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崇修房新編 1——序篇 舊貌新顏(上)
文章來源: 房崇2013-11-13 15:27:02

房崇修房新編 1——序篇 舊貌新顏(上)

我在文學城網上談房子,是從2009年3月開始的。有點像那年春晚的小沈陽,一上來就得了個碰頭好。之所以在那個時候開始,是因為前一個房子修好了,後一個房子還沒買,正閑得慌,就上網寫起博客來。而當時的大環境是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來了,我還以為可以和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衰退相比,幾年裏不能再買賣房了,悲觀得很。那就重拾舊業,耍耍筆杆子唄。

後來的發展出乎我當時的預料,我在幾個月後就又買了房,開始了更大規模的裝修。加拿大的房市也迅速回暖,比美國興旺多了。我的修房過程持續了將近四年,我在網上圖文並茂地全程記錄,還在報紙上連載,在北美多個城市刊出。這就是房崇修房的初版,共160多篇,至今還沒算完。

現在是四年多以後,內裝修已完成,還剩一些外麵的園藝未完。我打算把修房係列重加整理,發一個新編第二版。理由之一,是原來完全按工程進度時間順序寫的,不便分類查詢,這次準備分門別類,不按時間按係統。其二是文學城論壇的係統更新了,幾年前老的帖子已不存,最老隻能翻到2012年6月,而我的帖可能仍有存在的價值。第三,今年冬天我有些空閑的時間,不再動手修房,可以動鍵盤整理舊帖,也算是另一種整舊翻新吧。

作為大修房實錄的序篇,先講之前的一個小規模演練,就是我得到碰頭好的那個案例,當時的名字叫《舊貌新顏》。 

 

話說 2007 年夏,我在城市西邊買了這座 S 房。房子當年 25 歲,原屬台灣一銀行,好像就是周美青女士供職的那一家。銀行經理住了十幾年隻維持最低水準,以致日久失修,外破內舊。但是所在地點好,格局也不錯。賣房的經紀來自台灣,原來也是報人,在 open house 中萍水相逢,與我竟文人相惜。他說,這房子寬大向陽,間隔方正,要遇到內行者,必售與有緣人。我想,我不內行誰內行,有緣者就是我吧。恰巧我們賣掉的 H 房要快速 closing ,我們也就快速成交,急匆匆搬進來,邊住邊裝修,其髒亂失序,非讀者能夠想象,非常人可以忍受。一時間破壁拆牆,一時間揭地掀床,一時間斷水停電,一時間沒了廚房。 9 個月裏,我幾乎一天不停,單人獨幹,妻子有時在周末助一臂之力,我真得感謝她的容忍和理解。 08 年 5 月,基本大功告成。

我的裝修從早前的雇人到逐步自做,在實踐中學,漸入佳境,至此可稱土木水電全能,文武昆亂不擋,都拿得起來。這是我第一座幾乎百分之百 DIY 的工程,當時是很引為自豪的。但是和後來的工程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基本上都是表麵的更換,幾乎沒有結構上的改變,這倒和一般人觀念裏的裝修是一致的。現在讓我再回顧,屬小菜一碟。

看之前再次提醒讀者,這是我在2007到2008年之間的舊作,幼稚和過時之處在所難免,不代表今天的水平。要批評的稍微節製些吧。

 

外觀舊貌



我自己(下同,不另)換了全部新窗,換了車庫門,窗邊包鋁,油漆。對門前植物刪繁就簡,改變花壇形狀,重鋪磚路,變成這樣:



進門後,重鋪地磚,在實門上切開洞口嵌入新窗,揭掉樓梯地毯,連扶手改色重漆,所有內部門、框由米黃改漆白色。換燈。



舊客廳,長毛地毯髒而舊,家具是銀行留下的,被我開moving sale賣了幾百刀。



拆掉左邊的兩扇french door,這裏需要做減法。



新客廳。新鋪實木地板(兩層樓7個房間均同),裝8盞pot lights,加頂角線,部分電線隱藏其後。





舊餐廳



新餐廳。換燈,燈上加環飾,頂角線。



舊family room。兩個build-in的牆櫃被拆掉了,以去掉陳舊感,增加寬敞感。注意在沙發遠端我開了一個門,使空間通暢,隻是我做的唯一一項結構上的改變。



新family room。木地板,pot light, 頂角線,揭掉牆紙刷新漆。



在房間裏擺上了青花瓷和古代書法條屏,後者是回國時從垃圾裏撿來的舊掛曆。中間是漢瓦當拓片真品。



在family room的後角,這裏原來是一個dry bar, 嫌舊拆掉了,不想花錢裝新的,於是:



咱們在一樓轉了一圈,還沒有看最重要的廚房。廚房是現代房屋的心髒,統計說廚房裝修是能收回投資成本最多的項目,所以是家庭裝修的首選,值得花最大的精力和錢把它搞好。先看舊貌:



下麵是我在施工中拍的僅有的兩張照片:



舊廚櫃也沒有浪費,被我賣了400刀。買它的人要裝修出租單元,一分為二,裝了兩個小廚房。可看見pot lights已經裝好,牆上貼著我的施工圖。



欲知修後情景如何,有何變化騰挪,且聽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