滿座,而且一色的國人,點了幾個家常的菜,果然是國色天香。之後,就找了好多借口常去,生日去、加薪了去、周末去、遠方朋友來了也去。

有一天,有消息傳來,這家的廚師出走了,跟另外幾人合夥在城裏另開了一家。不過,老的這一家依然開得火火紅紅。這一下,這城裏的兩家做道地中國菜的餐館之間,就形成了爭風吃醋的局麵。

某一天,朋友甲來電話,請我們去新開的這家吃飯。原來,她是房東,剛剛跟這家新開的餐館諸位老板簽訂了合同。本來說是周六去的,不料朋友甲又來電,說人家生意太好,周末更好,食客都排到門外去。老板怕我們周末去,招待我們不周,就讓我們平常天去。這樣就約了周一晚上。

餐館跟一個偌大的停車場比鄰,停車場在晚上五點後就免費。多好的位置!停了車,走進這家餐館,廳裏十來張桌子居然都坐滿了食客。我們站在門前的位置,進退不得。老板之一的大堂經理走來招呼,笑容可掬,抱歉雲雲,讓我們再等一等。做東的朋友對他說,幹脆就坐到廚房裏員工吃飯的桌子去好了。這樣,我們就穿過大廳,下樓,進入廚房。

廚師正在爐台前忙著,抽了空,過來寒暄幾句,又回到爐台前去,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了。廚房還比較大,一個墨西哥壯漢正在用刀把一團團牛腩切成塊。廚師反戴了一頂棒球帽,在高揚的火焰下,顛著鍋,像是有點歡快。另外兩個幫手都是女的,一聲不響,各司其職。廚房雖然還寬敞,但層高低,有幾分壓抑。灶台上方的抽油煙機轟轟作響,但還是抽不盡濃鬱的油煙味,我有幾分不適,開始為長年累月在廚房裏謀生的人們叫苦了。我們聊著天,等著上菜,約莫半個小時之後,菜來了。每人點了一個,乃幹煸大腸、蔥爆蝦、沸騰魚、海帶紅燒肉和炒三樣。廚房裏油煙渾濁,食欲大受影響,雖然肚子真的餓了,但吃起來卻也不覺美味。早就聽說過廚師不太能吃,聞油煙就聞飽了,這下有了真切體驗。

同去的朋友之一也是廚師,觀察著廚房,並發出評論。“國內的廚師是不用嚐菜,就知道鹽夠不夠的,這個廚師看來還是功夫不夠。我看他都要嚐菜的。”他這麽一說,我開始注意著廚師的一舉一動了。

看著看著,看得我一驚,我發現他不時就要往前方低頭,吐出一泡口水。前麵就是炒鍋啊,那泡口水還能往哪裏去啊?也許炒鍋旁邊還有空間,即便如此,口水下落的方位也離炒鍋太近不是,不說殃及池魚,也得避諱一下吧。再看他每炒完一個菜,就拿一塊揩得已經變成深黃色的帕子擦把手,再擦鍋。(廚房原來是這樣的重地,難怪是閑人免進的!)這樣的操作規程在我家的廚房裏是禁忌。這個禁忌不僅不能在現實突破,而且在意識層麵上也不能逾越。可是,我們的禁忌在這裏卻遭到了當然而然的踐踏。再想他上了廁所,大抵會嫌洗手是多此一舉吧。那麽,其它中餐館是不是就很自律呢?我對它們的信任轟然間都坍塌了。

麵前的盤子裏還有好多菜,朋友要大家使勁吃,催到我,我卻說吃飽了。

從這以後,我會克製,寧可吃得乏味一點,也盡量不去中餐館了。

**************************************

尋人 - 黃翔,你在哪裏?  記得“錦江的晨風向您問好,望江樓的夕照把您盼望”嗎?你現在是唯一失聯的同學,大家都很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