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想說的養老
文章來源: 曉青2023-04-07 14:48:43

大家都經常討論退休,什麽退休在哪兒好,多少錢退休能過得舒服。

能討論這個問題的人,其實都是想著退休後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的人,比如房子不用換成小點的,日常消費照常購物不用看價,旅遊想走就走之類的吧。

其實多數人都沒有什麽條件考慮這些問題,退休了很多人就得大房子換成小房子,甚至從大城市搬去小城市生活。這是正常的。

我們這一代出國的人們,現在已經不少人步入老年人隊伍了,不單單是退休問題,還有未來的養老問題。

不少父母還在國內的人們,現在自己退休了,或者可以放下自己賺錢的事兒了,於是走上了回國照顧父母的路。

親曆親為照顧父母,是咱們中國人的優良傳統,誰要做不到、做不好,那是會被人說閑話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事情都發生了改變。尤其現在國內進入了獨生子女的父母需要養老的時刻了。

兩個人要照顧四個老人,不用說養老了就是平常幫助他們都不一定做得到。

再有些老人的子女生活在國外,照顧老人就成了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不少人說,花錢雇保姆啊。

常言道,能花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雇保姆這個問題可不是那麽簡單的,我可以這麽說,花錢是解決不了雇保姆的問題的。

當年公公婆婆在國內年老生病,癌症的晚期沒有人照顧是不行的,醫院對於等待癌症發展變化的病人也不收治,而且住院也得有人陪護,送飯。一係列的問題,都不是咱們想象的那麽容易的。

當時我們是大姑姐一家跟公公婆婆住的比較近,所以都是他們幫著找保姆,有事兒、看病也都是他們家照顧。

我們負責出保姆費,當時國內的保姆跟現在比不算貴,每個月400-500人民幣。在當時也是不便宜的,因為那時候大家的收入沒有特別高。

找了無數的保姆,找保姆的累,用保姆的也不輕鬆。

當時北京的保姆都是各地農村來的年輕人,不會照顧老人,也不會做飯,但喜歡出去跑,沒事就要打電話,甚至還有的在談戀愛。

不知道現在國內的保姆是不是經過培訓的,反正那時候是沒有人培訓的,都是保姆中心負責介紹,你領人就走。

我公公先生病的,婆婆竭盡全力照顧他,雖然雇了保姆,後來雇了兩個保姆,婆婆依舊沒法撒手,夜裏起來接尿,白天喂飯喂水,最後婆婆累得吃飯都閉著眼睛,有時候會睡著。出門有點事兒,經常衣服反穿著就出去了。

我們就想,咱們多給保姆點錢,讓他們勤快一點,我們想錯了,不是那塊料,你給他們多少錢,一樣不幹活。

要不說人老了先走的享福呢,輪到婆婆生病的晚期,身邊真的沒有親人,隻有保姆,還好,找了一個大姑姐同學的親戚,年紀大一點的,從東北專門跑來做保姆,那段時間我們還算輕鬆一點,但婆婆後來容不了她,因為病折磨的,誰都看不上,自己也很遭罪。

她總說保姆做飯是臭的,換成大姑姐做飯,吃一口行,再吃,也是不行了。其實肺癌晚期就是這樣的,吃東西味道不對的。那時候我們也不知道。

最後婆婆病重住院,我們請了一個年紀大的,一個年紀輕的兩個保姆一起在醫院照顧她,讓她們輪流休息。其實在醫院有護士醫生,沒有在家裏那麽辛苦,但保姆不會輪流休息,她們白天一起看著婆婆,晚上一起都睡覺。

我們到了北京,馬上去醫院看婆婆,一看保姆什麽都不會,我給喂飯,讓她們拿個毛巾都不知道在哪兒,我給擦身子,讓她們洗一下毛巾再遞給我也不會。

兩人躲到一邊站著,看著。我心想,這人老了真是太可憐了,也太無奈了。

那時候的大姑姐要上班,還要每天跑醫院,累得是披頭散發,滿臉的憔悴。

我們給這兩個保姆每人每月一千的工錢,朋友們都說,給的太多了,保姆就那樣給多少都一樣。

 當時大伯哥生活在東北,公公生病的時候有一次摔倒住院了,他專門來照顧公公,在醫院裏一呆就是十幾天,大夏天的,最後都生虱子了。婆婆負責天天給他們倆送飯。

到了婆婆生病住院的時候,大伯哥的醫院正好改製,所有人的工齡都被買斷了,醫院賣給什麽地方了,他有幸被返聘。

這種改了製的醫院,是靠效益拿薪水的,看病人多,開藥多,開檢查多就能多賺錢,當然不能隨便請假,你走了隨時解聘你。

最後婆婆病重我們趕回去,大伯哥都沒有能趕上見婆婆最後一麵,記得那天晚上我們給他打電話,說媽媽快不行了,你要不就過來看看吧,她想你呢。

大伯哥說,等她不在了我還要再去呢,現在實在走不開。第二天一早婆婆就走了,大伯哥一家當天就趕到北京了,我們帶他們到了太平間,一家人跪在地下嚎啕大哭。婆婆在冰抽屜裏靜靜地躺著。那時候我就想,希望婆婆還沒有走遠,能聽到她最喜歡的大兒子的哭聲。

所以,因為疫情很多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在家裏老人突然去世的時候,沒有機會回去做最後的告別,那種心情真的特別能理解。

每個人的人生裏都會有很多的無奈,對於咱們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來說,這方麵確實跟西方人不能比。

一轉眼快二十年過去了,今天國內的各方麵的條件都好起來了,老人們的晚年也有了更好的生活質量。

尤其近幾年國內的養老院發展的很快,很多養老院的質量也很不錯。

我有一個同學在北京,她是家裏的獨生女,父親去世後媽媽跟她在一起生活,因為她從小甚至她兒子都是她媽媽一直照顧的,所以她做家務尤其做飯都不是特別好。

家務做不做得好不要緊,國內的家政做保潔是很不錯的,也不貴,但做飯是沒有人能做得很好的。

所以有時候中午飯都是帶著媽媽去吃食堂,國內的食堂的飯菜非常好吃,一說我都聞到香味了。

後來媽媽年紀大了,又患了乳腺癌,她不得不照顧媽媽了。近兩年媽媽的記憶力開始出現問題,醫生說是老年癡呆。

我這同學不是一般的能幹,原來在外貿公司,後來大家都出來自己幹,她也自己成立了一個公司,做得非常成功,當然也賺了不少錢。國內很多人也都喜歡投資,但多數人喜歡買房出租,她是最早買房出租的,所以家裏的經濟條件可想而知。

我這兩年一直勸她,有條件就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因為那裏能有專業的人照顧,她始終不接受,一定要堅持自己照顧,連保姆都不請,我說,照顧老人不是你賣力氣就能照顧得好的,回頭摔倒癱在床上,老人很快就不行了。

後來她媽媽病情發展挺快的,不認識她,還經常摔東西,自己也是常常從床上摔下來,還得每次女婿把她扶起來。

人老了,肌肉無力就怕摔倒,倒下自己根本起不來。

美國很多老人自己在家經常會報警,沒別的事兒,就是坐下起不來了。原來我認識一對美國老人,老公坐椅子上起不來,她去扶,結果她倒地下了,兩個人誰也幫不了誰,誰也起不來,好在電話在邊上,報警,警察來給他倆扶起來了。跟我學的時候自己還笑呢。

過去老人年紀大了,都會跟兒女住一起,因為那時候沒有條件家裏都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孩子都有老人接送幼兒園,老人老了自然兒女天天也都在身邊,加上過去的老人是人活七十古來稀,現在活到九十是常態。

不是有人說嗎,80歲死了都是英年早逝。

在我再三勸說下,我同學終於鼓起勇氣去找養老院,我同學和她老公人都特別好,而且結婚這麽多年他們一直是跟老人住一起的,兒子也是老人帶大的。所以,我同學老公一直不讚成給嶽母送養老院去,保姆也不讓請,非得自己家照顧。

有時候我同學就發給我她媽媽的照片,有的是拄拐棍的,我一看,老人也不利索,頭發也不整齊,眼睛都沒什麽神。

是,老人家80多歲了,但相比其他老人還是顯老,起碼沒精神。

過了一段時間,我同學跟我說,把媽媽送養老院去了,她心裏很難過。

我說,你照顧不了你媽媽了,不是不肯照顧她,雖然你覺得盡心盡力的,但你照顧的不專業。

因為國內疫情,養老院要求一周隻能探望一次老人得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星期三可以視頻一次。他們全家每周去看望一次老人,視頻都是在家裏,養老院幫助她媽媽跟他們說說話。

前幾天我倆聯係,她跟我說她去看媽媽了,問媽媽要不要跟她回家,媽媽說不要。然後給我發照片,媽媽整整齊齊的,頭發理的特別好,而且眼睛也有神了,衣服整整齊齊扣子扣得好好的。人也胖了,皮膚也好了,根本看不出病來。

她說剛送進去的時候,媽媽身體特別不好,中度貧血,腦子也不好使,這段時間經過治療和調養貧血好了,腦子也在恢複,人家體檢後說,她媽媽不是老年癡呆,就是輕度智障。

貧血對大腦的影響很大。

這家養老院一萬塊一個月,每天早上吃過早飯有活動,各種的你想幹嘛都行,自己選,有那麽多老人可以聊天,午飯後午休,起來有點心吃,然後又活動。都是專業醫生給體檢,護士、護理人員都很專業。

我推薦她跟養老院說,找個針灸師紮紮頭針對智障有幫助,她說養老院說醫生如果沒有建議要自己花錢,國內針灸一次幾十塊,現在估計漲點,也不會很貴。對我同學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但她最近心情不好,說她一起跳舞唱歌的姐妹們說她了,不該給老人送去養老院。我勸她說,那是她們嫉妒你,她們沒條件讓媽媽享受專業護理。她心情好了不少。

管人家說什麽幹嘛,對自己媽媽好比什麽都重要,媽媽能治好貧血,能恢複體重,能恢複記憶力,這是你在家用多少錢都做不到的,不是嗎?

有些所謂的孝順就是自私,把媽媽弄得都癡呆了,自己一家人亂成一鍋粥也沒照顧的好的媽媽,還要放在家裏當自己孝順,這不是自私?

我同學承認:)

其實專業護理太重要了,當時公公摔倒顱底出血,大伯哥是醫生護理的好,公公恢複的也快。

婆婆肺癌晚期骨折,我老公回去和哥哥一起照看,我老公時時刻刻攙扶婆婆,大伯哥不讓,他訓練婆婆自己走路,上床下床,婆婆很快就能自理了。

大伯哥就說,你能扶她幾天,再說你扶她她並不舒服,恢複的也慢... ...

國內現在其實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了去養老院養老,生活質量都不錯的。相信未來養老院條件會更完善,也會有更多的老年人想開了,選擇去那裏養老。

兒女的孝順真不見得非得累死自己,因為你能力有限,累死也沒照顧好父母,這有什麽意義嗎?

曾經看到網友寫過她家的情況,爸爸去世了,媽媽不肯雇保姆,姐姐照顧媽媽,不久姐姐腦溢血癱瘓了,媽媽雇了保姆,沒有兩年就去世了。不值得,不見得年輕人就都比老年人身體好,媽媽沒癱瘓女兒癱瘓了。說是跟媽媽在一起,又著急又生氣。

親人在一起,有時候互相都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加上都身體不好,所以出事兒不稀奇。

人的依賴性是很強的,訓練獨立要從年輕開始,傳統觀念的改變更難,所以,無論是老人還是兒女生活在當下都非常不容易,都在經曆著不同程度的折磨和改變。

改變的過程是痛苦的,有時候需要經曆幾代人甚至更多,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些需要改變的東西。那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些人就成了犧牲品,就要承受和經曆一些不該有的東西。

像我同學還有跟她有類似經曆的人們,一麵自責,一麵希望父母好,還得經受外界的閑話。很不容易。

所以,在麵對一些不想麵對的問題的時候,在需要自己選擇養老途徑的時候,真要實事求是,要尋找符合自己條件的,能輕鬆一些讓自己的晚年生活的質量好一些的路走。

有網友在網上說,我想把我的退休金拿出來給我兒子付大學學費,但我想讓我兒子保證他將來給我養老。

這樣條件的家庭,其實在美國兒子讀書應當有助學金的,把自己養老錢拿出來給兒子交學費不要緊,但要兒子承諾將來給自己養老,這個問題就比較麻煩了。

生活在這個時代,最好自己先管好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沒出息承諾你也沒有用,他們有出息將來你不用說也不會讓你挨餓的。

很多事情是條件決定的,尤其養老,不是承諾能做得到的。是不是?

母愛太偉大,自己不顧一切,沒條件也要給兒子交學費,這不是過去的國內,沒錢不能讀書,在美國這方麵應當不問題的,而且很多學生可以貸款上大學的。

據說不少美國醫生包括牙醫,一輩子都還不完讀書的貸款,人家還不是生活得快快樂樂的。有些事兒不能總抱著老觀念不放,到頭來吃苦的是自己,是自己家人。

要學會享受能享受得到的條件,不要自己給自己那麽多的束縛。

我老了咋辦:)

能活到老,就自有辦法!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