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教小孩從小就同時講中英文?
文章來源: Emilybaobei2009-10-20 08:21:52

 

愛米粒兒已經十個月啦!她簡直是每天都有新進步,已經可以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並且走幾步。不過進步最大的還是在語言方麵,她已經聽得懂一些我們的指示,最值得自豪的是,她既能聽懂英文的指示,也能聽懂中文的指示,比如爸爸叫她clap your hands,我叫她拍拍手,她都會作相應的動作,讓朋友們都覺得非常impressive。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喜悅,也是想拋磚引玉,向各位姐妹們請教讓小孩子掌握雙語的經驗。有好經驗的一定請進來分享。 

看來愛米粒兒是繼承了我愛說話的特點,從早到晚咿咿呀呀說個不停,如果高興就說baba,不高興就喊mama,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用小手的食指一指大聲說:“啊!”她最喜歡的東西依次是: 爸爸,姥姥,媽媽,大垃圾車,小汽車,飄動的國旗,噴泉,黃色的路標,紅郵箱,狗狗和小鬆鼠……每天帶她出去散步都興奮得不得了,一路見到喜歡的東西“啊啊”不停,特別是見到大車嗚嗚駛過,恨不得從自己的小推車裏跳出來去擁抱人家。 

愛米粒兒將來一定要講好中文,這一點是我和老公的共識。老公不會講中文,孩子從小周圍的環境都是英文環境,所以她的英文我們不用擔心。如果她能夠講一口流利的中文(當然最好聽說讀寫都好),那麽起碼將來就有了一份養家糊口的本事。所以我從早到晚都跟她講中文,早晨抱她起床的時候說“起來!”,現在我一說“起來!”,她自己攀著小床的欄杆就站起來了。

家裏有很多中英文的兒歌,愛米粒兒玩的時候就放給她聽。一個月前我發現她挺喜歡那首英文的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於是教她在聽歌的時候拍拍小手,後來我又唱中文的“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她竟然也隨著音樂的旋律拍拍小手。每次她拍手我們都非常開心,她看到我們的表情也很高興,好像自己取得了什麽成就。後來我們就簡化了兒歌,直接說“拍拍手”,她立刻就拍拍手,如果說clap your hands,她也會做同樣的動作,仿佛完全聽懂了我們的中英文。以此類推,當我們向人問候說hello時我們教她擺擺手,說“你好”的時候也教她擺擺手,相信今後她自然就可以掌握這些簡單有用的詞匯了。

 我還發現,現在愛米粒兒有時已經在關注大人們的對話,並且努力從大人們的表情中讀懂對話的含義。最近閱讀蒙特梭利的著作(蒙氏的理論已經是比較老的兒童教育理論,但是有些還是很有道理的),裏麵提到小孩子到一定的年齡開始會觀察大人的口型,所以大人一定要慢慢對孩子說話,讓他們認識和學習。一般大家庭裏的孩子學說話比較遲,就是因為兄弟姐妹太多,大家經常一起張口說話,小孩子難以模仿,從而影響了後來他們與外界溝通的能力。

 當然我們家的情況正好相反,平時隻有爸爸媽媽兩個人,爸爸還比較內向一點。不過爸爸經常會給寶寶讀書,都是姥姥從中國寄來的中英文雙語的小畫書, 愛米粒兒特別喜歡一套Happy Snappy (認知翻翻書,未來出版社出版)叢書,翻開一頁就有一個小動物蹦出來,一樣的內容,我讀中文,爸爸讀英文(那些英文都是簡短押韻,琅琅上口的,我也會瞎編一些押韻的中文詞,比如說“大公雞,喔喔啼,愛米粒兒,晚晚起!)。唯一的缺點就是愛米粒而特別想把小動物們都撕下來玩兒,姥姥說不怕,撕就撕,撕了再給寄,反正孩子就是通過玩來認識這個世界的。

 我們對孩子也是這個態度,每天就是帶她四處溜達,看外麵的世界,和各種各樣的人打招呼,絕對不會用playpen那些東西限製她的自由,讓她可著勁兒的在家裏和外邊玩,現在如此,將來也是這樣。



版權歸Emilybaobei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