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該不該插管”有感
文章來源: mymover2018-04-05 00:11:27

剛剛看了一篇“關於該不該插管”的博文,想說說自己的觀感。

前兩天,女兒回家過周末,因為各種小事情,天氣(心情不好隻能怪天氣吧)不好,心情特別的鬱悶。做事情經常是丟了主要的,做了輔助的,然後回頭又想起來主要的事情沒有做,感覺有老年癡呆的跡象,自己感到悲哀。

於是和女兒談起來,趁著我還清醒,很鄭重的囑托她:如果媽媽有一天得了老年癡呆,一定要把我送到養老院,因為到那時我已經不記得任何人,任何事,即便是對我好,也是不知道,隻有對親人的折磨,那不如送我去養老院,有專人照顧,定期的探訪就已經很好。如果發生意外,一定不要搶救,把我有用的器官都捐獻出來,那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的另外一種生命的延續,說的剛剛成年的女兒和我自己都是淚眼漣連。

在女兒懂事的時候,就和女兒探討過關於死亡,因為發現人生無常,很多時候意外都是突然發生的。所以早早地就有意識地和女兒說起我死後想去哪裏,我沒有先生的入土為安的想法,隻希望死後火化了,灰燼可以撒到江海湖泊,水可以帶走的地方,既可以保護自然,又可以追求自由的靈魂。當然如果女兒希望我的陪伴,也可以留一些種在花盆裏,那也是一種寄托。

前一些時候曾經看了瓊瑤對待她的先生平鑫濤關於生命的尊嚴的探討,我比較讚同尊重關於人活著要有尊嚴的說法,如果一個人都沒有選擇自己生死的能力,那一定是挺悲哀的。

但是我也知道另外一個實例,我的外公,因為腦溢血癱瘓在床10年,也不曾放棄對生的渴求。外公第一次腦溢血發作,左半邊的身子不聽使喚,醫生囑咐過一定不能在生氣,不能喝酒,一定要控製情緒,但外公都沒能做到,所以在一年後第二次的腦溢血發作時,就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除了意識是清醒的,不能說話,不能動。外公身高一米八多,體重接近一百八十斤,外婆是個很瘦弱的體型,所以在外公第二次發病出院回家後,家人就商量請一位全職的保姆來幫外婆照顧外公,就在兒女們商量的時候,外公咿咿呀呀的發聲,外婆就問,有什麽問題?外公閉著眼不理,然後小姨問,外公還是不理,最後二姨問,外公直直地盯著二姨,當二姨摸他的手的時候,外公居然可以緊緊地攥著二姨的手,二姨當時就哭了,說爸爸這是不願意找保姆嗎?那就我來吧。外公重重地出來一口氣,鬆開了緊緊攥著的手。二姨的這句承諾,讓外公在接下來的十年裏,雖然一直是癱瘓在床,但沒有得過一塊兒褥瘡,醫生都認為是家人的關愛和照顧使外公延長了生命。外公對生的渴求一直到生命的終點都不曾放棄,讓我更尊重人的選擇。

如果病人有著對生命的渴求,那醫生和家屬都不應該放棄,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