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體育推媽的成長經曆(下2)
文章來源: fpxjz2016-10-19 20:43:06

大概4歲左右,兒子開始學網球。剛開始,又是我教他,說是教,不如說一起打著玩。等他6,7歲了,他爸說還是去俱樂部學吧。於是,他爸把附近的兩家俱樂部參觀了一下,根據教練麵相選了一家。一開始,他爸就想請私教,可是竟然沒有人願意教。於是改成集體課,每周兩次,每次2小時那種。其他時候,還是主要同我們打著玩。8歲時,有個教練願意教兒子,不過就倆三月,就停了。教練覺得孩子還小,不注意聽,說是別浪費錢了。又過了倆三年,又來了個新教練,剛大學畢業,在D1大學裏當主力,後來受傷。這個新教練願意做兒子的私教,於是一連教兒子6,7年。兒子在10歲左右,開始參加俱樂部裏每周末的比賽。到12歲時,開始俱樂部間的比賽。由於逐漸勝多負少,我們決定開始參加USTA比賽。

現在再回想當年選俱樂部和教練,我們當時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訓練方法。我們俱樂部從一開始就很重視正手和反手的姿勢,從團體課到私教,上來就是教孩子打球。後來這個俱樂部的孩子出來姿勢都很好,但共同缺點,就是腳下不行。等兒子長大參加地區比賽時,我看到另一俱樂部訓練方法,發現他們每天團體課,前15分鍾都是在練步伐(foot work),那個俱樂部的孩子全都腳下非常快。等兒子的第二個教練(另一個俱樂部合並過來的)是hall of fame 教練。他一上來就給兒子布置了很多腳下的訓練方法。一年暑假我們去他爸國家,找到職業俱樂部教練,那個教練看我兒子打了幾個球,也是一下子就說:你跑動太慢。於是一個暑假都在練腳下。

兒子開始打比賽相對比較晚,等他開始後很快就靠著力量取勝,特別是他人高馬大的。這其實後來成了一個致命的問題。很多從很小就開始打比賽的孩子,由於那時候大家都沒什麽力量,更多的是靠準確性,更注意球感。這些小孩子打球都很穩,而且講一些技巧,長大後力量自然上來了。所以,這點上,我有些後悔,沒有早些給他請私教,早些參加正式比賽。但是,孩子12歲之前對網球沒什麽太多興趣,精力都在下棋上,過早的參加比賽也是浪費時間。所以,真的沒有辦法。

另一條,我覺得請私教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家長,基本上不會打球。好的教練,還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一開始就教會孩子怎麽做熱身,怎麽練完放鬆肌肉,怎麽學會全身鍛煉,防止受傷。我們孩子的教練這條就做得非常好。兒子剛跟他練時,韌帶都沒拉開,柔韌性很差。教練每次就先帶孩子一起熱身,一起做操。同時建議孩子去跟健身教練練習,加強全身肌肉得力量,特別是腹部背部的肌肉訓練。兒子開始的時候不聽,就喜歡練球,不願意做其他訓練。一直到他14歲時背部拉傷後,才真正認識到全身訓練的重要性。

還有找私教重要的一條是,教練一定能和家長很好的溝通。孩子小的時候,同教練一小時,很多時候孩子不能完全領會教練的意圖。這樣,課後訓練時,就要父母幫助貫徹教練的思想。在參加比賽時,大部分時候教練都不會在場,這時候,又需要父母注意孩子的問題在哪裏。等回去訓練時,告訴教練,讓教練有針對性訓練。兒子前後大概有過7個私教,其中有三個教過孩子4,5年之上,原因就是教練,孩子和家長間很容易溝通。包括歐洲的那個教練,雖然我跟他有些語言障礙,但我能很清楚地明白他的意圖,他也能明白我們指出的需要提高的技術問題。

隨著孩子水平的提高,有時候需要換私教或者找不同的私教。小孩子從最開始的基本功練習,變成整體策略思考,還有在賽場上的心理素質考驗了,這些一個有經驗的好教練都對孩子有很大幫助的。我們給孩子請的那個著名教練,個人歲數大了,很早就打不過孩子了,但他能從戰術上訓練孩子,能在比賽後跟孩子一起看錄像,一起分析。還有一類私教,完全是因為他能夠打勝孩子,完全是等於請高水平的陪練。特別是當孩子的球技比較高,在周圍沒有一兩個對手時,隻能花錢專門找這樣的陪練教練。兒子運氣很好,在他16歲時,正好州大的一個隊員畢業加入我們俱樂部。

最後一類教練,我們一直想找一個,一直沒有找到,就是心理教練。兒子其實有作為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好勝,喜歡比賽;不怕輸,輸了從來不會發脾氣,不會哭,不會放棄。網球比賽是很殘酷的。雖然按年齡分開比賽,但分為6級(USTA)。每一級別裏,總是最強的種子選手跟最弱的那一批打,打贏了,才能提高排名,下次跟稍微弱點的人打。從六級開始打,打到一定水平,可以參加5級的比賽。。。一級一級往上升。總是處於從弱勢跟強手打。所以,兒子不怕輸的性格,讓他從下往上走一直挺順利。一直到忽然某一天,出現了新問題:害怕贏。我記得美國有個著名的教練講訓練他的奧運隊員,說有兩種問題,一種是怕輸,另一種是怕贏,同樣嚴重的心理問題。等兒子打到16歲時,是他網球生涯的頂峰,全國排名150前後,美中地區前20名,拿過美中一級比賽的前四名。參加全國比賽(2,3級),有好幾次,他以排名弱勢戰排名很前的對手,兒子4:1領先的情況下,好幾次都輸掉。還有時頭局贏得很順利,第二局幾乎都是最後一分,還是5:2之類的大領先情況下,最後慘敗。還有一種表現,就是tie break一定會輸。他的幾個教練似乎都幫不上忙,我們一直在找是否有運動心理醫生,可惜一直沒有聯係成。看過一兩本推薦的書,好像也沒有太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