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力量,信息就是金錢
文章來源: 廢話多多2013-05-12 09:19:52

由【廢話多多】

“知識就是力量”是法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說。“信息就是金錢”是我讀完《怪誕經濟學》後的感想。

培根所處的時代(1561-1626),正是歐洲大陸文藝複興鼎盛時期。不僅文學藝術從宗教的專橫統治和封建製度的局限下解放出來,各種自然科學也從傳統神學的觀念轉向對客觀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科學知識和技術的要求迫切成長。所以,知識就是力量。

現代社會,尤其是網絡時代,各種信息大量湧現。與知識不同,信息本身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錯誤的。當信息就是金錢時,錯誤的信息可能是故意誤導,也可能是無意誤解。有的信息製造者打著現代科學的幌子,似是而非的製造一些駭人聽聞的新聞,從而推銷自己的商品。也有很多信息是人們缺乏一定的知識,而對數據造成的誤解。同樣的一條信息,可以用來獲得金錢,也可以用來製止他人獲得金錢。

《怪誕經濟學》講的便是如何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得出正確的結論。正如在書的開頭所說,此書不是係統的論證某一社會經濟學的理論,隻是指出每個人做事都要符合自己的利益。作者用詼諧易懂的語言,生動可信的實例,闡述了如何判斷信息的價值。

例一:張小三有兩個好朋友,李小四,家裏有槍,王小五,家裏有遊泳池,所以張三禁止張小三去李小四家。然而,每年遊泳池事故造成的兒童死亡率是一萬分之一。而槍支造成的是一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張小三在王小五家玩,出事的幾率是在李小四家的100倍,張三的決定並不正確。當然,如果李四是個酒鬼,喝醉了就拿著上了膛的槍到處揮舞,別說張小三,連張三都得躲著點兒。

例二:按說賣房子的時候,房產經紀人和房主的利益相同:房子賣出去的價錢越高,經紀人提成越多,所以經紀人會幫房主賣到房子的最高價。然而,將一個30萬的房子賣到31萬,房主多拿近一萬塊,經紀人隻多拿150塊。但經紀人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多買一萬塊。不如勸房主30萬賣了,經紀人再找一個新主顧。數據表明經紀人自己的房子在市場上的時間,要比顧客的房子多留10天,賣出的價格高出3%。

例三:父母的努力程度與兒女成績的調查。

1. 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正麵影響)

2. 完整的家庭(無影響)

3. 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家庭(正麵影響)

4. 最近搬到好學區的家庭(無影響)

5. 母親第一胎的年齡在30歲以上(正麵影響)

6. 專職母親(無影響)

7. 低體重新生兒(負麵影響)

8. 參與啟智計劃(無影響)

9. 父母在家說英文(負麵影響)

10. 定期參觀博物館(無影響)

11. 領養的孩子(負麵影響)

12. 輕度體罰(spank)的孩子(無影響)

13. 家長參與家長教師協會的活動(正麵影響)

14. 經常看電視(無影響)

15. 家裏有許多書(正麵影響)

16. 父母經常讀書給孩子聽(無影響)

這是一個芝加哥公立學校係統的調查結果,不一定都適合在美華人的情況。但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父母的素養和兒女的成績有關。所以推爸推媽們,在推子女之前先推推自己。

例四,讀了覺得有點荒謬,也有點可笑:一般人心目中,毒品販子都是滿臉橫肉,腰纏萬貫的黑幫頭子。然而現代黑幫和任何投資企業一樣,從下到上呈金字塔狀,隻有在塔尖的很少人能夠掙到年薪六位數以上,真正賣毒品的小嘍羅們,平均小時工資隻有3塊3。而在4年裏,小嘍羅們要麵對大約六次的被捕,2.4 次非致命傷,25%的致命傷。既然如此,小嘍羅們的動機是什麽?升職,長薪,最後爬到塔尖上要大權,掙大錢。聽起來是不是和咱們在合法職場打拚的目的一致?

所以,不僅做出正確的結論需要多方麵的信息,信息的價值會隨機而變。而看上去正確的信息可能被實際數據推翻。在信息泛濫時代,信息的真正價值,取決於信息後麵的動機。


感謝職壇volleyballfan推薦《怪誕經濟學》

《Freakonomics: 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 by Steven D. Levitt, Stephen J. Dubner

《SuperFreakonomics: Global Cooling, Patriotic Prostitutes, and Why Suicide Bombers Should Buy Life Insurance》 by Steven D. Levitt, Stephen J. Dubner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貼,我謝絕,©廢話多多擁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