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磚換瓦砌煙囪(下)——房崇修房 133
文章來源: 房崇2012-06-28 13:23:25

上回講上房拆磚,似乎除了膽子大,技術性不強,下集應該彌補上這個缺陷,還是透露點心得秘籍吧。



我正在拆的煙囪上原有兩個口,其一早已堵上,在拆除時瓦管碎裂,就隻保留一個即可。到附近的建材貨場買了一個同樣大小的瓦管,是
1英尺見方,2英尺長,這家夥不常用,Home Depot是沒有的。我題目裏所說的添磚換瓦,不是屋頂之瓦,而是指瓦管,即陶管。這個瓦管很重,是與太太兩人一托一拽,把它搬上房頂的。權且把它當座位,砌磚時舒服一會兒。

 

由此轉為砌磚。把貯存了兩年的拆窗舊磚運到屋頂上,每次十幾塊。把以前剩餘的砌磚水泥mortar找出來加水攪拌,每次半小桶提到房上,隻夠砌六七塊磚。先在磚上噴點水,再抹泥。這是個手工活,抹泥量、橫豎瞄準和填縫,都要靠感覺和經驗,慢慢摸索也就掌握了。

 

6月中旬的天太熱,在房頂上更熱,我隻能利用早晚幹活。上午這煙囪在樹蔭裏,下午就陽光直射了。其實傍晚砌更合適,因為水泥在晚上不會幹得太快,有利於凝固得更結實。不巧趕上了破曆史紀錄的三天熱浪,我隻好躲到地下室去,插空做了些修臥室的活,已見上集。

 

天氣稍涼後繼續砌磚,故意砌成外高內低,像一個扶手椅子的形狀。這是為了給瓦管上台留出通道。原本的舊瓦管之下加砌了三層磚,我在重砌時沒再加磚,直接在舊管上加新管了。也就是說,新砌的煙囪降低了三層磚。如果是燒木頭的煙囪,高度不應降低,但以後改成燒天然氣了,煙囪的高度就不重要了,而且因為是高效,浪費的餘熱不多,煙囪口的溫度也不會很高了。

 

外牆砌到預定高度後,我一人很費力地把瓦管搬移就位,然後接著砌內側磚。外磚牆與內瓦管之間的空隙處,用一些碎舊磚墊起來,幸虧我沒有把它們都扔到房下去。磚砌完時,瓦管隻露出小半截。

 

煙囪前後和裏麵三麵牆都是隨砌磚,隨手就把磚縫抹了。而外牆的磚縫抹不到,要爬到高梯上進行,把材料桶掛在梯子上,兩手操作不能扶梯,有點戰戰兢兢。這又是一個不安全的場景,終於勉強做完了。

 

休工期間,我一直在想怎麽收束煙囪的頂部,原來的三層磚外擴的頂不好,排水不暢,吸水挺多。我就翻看裝修書,找到了兩個辦法。一個是預製好水泥板再整體抬上去,一看就是外行話,根本不可行。做好後的水泥板至少100多公斤,200多磅重,怎麽可能搬上房頂,再抬到高過煙囪?難道要動用起重機?看來印在書上的也不見得都對,真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幸好我的書多,可以多方參閱。另一本書上的辦法比較切實可行,我決定采用它。

 

按照書上的圖紙,用木頭做了一個灌水泥的模型。中框是2x2的木方,外圍是3寸半寬的木板。同時還用薄膠合板鋸了一塊模板,作為水泥成型的底部,因為我的煙囪中間是空的啊。

 

把木模型安裝到剛砌好的磚煙囪頂部,靠一些木楔子塞住固定,找到水平。這樣做出的水泥帽子,比磚壁大出一寸半的外沿,邊緣處的厚度是2英寸。

 

改天再向模型裏澆灌水泥,先後攪拌了四袋水泥才夠,其中三袋是加石子的,並且防裂,就是摻了細小的纖維,等於國人說的瓦刀——這些用在下邊;一袋是摻沙的,表麵抹光。分十多次用小桶提上房頂,這起重的事必須化整為零,才易於實行。

 

砌煙囪帽子的一個關鍵,是中間高四周低,形成坡度,便於流水,不會瀦留。這是水泥砌完時。

 

第二天一早再次噴濕,蓋上了塑料膜,防止幹得太快。

 

兩天後把木框拆掉,本以為大功告成,卻發現側邊上呈蜂窩狀,都是石子水泥的空洞,是我在澆灌時攪拌、震搗不夠所致。初次做嘛,缺點難免,好在還能補救。

 

隻好再次沿周邊抹細水泥,外側也還要再登高梯處理。第二天把全部木框拆完,這才算大功告成。

 

終於把砌煙囪做完了,總結一下,這次共砌了60多塊磚,沒有花錢,買了三種共5袋水泥(mortarconcrete mixsand mix)加上瓦管,共花了60多塊錢。對比驗房員估計的價格,節省95%

 

下麵該回歸其根本目的:安裝燃氣壁爐了。但我究竟是全雇洋人公司做,還是半找中國兄弟,半加DIY呢?

 

此刻還在猶豫不決之中,下集自然便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