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寫作之路
文章來源: 木愉2014-12-09 20:33:01

 

我的寫作之路

 

木愉

 

我的第一個文學啟蒙老師應該是我媽。我姨媽在外省,所以兩姐妹的聯絡手段是寫信。我經常會被我媽強征為秘書代筆,我那時才讀小學,對作文恨之入骨,所以為我媽寫信的時候,往往怨氣衝天,自然不會主動去構思行筆。於是就變成了我媽口授,我記錄。她是小學語文老師,所以我在記錄的時候當然得到了基本的寫作訓練。

 

讀中學時,我的圈子中有好幾個對文學由衷熱愛的同學。他們那時候已經可以裝著魯迅的口吻寫雜文,為班級排演的話劇寫劇本,為唐詩宋詞而顛倒,自不待說,為了一些小事而用詩詞唱和。他們的作文經常被當成範文在班裏當堂朗誦。後來,他們都讀了大學的中文係。我在那個圈子裏是個幼稚的摹仿者,不過從這種摹仿中,我獲得了對文學的濃烈興趣,走出了文學的初步。

 

我本科和研究生期間都學的哲學,但對文學的興趣始終不減。當寫晦澀的哲學論文時,我總會不可抑製地在辭藻上作一番裝扮。我以為帶有文學色彩的哲學才會生動一些。我的導師不以為然,記得畢業離校的時候,他對我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點就是要我寫文章時不要太追求辭藻或者說形式的華麗,而要講究內容的充實。我發表的第一篇稍微有些文學色彩的文章叫《作為一個人的康德》,還是通過一個同學在湖南出版社的《生活》雜誌上發表的。那已經是讀研究生的時候。讀到薩特、加繆等存在主義哲學家的作品時,深為他們用文學來表達哲學理念的方式而著迷,於是就開始進行了這種嚐試。《作為一個人的康德》就是這種嚐試結出的第一顆果實。

 

到了海外,人生有了極大的轉折,生活圈子變得狹小了,生活內容也變得單調了,這種新的人生環境反而是文學創作的沃土,我用文字表達生活感悟的旺盛衝動從此無可遏止。我的創作生涯由此開創出新的篇章,在孤寂的生活中,我卻在寫作上得到了沉甸甸的收獲,寫了好幾個長篇小說和幾十個短篇小說,以及無數的散文和隨筆。

 

寫作不僅讓我的海外生活變得踏實和富足,而且也讓我對未來的異鄉退休生活不再恐懼,豈止是不再恐懼,我簡直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