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密碼》
文章來源: 5憂2010-11-19 12:52:00

       《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 432頁
         丹.布朗 (Dan Brown) 著

       

        去年夏天的某個晚上,吃完飯後無事,和LD老貓準備看《The Da Vinci Code》的電影,當時小貓在家,丟過來一句:你們沒有先看書,看不懂的。俺心想,能“看圖識字”,還不能“看電影識意”嗎?開看!

         結果是:真沒完全看懂!

        小貓很得意地說:告訴過你們嘛,要先看《Angels and Demons》,再看《The Da Vinci Code》,最後看電影。

        小貓愛看書,也愛買書,這兩本她都買過,俺讓她找出來給俺翻翻,幾天後告訴俺,《The Da Vinci Code》已找到,《Angels and Demons》借出後不知流傳到她的哪位同學手中去了,看來10有89又是“肉包子打人”,也是有去無回的了,俺想想那蝌蚪字母,不讀也罷。

        去年回中國,看到父母家裏有《達芬奇密碼》的中文版,順手牽羊就背回到了加國,前段時間找書看時看到,就開始看,10來頁就被吸引住,相當精彩,幾天就看完了,非常值得一看!

        書是早就看完了,讀後感寫不出來,但為了俺攢集讀書頁數,怎麽著,也得糊點啥在這兒。

        想起來了,還是有一感的:看完這本書後,俺覺得宗教真血腥真複雜啊!

書摘

P234:提彬微笑著回答:“曆史總是由勝利者來譜寫的。當兩個文明交鋒時,失敗者的文明就會被刪除,勝利者會編寫頌揚自己而貶低被征服者的曆史。正如拿破侖所言‘什麽是曆史?隻不過是編造的謊言罷了’。曆史的本質就是一家之言。”

P320:蘭登笑了笑:“索菲,要我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建立在虛構的基礎上的。這就是我對宗教信仰的定義 – 即相信我們想象的真實,盲從我們無法證明的東西。無論是古埃及人還是當代宗教,都是通過隱喻,寓言以及誇張的方式來描繪他們心目中的神或上帝。隱喻是這樣一種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加工原本無法處理的東西。等我們開始完全相信自己為自己編造的隱喻時,問題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