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毛像章用鋁相當於幾千架米格21戰鬥機
文章來源: qianlee2010-01-26 18:34:42
[轉貼]毛像章用鋁相當於幾千架米格21戰鬥機

“文革”中毛澤東像章興起於部隊。後來,紅衛兵組織開始批量向徽章廠訂製。隨著大串聯的開始,像章南下北上東征西進,迅速向全國各地蔓延滲透。當天安門城樓上,黨和國家領導人也佩戴起毛澤東像章時,更如同向全國發出了一個巨大的號召,將像章熱推向高潮。那時流行這樣一句“名言”:“忠不忠,看行動”。這“行動”一指跳“忠字舞”,二指背“紅寶書”,三指戴“寶章”。據統計,當時全國有2萬多廠家生產過毛澤東像章,天津一家軍需廠最高日產量超過10萬枚。
  
  有人統計,“文革”時像章用鋁6000噸以上,相當於幾千架米格21戰鬥機的用鋁。如航空工業部化安機械廠為紀念毛澤東視察該廠,於1968年鑄造了一尊2.85米高,0.99米寬的毛澤東立像,共耗鋁材1.65噸,相當於製造一架“殲七”戰鬥機的材料。當時全國鋁材庫存告罄,工業生產、飛機製造鋁原料告急,連居民百姓的鋁鍋、鋁勺也需憑票供應。
  
  1969年周恩來針對全國上下的造神運動,提出了批評。他說:“毛主席語錄已發行了7億多冊,毛主席像章越做越多,已做了22億枚。”
  
  為迎接黨的“九大”,全國各地又趕製了大批像章。毛澤東清醒了幾分,他認識到,“如果把像章的金屬材料用來造飛機,保衛國家,將會有用得多。”他在接見年輕人時公開反對大量製造像章,發出了“還我飛機”的呼籲。中央也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1969年6月的《關於宣傳毛澤東形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文件中規定:“不經中央批準,不能再製作毛澤東像章。”此後,製作像章熱開始降溫,但“敬戴”像章依然成風。在工廠、農村、軍營、學校,在千千萬萬家庭裏,像章閃動著耀眼的光芒。
  
  1971年“9·13事件”林彪折戟蒙古,群眾在狂熱中驟然清醒,“像章熱”漸漸冷卻下來。1980年,中共中央著手清理“文革”遺物,中央下發了《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文件,規定:“毛澤東像章要大量回收利用,以免浪費大量金屬材料。”像章用簸箕裝、用麻袋背的清繳場麵,令人難以釋懷。想當年人們頂著晨寒迎候“聖像”,以激動的心情期待著單位下發“寶章”,它在被全國人民視為珍寶之後,又在變幻的政治風雲中淪為清繳的廢品。
  
  據估計毛澤東像章種類在4萬種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