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為談:煩惱以及處世(原創)
文章來源: 東方邪2009-06-27 00:01:57

在塵世裏修行,在紅塵裏打滾,不煩惱很難,但是年輕的時候煩惱多了,等年紀長了,會少一點.
很多事情,確實也和閱曆和經曆有關.

我是覺得,知道自己的局限,知道欲望的取舍,反而容易快樂.

快樂是種明達和欲望的自我調節.
發生的事,不快樂於事無補,未來的事,不快樂也沒有用.
最好的辦法是,該快樂的快樂,該做事的做事,要快快樂樂的做事,過好每一天.

有些人,得提前或者盡量避開,這樣就會少許多煩惱,有些事,得提前預知一下結果,也能少些煩惱;
人和事,其實時機很重要;這就是莫強求的意思.
很多事情,是水到自然成的結果.
很多時候,要站在別人的立場看自己,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裏是什麽樣子,也能少些煩惱.
煩惱多的人,其實多是糊塗人,但是又不完全糊塗.
人生就怕半透不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但是很多人,因為比較的範圍有限,就會很得意,比如縣委書記,很多就很得意,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上麵還有那麽多官呢,於是就出問題;比如有些有錢人,搞定一個地方,就可能會很張狂,但是這個世界很大,官永遠壓商一頭,於是很多商人做的很大,結果也栽了跟頭,至於一般的很多愛惹事的人,貪小利的人,就不用說了.

做事不在大小,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局限,皇帝跋扈,都能國破身滅,作為常人,有點煩惱,其實是很小的.

所以呢,無論自己認為自己多牛,總會有別的牛人.
即使生前君臨天下,死後也那麽回事.

所以,謙虛,自知,適當內斂.

煩惱無非是內因和外因,無論內因外因.了解自己,卻是減少煩惱的最好辦法

做人,眼界要放的大一點,心胸要放的寬一點,不要老盯著別人不放,更重要的是多看看自己;如果老認為別人醜陋,其實也許自己更醜陋.見賢思齊,見過自省.
別人的缺點,你改不了的,但是別人的優點卻可以學,所以呢,多學習,自己受益,老批評別人,自己煩惱,為別人生氣,豈不是很無聊啊.

所以,凡人活在世上,看透人性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天生的愛貪小便宜,有的人,喜歡見利忘義,有的人則是天生的偏執狂總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煩惱的方式.  知道這些,其實也就釋然

有時候,想想那些教宗們都很偉大,比如耶穌,比如安拉比如佛祖,比如孔子,老子個人其實都很渺小我們來自塵土,又歸於塵土,將自己看的渺小,也將別人看的渺小大概這樣,才能有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吧.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亦一芻狗,彼亦一芻狗而已矣,又何矜矜然也?

有個美國的網友曾說,美國人信仰上帝,但是,同時也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我很喜歡這句話, 隻有自己,才是上帝,所謂上帝,就是人性中的美好部分,進取部分. 佛說,萬物皆有佛性, 人人皆可成佛,此言善之至也!

有時候,我是挺羨慕那些有信仰的人的生前有寄托,甚至死後的去處都有上帝代為安排了阿門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孟子的取義之說,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