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脫險》和《泰囧》
文章來源: bj-jj2013-01-09 17:23:26

這兩天文學城裏有兩個博客挺熱鬧,一個是閩姑的:老譯製片《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1966),另一個是牛哥的:《泰囧》— 真正的兒童不宜。

 

這兩者放在一起的唯一共同點是:喜劇片。不同點就多了去了:國籍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等等,總之,它們絕對不能放在一起,因為根本不是一級別。

 

有興趣的可以進到閩姑和牛哥的博客裏看看評論。出於對《泰囧》的見仁見智,評論也是挺好和太爛。相對於這種兩邊倒,《虎口脫險》呈現出的是絕對的一邊倒,好評如潮。世界電影史上經久不衰的影片很多,如果說因為代溝,8090後們和我們這些五,六十年代產生不了太多的共鳴,而我們又對新時代諸多的網絡語言和特個性化的東西消化不良,那麽像《虎口脫險》這樣一部40多年的喜劇,在沒有年齡界限,甚至可以跨越語言障礙,很多人看了無數遍,而且可以倒背台詞的情況下,再看時還能發出笑聲,這不能不讓人驚歎。

 

拋開影片的內容是否低俗或者是否有教育意義不談,就象《一九四二》可能是一部很好,很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但是由於它過於沉重的內容,人們寧願把錢掏給一部不管笑多笑少,反正不會讓人落淚的《泰囧》去高高興興的過個年。盡管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泰囧》大賺特賺了一把,但是我不知道,不要說幾年後,就是再過一年,甚至幾個月後,又有多少人會不厭其煩的去再看《泰囧》呢?《虎口脫險》堪稱喜劇的樣板,如果拿《泰囧》和它比較,有點兒不公平。但是這兩者之間一個是經久不衰,一個是過眼煙雲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幽默和咯吱。幽默需要有內涵,幽默引發的笑聲是從心底釋放出來的,而咯吱是一種外部刺激,讓人不舒服,更何況刺激多了會讓人麻木的。我個人覺得,拍一部成功的喜劇,比拍一部正劇或者是文藝片要難的多。

 

我一直對《泰囧》的高票房不理解,這兩天的《虎口脫險》讓我突然想明白了,大師是極品,想超越很難。而小玩兒鬧滿大街都是,有超大的群眾基礎。我這話不是在說中國人,而是針對全世界各族人民。

 

該過中國新年啦,不如收藏一下閩姑的:老譯製片《虎口脫險》(嚴重聲明:我是《虎口脫險》的粉絲,絕不是閩姑的托兒)給自己賀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