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崇修房新編 10——浴室一:浴缸與底盤安裝
文章來源: 房崇2013-12-14 11:24:36
上次是務虛,這次得務實了。不能光說得好聽,有句老話叫落實到行動上。

在擴建移牆和預埋水管以後,還有一件糙活要先辦,就是擴窗。一般的浴室窗都比較小,是為了防人從外往裏看,但我這房沒有這個問題,是為了方便從裏向外看,也是為了增進采光。擴窗要比換窗麻煩得多,影響到內部的牆、中間的木方和外部的磚,我也是初次做,很不順利。但這事不屬於浴室的常規項目,放到以後的門窗篇裏再細說。

擴好之後的窗,正在浴缸之上。

 

現在進入正題。先把浴缸和淋浴的底盤都放到位,確認位置,調整水平。有時裝浴缸,還要加固下麵的結構,因為浴缸盛滿水是很重的,但我的下麵正好有一道牆可以承重,所以就免了。



量好高度後,再移開浴缸,在其背後原來的門處加木方,木方上釘一條橫板。其目的不是承擔浴缸的重量,而是穩定它的內邊,即使站人上去也不顫動。我反複調整了幾次高低位置,盡量使其精確。電線是供漩渦浴缸的,要經過GFCI的防漏電保護。



安裝浴缸首要的是連接下水管,它有個專門名稱叫overflow,就是水滿了從後麵的直管流走,不會溢出。我先把它擺起來看看,這是平常看不見的東西。overflow的下水口有三種,一是橡皮塞子,二是有彈性的一按即開(clicker push up),三是內部有連杆或鏈子連著,以鍵開關。我喜歡第二種,結構簡單外形美觀,用起來很方便。第三種結構複雜,要貴得多,如果壞了,連修都沒法修,因為其深藏不露。聽朋友說,有人專門買了高級的第三種,靠鏈子開關,可是請人安裝時忘記掛上鏈子,等發現時為時已晚,又不舍得拆開浴缸重裝,結果隻好每次都靠人手摳塞,等於殘疾了。
 


來近看看排水口的幾個零件。唯一與浴缸底部直接接觸的是strainer(倒置),需要抹一圈防水矽膠,它與下麵的橡膠墊圈共同起到密封的作用。



這裏是關鍵部位。在浴缸底部擰緊strainer時,本來需要一個專用的四爪工具。可是我用大鉗夾小鉗,也把事情辦了。這說明我還是遊擊習氣,後來才買了專用工具。



在浴缸的背後裝overflow水管,與裝普通的ABS下水管相同。中間的過程比較容易,難點在於它與先期裝好的下水管90度銜接的“最後一搏”。由於兩管套接需要近1寸的伸縮空間,但這裏一點彈性的餘地也沒有,而且膠水一見空氣,會在幾秒鍾裏凝固,真真是爭分奪秒的一搏!思考了一番後,我不得不把已固定好的浴缸邊緣的螺絲拆開,在雙手合龍的同時,用肩膀頂起浴缸一寸再落下,終於完成了下水部分,我克服了安裝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這是裝好了的overflow。這部分水管,平時難得一見,趕緊趁封閉前拍下來。如果發生浴缸下水堵塞的問題,該從哪兒下家夥疏通呢?這你就看明白了,要從後壁的溢水口直下,而不是從底部的排水口走曲線。



完成了下水部分後,我又從水管工轉變為木工,安裝木方半牆,作為內外隔斷。這個木結構有點怪,到底是什麽意思,以後再看。也許你還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麽兩側都是裸木,而外牆卻保留灰牆未動?中間移牆留下的一道疤怎麽辦?別急,以後再說。



木結構完成後,開始裝了部分drywall,是防潮防黴的特殊牆板。然後再回頭做水,在浴缸上打洞裝水龍頭。我把已事先買好的水龍頭存貨清點了一下,決定這個浴室都用chrome色的簡潔造型。我準備了1、2、3孔三個水龍頭,因為浴缸邊緣地方不大,所以隻鑽一個單孔。鑽孔的直徑和位置必須千萬小心,要鑽錯了就等於全砸了,沒法補救。



鑽完孔我從上麵往孔裏一看,心中暗叫不好!怎麽中間是空的?下麵不是平的?轉到後麵、下麵一看,原來本應平台的地方,竟是一個45度的斜麵,裏麵是空的氣泡,造成內外兩層皮。想來這家夥在工廠生產時,是內光外糙的兩層,靠真空熱壓在一起。而我的這一個可能摻進了異物(我見兩層之間是紙板),造成中空,外壁變形,另外三個角不是這樣的,可以為證。如果它發生在別處,本不影響外觀和使用功能,可是偏偏發生在我打孔的地方,下麵是45度斜麵,讓我怎麽固定水龍頭啊?缸上的洞已是既成事實,時光既不能倒流,我也不能再換個別的地方打眼。唉,我怎麽在鑽孔前沒檢查一下下邊呢?可就是檢查了,這裏也是唯一合適的裝龍頭處呀!

我該怎麽辦?是不是這連稅1000塊錢的浴缸就算報廢了?還有什麽補救辦法?這可是美國生產的名牌,怎麽也出這種質量問題?TNND!裝修中每當遇到煩惱事時,我真這麽無聲罵人的。

這是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此處忙裏偷閑扯幾句並不題外的話:其實,要裝修就得準備迎接接連不斷的不順利,裝修的過程就是解決難題的過程。要我說裝修的技術是最次要的,首要的是設計思想,同樣重要的是笑迎困難的心理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想了想,隻能設法鋸破外層糙皮(硬質玻璃纖維),形成一個直角平麵,來承受水龍頭下麵的螺絲螺母。需要很小心掌握分寸,不鋸破、不傷及內層光麵,所以用了手動鋼鋸,在45度斜麵上一橫一豎鋸出一個直角,插入水龍頭一試,剛剛好。龍頭固定以後,接上兩根上水管,就是這個樣子。在水管上方,你隱約可以看見斜角外皮和直角缺口。照片上水管在開的位置上,水已經通了。



這是第一次開閘試水,對我是激動人心的時刻!飛流直下,水花迸濺,持燈仔細檢查缸下,並無漏水。再把浴缸另一端下麵藏著的電源插上,水過半盆,一觸按鈕,十個噴口齊射,背後有雙龍過江。成功了!這時候一句詩詞浮出我的腦海,竟是“四海翻騰雲水怒”,是不是有點過了?



浴缸在晚上裝好了,第二天開始裝淋浴底盤。先調好水平,這一步可不能忽略,專門盛水的家夥,怎麽能不水平呢?



調水平靠的是底盤下麵的這些腳和螺絲。同時可見下水管道,這個地漏和下水管的接口是關鍵所在,就是我說的塑膠底盤防水隻在一個點。地漏的出口是2寸,其下2寸管的長短高低要很準確,低了密封不嚴,高了蓋不上蓋子。我反複調整,折騰了幾次,甚至裝好又鋸斷再反工。這張照片是鋸之前的。

 

這是底盤的上麵,在加塗矽膠後,靠旋緊白圈,把黑橡膠圈壓緊,達到密封防水目的。



底盤裝好後的樣子,應該不會漏水了。在兩側用螺絲固定於木方,為防止底盤邊緣開裂,我先鑽了孔。可以看見移牆的疤痕還在,我在裏麵填了一層保溫泡沫。



初次發帖時有心急的讀者催問:怎麽還沒見水泥板呢?回答是還沒到時候。在牆上安裝水泥板,必須等到浴缸和底盤接水和固定完成以後。這並不是因為方便或美觀的原因,而是因為防水的最終目的,這次序顛倒不得的。

下次看裝水泥板和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