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讓大人孩子都那麽想不開
文章來源: 曉青2022-06-25 13:36:49

知道人會自殺,是文革的時候,那時候聽說誰誰自殺了,是因為自己是忠於毛主席的,卻被打倒了,說成是反革命之類的。

那時候的人有信仰,對自己的信仰是堅定的。但這種無中生有的帽子,讓人難以接受,而且那時候是想不到還有翻案這一說的,所以要想能挺過來確實不容易。

記得媽媽單位有個職工,頭天還給我弟弟理發,第二天一早姐姐找到醫院,說弟弟一夜沒有回家,大家出去找,結果在火車站鐵軌邊上找到了,人早已凍死了,胸前掛著忠字。

還有一個媽媽單位的同事,是書記,自己被打倒了,愛人斷然跟他離婚了,自己家人對自己的背叛,讓他難以承受,自殺了。

更多的就是直接跳樓,真不少。

還有就是聽說過,鄉下人,出軌了被家裏發現上吊自殺的,都是在廁所。

還有後來在東北的時候,大學裏的學生不允許談戀愛,一個軍人跟他一個同學談戀愛被發現,要被處分,結果軍人自殺了。因為隻要因為這事兒被處分,部隊裏也會處分他的,這一輩子就完了。

那是工農兵大學生,年齡都不小了,談戀愛正常,但當時是不允許的。

記得我上班的時候,學院部裏主任給大家開會的時候,還強調過呢,那個主任嗓門特別大,他說:“有些同學不好好學習,談戀愛!”談戀愛幾個字是喊著說的,大家鴉雀無聲,嚇人。

但那時候的人都聽話,知道領導說的就是要照辦的。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私下說什麽。讀書學習要專心,是對的,談戀愛是影響學習的,也是對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懂得道理了,知道要遵守紀律。所以違反規定了,自己也得有準備,被發現了怎麽辦,到時候得能想得開才行。

其實不可能大家都那麽聽話,隻是有人想得開,有人想不開。想不開的人真應當說,還是好人,那些想得開的,不是說我這事兒做得就對,而是說,做了,該受處分就受吧。實際上,也沒有多少人真的被處分成什麽樣的,批評教育就是了,眯起來,等畢業。

那時候國家分配工作,到時候各回各家的,自然分手的也很多很多的。真的能兩地分居多久的,不是沒有,而是極少。

畢竟婚姻大事兒家裏還是會參與的,哪個父母能視兒女的生活而不見。不但管,還一輩兒輩兒的管呢。

父母是過來人,經驗、經曆都很豐富,說的話是有道理的。不管應不應當管,管的對不對,管得了管不了,該管是得管,孩子們呢,該聽也得聽,聽,不是照辦,而是參考。

畢竟人不可能一家人都過同樣的日子,一家人都相似。這也不正常,不符合規律。

門當戶對,其實是父母最看重的,而年輕人最不喜歡有約束。、

你說學習和戀愛互不影響?有人還說有促進作用呢,我以前不相信,現在信了。

我家小牛娃,從小喜歡一個女孩兒,到了高中終於成了他女朋友,女朋友學習一直比他優秀,而且優秀很多,結果,小牛娃為了不落下,急起直追,馬上要去好大學了,而且專業也很棒,不少人不理解,這娃咋上了這麽好的學校。女朋友也一樣考上了很棒的大學。

然而,接下來兩人不在一個學校讀書,也不在一個城市,未來,現在看不見曙光。雖然如此,也有很大的收獲。

人生的路上,沒有誰能一帆風順,更沒有誰能一直給你鋪路、領路。更多的時候還是得靠自己,所以做一個有獨立生活,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孩子多數沒有獨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都靠父母,靠父母又想父母能隨自己的願,而父母呢,把自己一生所有的遺憾和希望都指望孩子去彌補和實現。

所以說,為你好就成了口頭禪。很多人說,這個為你好特別害人。

其實父母真的是從內心以為就是為你好的,不是假的。但父母自以為是的就是認為自己對孩子是了解的。

這不,這兩天網上都在說,重慶一家人,孩子進城看心理疾病,爸爸開車,媽媽坐邊上,孩子坐後邊,媽媽嘮嘮叨叨一路,孩子趁車速慢跳車直奔邊上的江橋,一躍跳下,幾秒鍾的時間,一個14歲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當著爸爸媽媽的麵。

不知道這對父母接下來會怎樣,瘋了?離婚?還是別的?總之腸子悔青了也沒有用了。

孩子是你的,也不是你的。這就是證明。

現在的大人也是一樣的,過去的孩子都歸學校教育,家長也得聽老師的,現在的老師嚇得根本不敢管孩子,說實話,現在的老師也不是過去的老師了,同樣缺乏教育。有些老師還打孩子呢。

現在的孩子們,心理都非常脆弱,經不起打擊,經不起數落甚至經不起嘮叨。

左耳聽右耳冒的功能喪失了,隻要是挨說,立馬煩躁,抗拒,然後就是走極端。

很多人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

我也在想,這是怎麽回事兒呢?

我感覺根兒在生活的富裕了。

人們的物質生活一旦滿足了,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就多了,而現在的人多數沒有物質不滿足的感覺了,也就是說,沒有了饑寒交迫的感覺了。

人生的苦,有時候就是最好的良藥,它能治愈和預防很多疾病。而現在這樣的藥沒有了,所以,病了也就亂投醫了。

就跟疫情一樣,沒有有效的藥,大家都很緊張,於是有人打兩針有人大三針,也有人打四針等五針的,但隨著打四針的也在得病,人們開始迷茫了,於是很多人放棄了防護,愛咋地咋地吧。

這不跟現代人的生活一樣嗎?

考不上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與其在家養著還不如花錢送出去留學,小留還是越來越多,而多數都是有問題的小留,送出來的孩子,不是寄宿在別人家,就是托給親戚朋友管,結果就是一地雞毛的後來。

都說也有不錯的,那肯定是的,個別人總是有的。

現代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缺少交流,從小缺少朋友,缺少人際關係課,缺少自己學著找朋友,學會跟別人傾述。

整天大人孩子的抱著手機、電腦的對著那沒有生命的東西嘻嘻哈哈,或者罵罵吵吵,結果呢,等回到現實中來,自己也糊塗了,久而久之心腦都脫臼了。

有專家研究,整天刷手機就得焦慮症。

爹媽在焦慮症中,能跟孩子好好說話嗎?結果把不良情緒化作對孩子的數落、抱怨、埋怨,孩子呢,也一樣,都在焦慮中,爹媽不好好自律的,孩子會好好的學習嗎?大人整天在圈子裏你爭我鬥的,放下手機還在那兒誰是誰非地爭競呢,看見孩子不如意的地方,自然不會有好態度。

你想,一個孩子在看心理醫生呢,那個媽還嘮叨,這媽是不是個病媽!

病人在一起能好好相處嗎?這些病都是怎麽得的呢?這得追根溯源。

別老怪那怪不著的人,沒有用。

要怪就怪自己,人家跟你都在一個天下生活著,你咋就不如人家呢?得這樣想,這樣找差距。別覺得自己冤枉,覺得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別人造成的,然後孩子不如意是不爭氣,弄了半天自己是沒責任的。

爹媽的擔當和責任很重要。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嗬護,孩子大了需要引導。孩子的生活跟父母是有直接關係的,想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那得咱大人做得好才行呢。修行為自己也為兒女。

所以,遠離手機網絡,遠離攀比幻想,回到現實生中來,努力跟自己家人好好生活,吃過飯家人坐一起好好聊天,看看電視,談談各自的學習工作,這是以前人們的生活模式吧?

放假了走走親戚,串串門兒,這是以前的生活方式吧?現在一個人活著都不孤單,隻要有電有網,一切都不是問題。

正是這些貌似現代化的東西,讓人們大開眼界,真的假的,有的沒的都成了新聞,每個人可以隨便發表評論,個個都成了主人翁了,當老師的,當人生導師的,遍地都是。

很多人,沾沾自喜,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狂妄自大,毛病一身還以為是功夫一身了。

都病了,還不自知,孩子給逼得自殺,家人給逼得發瘋,自己呢,也覺得生活壓力重重。

現在的離婚率直線上升,什麽三觀不合,性格不合,不想過不自由的生活,不想過不嗨皮 的日子。多麽高尚的理由!

其實真的看看那些人,都是在病中。然而,跟疫情一樣,無藥可醫的時候,隻能全當沒那麽回事兒,一切都是對的,應當的,所以就出現了眼前的一幕幕,看似不可理解卻非常正常的現象了。

做好自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對孩子,對愛人,對身邊的人,對網上的人,都是一樣的。要對自己有約束,要對別人寬容。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學會用學習的態度與人交流,跟孩子也是一樣的。

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對孩子不管不問,說是給孩子自由,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孩子不管多大,都是孩子,永遠需要他們信任的人引導。如何做一個孩子信任的人,這是大人們一生需要做的功課。

把孩子養大,然後一腳踢出去,那種做法坑害了很多孩子,就像西方不少孩子,他們沒有能力自己生活得那麽規矩,學壞了最後毀了孩子的太多了不是嗎?

那些溺愛孩子的父母們,把孩子往海外一送,責任教給親戚朋友,甚至教給錢。孩子自殺的,被殺的,心理得病的,染毒的,還少嗎?

孩子的問題首先是父母的問題,因為同樣的環境為啥別人的孩子就不這樣呢?找自己的原因,推卸責任的後果是自食其果。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美好的生活都是在一次次正確的選擇中打下基礎的。幫助孩子做好人中的每一次選擇,這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做有責任,有擔當的父母,孩子就有安全感,有家可依,有父母可靠,這不是金錢上的依靠,而是在生活中有了苦和樂,能有人分擔和分享的依靠。

有句話說得好,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確實是這樣的,感情問題,婚姻問題,心理問題,都不是錢能解決的。

如何在人生的每一個關口做好正確的選擇,這是我們生活的必修課,也是需要父母傾力相助的關鍵時刻。尤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參與非常重要。

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孤單,無依無靠,不要讓孩子的心裏話無處可說,跟孩子能做朋友的父母才是成功的父母。

做到完美不可能,但盡力是不難的。

當父母的不能懶,千萬不能懶。要有擔當、有責任感,要知道怎麽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

這些心裏話,跟大家共勉吧!

最近看《歡迎光臨》非常有感觸,年輕人真是不容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有苦也有甜,但缺少父母的參與,實在是很難把握好自己的方向。摸著石頭過河,是艱難的選擇。

獻上周末的美食,分享我的勞動成果。

豬蹄兒,很久沒有吃了,沒有好的賣,那天去大中華,看見了跟加州類似的豬蹄,買了一盒,價錢還可以,十塊。

就怕不新鮮有味道,今天焯水三遍,每次放薑、料酒、大料。然後高壓鍋壓,然後紅燒,就成了這樣。

非常好吃!

Costco的黑魚,燉了凍豆腐,一上午就做這兩個菜,夠花時間的。

有點周末當廚娘的感覺,第二職業呢。

昨天晚上陰天,剪草,整理後院,把樹枝之類的撿走,修理小樹枝兒,花兒在瘋長,整理剪枝,累了個半死,還好,陽台刷完了,但杆兒還沒有完,漆不夠了,得去買。

慢慢來吧。後院看上去利索多了,勞動總是有成果的,也有成就感呢。

昨天說今天有雨,沒有澆草地,到現在也不下雨,這天氣預報不準。草地今年護理的不錯,沒有找人自己也一樣能弄好,隻是要花功夫,花力氣。

什麽都是學習,也是鍛煉。

過日子不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嗎?轟轟烈烈是它,一地雞毛是它,平平常常也一樣是它。

幹什麽都是一樣的,首先得想開了,想開了一切都不是問題,想不開處處覺得難。

這個世上,沒有多難的問題,隻有想得太多,想得太複雜,也就是說,想不開的人。

前怕狼後怕虎,想得到,怕失去,這些焦慮情緒下產生的心理,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也帶給自己身邊人,孩子,家人很多困擾。

學做一個安靜的人,能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每一個問題,不要一天慌慌張張地不知所措,隻有靜下來才能好好思考,慌亂中肯定出錯。

跟做豬蹄,蒸饅頭的道理差不多吧:)看我這個俗人,就知道說吃,這麽嚴肅的話題,也能歸結到吃上來。

晚飯吃點啥呢?有豬蹄可以啃,做什麽主食呢?烙餅?

走了,去思考了, 晚飯到底吃個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