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日子
文章來源: 曉青2023-05-05 14:22:22

今天看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解除了新冠疫情的緊急狀態,也強調說並不是新冠大流行結束了,大家還要繼續防護,包括打疫苗。

這場疫情到現在全球死亡690萬人,眼下一周死亡3500人左右,高峰時候每周死亡10萬人,看來病毒確實是弱了。

以後打疫苗,治療新冠就不能免費了。

現在還有不少人得病,但症狀確實是輕了,有些人就像紅眼病一樣,眼睛紅紅的,然後慢慢就好了。說這是一個新變異的病毒,全美國10%,加州8%都是這樣的病人。

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吧,手不要揉眼睛,這些其實都是平日的常識,也是一種講衛生的好習慣。

昨天去以前經常購物的網上看,一度非常火熱的網已經要不行了,看來疫情過去了,大家又都恢複去店裏買東西了。

拚多多也是不斷改變自己的方式。

原來很便宜的東西壞了,甚至你不喜歡了想退都不用去退東西,隻要拍張照片給他們,東西扔了就可以了。

前段時間不行了,改了,我買了幾根支花的棍子,上邊帶個小圈圈,防止高而細的花兒風一吹就倒,結果東西寄來缺了上邊的小圈圈,那就沒有用了,我要求退貨,3塊錢的東西,他們讓我郵寄退給他們,倒是免費退貨,但包裝也不便宜。

我想,他們大概覺得這樣一來你恐怕就懶得去退貨了。

我後來一想,就用他們的包裝,把要退的貨裝裏再退回去,我不就不用花錢了嗎。我能想到的,估計大家也都想得到。

這沒幾天的事兒,今天老公買的一個撣子,也是3塊多錢,要退,我一看又恢複以前的規矩了,不用把貨寄回去,直接退錢了。

估計是郵寄費他們花還是感覺有點貴。

生意真不好做。

天暖和了,終於脫了羽絨服了,棉衣估計可以洗洗收起來了,雖然早晚還有點涼。換季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別感冒,感冒了,那就是流行什麽,你就得什麽,比如新冠。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注意了,店裏很少聽見咳嗽、打噴嚏的聲音了,以前總會有的,而且人們話好像少了不少。店裏人多人少,基本都是靜悄悄的。

以後的日子能不能恢複到疫情之前,現在都說不好。

國內人山人海的五一終於要過去了,這下收獲不小,說是比疫情之前出遊的人還多了很多,這幾年讓疫情鬧的,大家都不敢出門,現在一看沒啥大事兒就又都開始往外跑了。

據說病例有所上升,專家提醒大家,上一次疫苗要過氣了,小心又一波感染,好像沒人聽得見,依舊該幹啥幹啥。

啥疫苗能一直一直打下去啊!

海峽兩岸的事兒咱就不議論了,最近看見一個新聞,娛樂圈裏的。

張頌文大火之後,陳道明說話了,他說,張頌文不是一個天賦型演員,因為他骨子裏還是一個廣東人。也並不是才華出眾的人,隻是通過自己不斷努力奮鬥,學習磨練,最終成為了一個讓觀眾喜愛的演員。

這個消息上了熱搜。

說實話,演員有沒有天賦,得看演技。這是我這個老觀眾的想法,有什麽標準去衡量那個演員是有天賦的演員。

另外中國各個地方的人,確實各有特長,就像美國這個移民國家,世界各國的人都有在這裏生活的,他們分布在各個行業當中,也是各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的。

比如醫生的隊伍裏印度人比墨西哥人多,修屋頂的、刷房子的墨西哥人比印度人多。這不能說明什麽高低貴賤的。

咱們自己也一樣,東北人才很多,名演員,有成績的運動員,有名的歌星,太多了。廣東的肯定比東北的要少很多,那又能說明什麽呢?骨子裏是東北人,都是天賦型的人?

“因為他骨子裏還是一個廣東人”,這句話非常容易讓人誤解,真不應當說。廣東人會有想法的。他們會不會說,裏思不可以這個樣子講話的啦。。。哈哈。

說實話,陳道明是怎樣成為戲骨的咱們不知道,但他是不是一個有天賦的演員?觀眾自有評說,去看看網友們的評論就可以了。多數人跟我的想法一樣,他演啥都一個樣。

張頌文的演技是演誰是誰,不是說演誰像誰!這是演技非常高超的表現,也是大家都認同的。至於沒有人脈、沒有被早一點發現,那是另外一個問題,根本談不到天賦的問題,不是說有天賦的演員一露臉就成名了的。

潘冬子,估計我的同齡人都印象深刻,他是不是屬於天賦型演員,那個小潘冬子演得有多好!但後來呢?

張嘉譯通過《蝸居》才火的,柳雲龍通過《暗算》才火的,孫紅雷、姚晨、吳剛、祖峰是通過《潛伏》火的,王誌文通過《黑冰》火的,陳道明通過《黑洞》火的,左小青通過《中國式離婚》火的,這些演員火之前都一直在演劇。也許有人說,某某的某個劇也很好,那是因為火了之後咱們返回去看過去他們演過的劇,這時候會感覺,原來演得也不錯,張頌文也是一樣的,他火了之後我看了他以前的不少影視劇,都非常棒,但過去就是沒看過。陳道明也一樣啊!當然我說的這隻是很少的幾個人,還有很多很多,這些人哪個是天賦型的演員?陳道明嗎?

沒有人不通過努力就能成名的,如果說歌手需要天賦,跳舞的需要天賦,畫家需要天賦,那真是沒得說。演員需要經曆,需要努力,需要有內涵,需要有文化,需要有... ...

張頌文,學習成績非常好,自己的文字功底也很深,這些都不是多數演員,包括那些名演員,藝人們具備的。

在演藝圈裏,還真有人怎麽努力都不行的,但還貌似很火,比如... ,再比如... ...。

《狂飆》讓張頌文火了,卻讓張譯有些褪色。這一下讓有些人很不爽,也很著急,似乎危機感突然增強了。

競爭,是無處不在的,沒有危機感的人遲早要被人取代,任何沒有實力的地位都不會牢靠。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個道理誰都懂,但輪到自己的地位要受到影響了,心裏一點都不難受,也不可能。

用彪子的話說,別的啥啥都不行,那氣質這塊必須拿捏啊!咱就是啥啥都行,也得講究氣質、氣度。做人心要寬,有多大的心胸就能做多大的事兒。

演藝圈裏,有啥事兒都是正常的,因為那是一個特殊的圈子。但輪到評論別人,應當不屬於想說啥說啥的範疇的事兒,畢竟大小都算是文化人兒。

骨子裏的東西,人人都有,包括喜歡議論別人的那些人自己!

能努力守住自己的位置,那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不行,該退就退,這也是一種情懷。

《潛伏》裏不是說嗎,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占領。

王馥荔、白楊、秦怡,王心剛等等的老一輩演員們,從來不會說出這樣的評論別人的話的。老戲骨,不是說老了,還在演戲就是老戲骨了,這一點希望喜歡這個稱呼的人要知道。

網民們早就總結出來了,有那麽幾位被稱作老戲骨的,但實際上演技很差。群眾的眼睛是亮的,現在評獎跟過去不一樣了,沒有真正的大眾投票選出來的獲獎者,其實都不是被大家認可的。隻是沒有多少人在意這些獎項了,看自己喜歡的劇,喜歡自己喜歡的演員,別的都不是咱能拿捏得了的不是:)

有時候,人的威望是自己給毀了的。一不留神,骨子裏的東西冒出來了,把自己就給淹了。普通人是這樣,名人也如是。所有,要記得彪子的話,這塊必須拿捏!拿捏,這是一門學問,是一個技術活兒。

上個周末去拍的花兒,還有很多漂亮的,再分享幾張!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