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觀瀾直諫毛澤東
文章來源: qianlee2009-03-16 20:40:28
王觀瀾直諫毛澤東

毛澤東曾評價說:王觀瀾是我們黨內最懂得農民與土地的人之一。1954年秋,王觀瀾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副部長。

1955 年,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和《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中,批評鄧子恢等“像一個小腳女人,東搖西擺地在那裏走路”。這樣一來,原先製定的15年完成農業合作化的規劃,在3年內就完成了。由於急躁冒進,違反規律,脫離實際,農村出現了不少問題,來北京上訪的農民一撥接著一撥。

對農村出現的種種問題,王觀瀾極為關注。他身穿舊棉衣棉褲,親自到上訪農民家中,了解他們的困難和意願。帶著農民遇到的實際難題,1956年4月,王觀瀾率一個工作組,南下浙江臨海等縣農村搞調查研究。在臨海,他為農民算了一筆賬,發現他們頭年的人均糧食比上一年有所減少,副業和土特產品生產的收入也呈下降趨勢。回京後,他給毛澤東寫了一個報告,如實反映情況。

報告受到毛澤東的重視,批示:“王觀瀾同誌報告中所述臨海縣的情況,是農民不能增加收入的情況,如果這種縣多了,則事情未可樂觀,值得嚴重注意。”報告隨即被批轉全國各地。看了毛澤東的批示,王觀瀾很是興奮,他認為農村和農民問題,一定能得到切實解決。

但令人遺憾的是,接踵而來的,就是1957年的“反右”運動和1958年的“大躍進”浪潮,全國再度泛濫起一股更“左”的思潮。報紙上不斷出現放“高產衛星”的報道,河北徐水某公社畝產超萬斤的消息,還上了《人民日報》頭版。

頭腦清醒的王觀瀾不信,他隨鄧子恢副總理驅車前往徐水,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實地考察。兩人不約而同地認為,情況很不正常。王觀瀾說:“畝產幾萬斤,不可能,也不符合當前的科學水平。”

1961年春節前,王觀瀾應邀到中南海懷仁堂參加一個晚會,正好遇上毛澤東。兩位30年的老戰友相見,分外高興。毛澤東拉著王觀瀾的手,讓他坐在自己身邊,詢問他的身體及家裏情況,並開玩笑說:“進城以後,你不來看我,咱們疏遠了。”

的確,進城後王觀瀾與毛澤東之間顯得並不緊密。當時全國上下湧動著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之風,王觀瀾對此卻十分冷靜,不跟風,不吹捧,他說:“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但他是人,不是神。”這次與毛澤東見麵,王觀瀾內心很不平靜。回到家,他反複思量,覺得還是通過寫信反映情況比較好。於是他和妻子徐明清商議,以妻子的名義倆人共同給毛澤東寫一封信,直抒己見,痛陳時弊。

這封信,並沒有直接寄給毛澤東,因擔心中央辦公廳工作人員當普通來信來訪處理。王觀瀾特意讓妻子套了3個信封,最外邊的信封寫的葉子龍收,中間的信封寫的江青收,最裏邊的信封才寫的毛澤東親收。這封信幾經輾轉,最後終於送到了毛澤東那裏。3天後,毛澤東親自從中南海給王觀瀾打來電話,說:“你們的信收到了,謝謝!”知曉了毛澤東對信的態度,王觀瀾夫婦這才放了些心。特別是王觀瀾,興奮得幾夜都沒睡好覺。

1962年初,中央七千人大會前後的一個晚上,已經9點多了,毛澤東打來電話,請王觀瀾去釣魚台一趟。那天,毛澤東站在門口迎接他,特別客氣,兩個老戰友一直談到很晚。

不久,毛澤東提出,全黨要恢複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的作風。他說,我們黨有實事求是的傳統。最近幾年,調查做得少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這個人就是官做大了,從前在江西那樣的調查研究現在就做得很少了。請同誌們回去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並說,搞社會主義建設不能那麽急,可能要搞半個世紀。今後搞幾年慢吞吞,指標不要那麽高,不要務虛名而招實禍。
《黨史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