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最好慎行
文章來源: 木愉2014-04-20 18:09:55

 

解雇最好慎行

 

木愉

 

解雇是件很痛苦的事,如果是因為經營的原因,解雇是群體性的,那解雇的痛楚會輕一些。最怕的是解雇的對象是一個人,這個時候,被解雇的一方一定痛不欲生,而施行解雇的一方也難以下手。

 

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手下有個人工作不力,而且製造了很多麻煩,招致董事會和管理層的不滿,而且,他也不喜歡這個手下。這個手下是個白人,大約不把他放在眼裏,說話做事一意孤行,對他說話也不客氣。大家一商量,決定開除這個雇員。要開除得有充分的理由,他的表現最多是差一點而已,並不構成被解雇的充分條件。管理層跟人力資源部的商議之後,決定給這個人書麵警告,其實就是迫使他主動辭職。這個朋友為了這件事焦慮不已。如何開會?如何措辭?如何送交警告?如何應對對方可能的過激反應?千頭萬緒一起湧上心頭,還沒有解雇人,倒先把自己給愁壞了。

 

這個朋友的焦慮實在正常不過。跟對方見麵,充當的不是傳達福音的使者,而是宣布刺激對方讓對方不快的信息,心情緊張是自然的。我給這個朋友出主意,雖然他是這個雇員的直接上司,但一定不要一個人背下黑鍋,要把決定說成是一個集體決定。之外,書麵警告上的措辭已經很嚴厲了,見麵的時候口氣就盡量和緩平靜一些,別激怒對方。

 

在人的一生中,被解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隻有為數不多的人會淡然處之,更多的人則會因此懷疑自己的能力,對人生生出灰暗的情緒。因此,如果出現什麽過激的反應,也不是什麽出人意表的事。美國出現的槍殺案中,好多都是因為解雇引起的。可見,解雇造成的震蕩有多麽大。

 

在曆史上,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乃是仁人誌士的訴求。到了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層次提高了,不再止於吃飽穿暖,但追求低失業率仍舊是社會為之追求的理想目標。是故,解雇並不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有正麵意義的方式,而是充滿了消極因素並可能帶來嚴重殺傷力的行為。為了人們的福祉,解雇應該是能避免就避免的,不值得提倡和發揚。

 

可惜的是,解雇這個經濟行為正變得越來越司空見慣,而我們所可以做的,隻是盡量減少其所帶來的嚴重震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