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米六五
文章來源: 卉櫻果2009-05-28 00:45:31


不少人問老李對他的中年謝頂是否煩惱,老李老實地說沒有。但是沒人問他對自己的矮個感覺如何。可能因為大家都清楚,矮是沒法治的,不像禿頂,可以塗生發藥水,或者戴假發。

實際上,老李對自己的“矮”很苦惱,可是說非常苦惱。他離一米六六還差半公分。到了談論婚嫁年齡,老李思想鬥爭了好久:找個比自己矮半個頭以維持“偉丈夫 ”形象?還是找個高個子保證優生進化?最後,為了避免兒子(沒想到生女兒)與父親有同樣的痛苦,就與業餘籃球隊員結婚了。

老婆對老李的矮視而不見,可是老李經常會發現自尊心受傷的時刻,比如去稅務局上下班與同事們擠入電梯,比如定做製服時不得不誇“長”褲子的尺寸-寧願回家讓老婆把褲子再裁短。唯一自在的是當老李與弟弟對話的時候,小李比哥哥還矮兩公分。

所以,剛剛出現“增高鞋”的廣告語“讓男人們更偉岸”,老李的雀躍欲試的心情可想而知。查遍報紙,找到一家號稱意大利獨資企業的鞋廠,把那些個增高鞋的目錄帶進浴室,坐在馬桶上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那麽多品種把老李搞得有點糊塗,除了皮鞋,走路鞋,跑步鞋,登山鞋,還有高爾夫鞋。老李電話訂購了一雙皮鞋和運動鞋。周末,快遞員送上兩隻盒子,老李再次把自己關進衛生間,鞋子外觀普通,質量不錯,獨特之處是鞋內的墊子足有兩公分,加上後跟就增高了四公分。

老李套上皮鞋,猶豫地跨出了一步,再一步。身體不由自主地稍稍前傾,最初的感覺並不是身材的增高,而是踩高蹺似地眩暈。

老李走向老婆,步履踉蹌,但是更惱火的是,老李看上去還是比老婆矮,雖然用小學數學算起來,兩人身高相同。

老李拎著鞋子找到那家意大利公司辦公室,對前台說自己是一家報刊專欄的業餘作者,買了兩雙增高鞋,會寫下自己的經曆和感受(這無疑也是一種廣告)….於是前台馬上接通了總經理辦公室。

總經理不是鬈發高鼻梁的外國人,也不講意大利語。普通話中帶溫州口音,很客氣地問老李對產品有什麽意見。老李先旁敲側擊地反問:你們的客戶一般身高多少。總經理說大多數一米六到一米七,雖然有一次一個一米八的家夥也買增高鞋,而且一下子買了四種式樣。總經理說,大多數男人買增高鞋隻有一個目的:比妻子高。所以那個一米八的家夥可能娶了個模特兒。老李問,能否告訴我那些客戶的名字,讓我了解一下他們的效果、穿著感覺和滿意度。總經理一口回絕:我們要為客戶保密的。

老李這才把談話引入主題:我不惜高價買了你們的鞋子,可是很不滿意,效果不明顯。總經理或許已多次聽到類似的反映,立即以平靜的語氣答複:“一般客戶都需要比原本高一點,但不想過於明顯,也不願意放棄舒適。從人體站立的角度出發,增高四公分是最適宜的尺寸了。”

老李說對他自己並不適宜,要求重新加工或者換式樣。總經理告訴老李,此地是銷售部,生產部門在郊區。不過有個技術支持經理(聽上去和高科技產品公司一樣)可以幫助你。

老李找到隔壁大辦公室最邊上的“技術支持經理”,一個典型的溫州鞋匠。他從鞋子三下五除二地取出了內墊,然後走到一排抽屜櫃前,拉出一塊看上去像夾層板的東西:“這一塊?”“不,”老李答道:“不是一塊,要兩塊。”

那個技術支持經理很認真也很熟練地按照老李的指令進行加工,此刻老李覺得自己很像一個真正的大人物。雖然在稅務局工作,聽上去很風光,隻是十多年來老李一直小職員一個。

於是,老李第一次比老婆高了。他馬上多了一個新的嗜好,有事無事地轉悠到老婆身邊:我比你高~。

老婆根本不在乎老李的增高,這一點很打擊老李的積極性。現在,老李走路有點像穿高跟鞋的女人,緊接著,背和膝蓋開始疼痛。

老李穿著增高鞋上班,發現街上一米七二的男人到處都是,老李很高興他的眼睛可以平視他們的眼睛,可是沒有一個人注意老李喜悅的眼神。

稅務局聖誕聚餐,各部門互相敬酒,老李忙不迭地站立坐下,沒人用驚訝的眼光看老李。

春節,老李家來了老朋友一家子,兩家人熱鬧地聊了半天,老李一會兒起身拿瓜子,一會兒起身取糖果,就是沒人提到老李長高這個茬。

飯後,老李和老朋友到陽台抽煙,他們背書包爬公園圍牆跳到河裏遊泳時就認識。老李估計朋友清楚自己的身高。老李看著朋友的眼睛問:你注意到我有些什麽不同嗎?

老朋友頓了一下,從上到下把老李打量了一番,最後看到老李的鞋:“你買了雙新鞋。”

一個月不到,老李結束了對增高鞋的迷戀,因為這雙鞋子沒有給他帶來任何使人激動地事情。雖然有時候老李還會為自己的矮不自在,直到有一天老李去看弟弟……

弟弟炒股發了財,弟弟擁有一切 - 別墅,私家車,一頭濃密的頭發,但是-“哎,弟弟自出娘胎就始終沒有我高,弟媳婦更不能跟俺老婆比,可憐的家夥~”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