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傳>>
文章來源: 5憂2009-11-13 07:32:29

      
         
<<切·格瓦拉傳>> -- (美國)喬恩·李·安德森    ---- 357

        

        在古巴街頭巷尾的牆上,大樓前,書店裏,書攤上,T恤衫上,到處都可看到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身影”,感覺有點像老毛時代,俺孤陋寡聞得緊,當時真不知道這切(CHE)是何許人也?五月回中國有天逛書店,看到這本<<切·格瓦拉傳>>擺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更增加了好奇心,這不,買回來了,看完了,隻有一句感慨:天下之大,什麽樣的人物都有啊!下麵是這本書的大概內容。

        哲學家薩特稱讚切·格瓦拉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完美的人”。他在活著的時候是個謎,死後成為全世界無數人眼中的偶像。他是20世紀最具魅力卻又最不為人知的曆史人物。他是革命鬥士,軍事戰略家,社會哲學家,經濟學家,醫學博士,還是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密友和心腹。切·格瓦拉擁有史詩般的雄偉夢想 用武裝革命把拉丁美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聯合起來,徹底結束貧困,不公正和民族主義。切·格瓦拉用極端的熱誠鞭策自己,最終為自己的事業獻出了一切。

        從革命之都哈瓦那和阿爾及爾,到玻利維亞和剛果的戰地,從莫斯科和華盛頓的權力殿堂,到流亡者的天堂邁阿密,墨西哥和危地馬拉,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引人入勝的切·格瓦拉的革命故事,隱密詭詐的國際陰謀,世人鮮知的秘密行動,展現了那個年代裏超級大國的你爭我奪,全球格局的風雲變幻,波詭雲譎。

        切·格瓦拉從阿根廷中產家庭出走,從醫學係的課堂躍上摩托,隨阿爾維托遍曆拉丁美洲的苦難。在危地馬拉保衛阿本斯總統政府遭到挫敗後,於墨西哥邂逅卡斯特羅,以加勒比海盜般的韌性成為解放古巴的喋血雙雄。成為新政府最清廉的高官後,他又馬不停蹄地投身於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的解放鬥爭中,並最終犧牲於玻利維亞。他死於反戰浪潮風起雲湧的1960年代末,自然迅速地成為了西方年輕人爭先崇拜的理想符號。他是世界上最後的浪漫騎士;他刺激著全球民眾對社會公正的追求;他俊朗的麵容和桀驁不馴的堅持,讓無數的時尚商品和文藝作品不厭其煩地一次次將他複活。堂·吉訶德式的幼稚長矛,就這麽裹攪上耶穌式的拯救信念,共同塑成了切·格瓦拉這幅獨一無二的理想主義標準像。

        切·格瓦拉標誌風格:桀驁,堅持,烏托幫

        黃金年代:50年代 – 60年代末

        P69:切剛開始乞食周遊時,就反感美國,他喜歡聽政治家,名人關於社會和政治改革的想發,尤其是這些人對待美國的立場,這是他那時候判斷人們政治傾向的風向標。

        P91:切出身在一個中產階級,擁有工程和醫學雙學位,但對於掙錢毫無興趣,他說:“錢是一個有趣的奢侈品,可是除此之外,什麽也不是。”

        P111:切曾經是起義軍的隨軍醫生,在突然遭到政府軍的突襲,隊友四散逃開時,切必須瞬間做出決定,是搶救出一套急救設備,還是一箱彈藥,他挑選了後者。他擁有醫學學位,不過,他真正擁有的卻是戰士的本能。
   
P199:切積極主張農村遊擊戰和土地改革,這也顯然出他受到了毛澤東思想的影響。

        P250:中情局內部就刺殺切和卡斯特羅一直有爭論。。。

        P257:整個夏天的每個周末,肯尼迪都研讀毛澤東和切·格瓦拉關於遊擊戰的著作。他認為應該關注反遊擊戰,對抗越來越多的左翼叛亂活動。

        P260:胡利亞說:“。。。,切對某些人真的可以表現得極度無禮,他真的很刻薄,而且能說出一些傷人的話,好像隻有無依無靠者,饑餓的工人,營養不良的農民才是值得他尊敬的人,甚至他的父母也不值得得到這樣的尊重。”  胡利亞還說,盡管切有這樣“傲慢”的一麵,但“他是一個有著無限魅力的人,這種魅力完全是天生的。如果他走進一個房間,一切就都開始圍著他轉,他天生享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圖1:書店裏的“CHE”。
       

        圖2:書攤上的“CHE”。
       

        圖3:警察局(據說)大樓上的“CHE”。
       

        圖4:街頭巷尾也可看到“CHE”。
       

        圖5:“CHE” 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圖6:古巴革命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