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責任
文章來源: 曉青2022-04-02 15:08:33

最近國內疫情厲害了,尤其是上海。

上海原來的防疫工作在張組長(寫全名怕不讓發)的領導下,一直不錯的,現在出問題了,大家開始埋怨他。

怎麽說呢,組長其實官不算大,因為他講話比較多,所以大家特別熟悉他。尤其是要大家在飲食上注意加強營養,這樣能提高免疫力,防止得病。

他說的是對的,尤其這樣的建議,大家都能完全聽得懂。

但他也是一個專家,那麽講話的時候還有很多專業術語,尤其這次疫情是新生事物,就像有人說的,在它麵前,沒有專家,因為誰都不知道它是什麽,怎麽消滅它。

對於張組長來說也是一樣的,當然,從他的角度來說,從他自己掌握的知識,要分析也一定有他的觀點的。至於說是不是對,他認為對,別人不一定認為對,因為是新東西,搞不清楚也正常。

咱們習慣性地依賴,不把別人當常人,這是咱們的問題。

而且團隊精神,現在越來越體現不出來了,你像張藝謀導演無論多大型的活動,我們都隻知道他是導演,別人我們一概不知了。

這是宣傳的作用,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總聽說幕後英雄這個詞兒,就是這麽來的。因為打頭陣的一定是出名了,而別人是綠葉就都被忽略了。

這是習慣,也是問題。

同樣,抗疫也是一樣的,這麽久了,我們就知道抗疫專家隻有兩個人,一個是鍾老,還有一個就是張組長。

團隊那麽多人呢?從上到下,那麽多部呀委呀的。

有事兒沒事兒的視頻會議開一開,新聞采訪上一上,讓大家知道說話的不僅僅是這兩個人,其實也不會是他們倆自己說了算的,這咱們都知道的。

問題出來了,越來越大了,那麽打頭陣的就會被埋怨,不僅僅是下邊,估計上邊也一樣會不滿意。

這個世界誰都不容易。

其實組長也好,鍾老也罷,他們都是全心全意抗疫的,至於說對不對,怎麽樣能更好,這對於他們和其它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的課題。

說什麽是對的,什麽話能說,什麽話不能說,這個問題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挑戰,都是人生的難題。要能做得到說應當說的,不說不該說的,那是不可能的。

我常說,咱們跟人相處,一定不能看低了對方,也不能高看對方。跟朋友是這樣,跟上下級是這樣,就是我們有了責任在肩了,也是一樣的。

都是中國人,都懂中文,但中文是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它的含義太多,可以被解釋的意思也非常廣,因此特別考驗聽話人的水平。

這個水平,不僅僅是文化水平,還有理解能力,還有領會精神實質的能力。

所以,當一個領導者在大眾麵前說話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特別小心,不能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因為你說的意思和別人領會的意思是不會完全一樣的。

不出問題怎麽都好,出了問題,會有很多人出來抱怨,甚至包括當時擁護你、喜歡你的人。這不是大家翻臉不認人,這是正常的。

因為大家信任你,依靠你,認為你說的那些話,大家理解的是對的。而其實呢。

在百年不遇的瘟疫麵前,所有人其實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哪一條路是非常明確的,一定是走向光明的。沒有。

中國人口多,人口密度太大。

上海三千萬人口,土地麵積隻有六千多平方公裏,我們州五百多萬人,土地麵積是27萬平方公裏。我們可以做得到保持社交距離,但上海做不到。人太多了。

所以管理上不可能跟我們這裏一樣。再說,美國也是沒有辦法,自由的世界,大家不可能統一認識、統一行動。

專家天天強調疫情的風險,反撲的可能,天天說。但大家也不聽勸。

昨天一個美國朋友問我,你還戴口罩嗎?我說,戴,現在疫情還是挺厲害的。她得過病,她說,其實沒事兒,我得過的,就是發燒燒了十天,後來好了,我身體很棒的。

但美國已經死亡了快百萬人了吧?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專家說預計要死20多萬人,大家都不相信,現在都沒有人特別在意這個數字了。

記得當初我們這裏確診病例每天上千的時候,挺擔心的,出門特別小心。但現在經曆了一天上萬確診病例之後,回到了每天上千了,反而覺得還好。

控製不住,也沒有辦法控製。

這裏的人住得都不近,沒有國內小區那麽密集,所以遠一點的鄰居家有事兒,大家都不知道。

在國內不一樣,挨著的幾棟樓有事兒大家都能聽得見,看得見,真病人太多了,嚇把人都嚇壞了。那不麻煩了。

經濟,無論對個人、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很重要,但並不是不顧一切經濟就能保得住的,它們是非常矛盾的一對兒。一旦放開,病人激增,社會還能照常運轉嗎?拿什麽保經濟?

當初美國肉聯廠感染厲害的時候,馬上關掉了好多,大家吃肉的問題立刻顯現出來了,美國才多少人口?人多,是咱們麵臨的最大問題,不考慮人多的因素是不行的。

所以,不能看人家,一定得看自己。咱們輸不起,東山再起對咱們來說也許是沒有希望的事兒。

大家都喜歡自由,想你抗疫你的,我照常生活我的,怎麽可能?所以,不能讓大家有這樣的幻想,就得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堅持抗疫。

管理部門必須嚴格遵守管理條例,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如果把好了外來關,這次上海的疫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沒有十全十美的策略,也沒有誰能給大家提供保證,我們能做的就是齊心協力抗疫,不能看別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嚴防嚴控。

這時候的領導們,無論官大官小的,都不能隻聽匯報,真得實實在在到前線看看,那麽多人,需要指揮。現在有網絡,開會多方便,根本無需坐在一起,視頻就能完成。怎麽能出現到時候就撤人的問題呢。

由於管理的疏漏,毀了太多幹部,他們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就被下台了。

就像張組長,本來能凝聚大家的,他說的話容易被曲解,可以告訴他說大白話嗎,什麽動態清零,怎麽個動態?清零是怎麽回事兒?能清零嗎?

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我從來不認為會清零,因為從來也沒有請過零,所以那隻是一個口號,就跟說要為什麽奮鬥一生,是一個意思。

所以,責任這個問題是我們需要清楚的,一個人的錯,不是一個人的責任。牆倒眾人推,這是咱們的壞習慣。

有功的人,所有的功都是一個人的,而不慎出了問題的人,就會成了罪人。

人多不好管,素質決定很多問題,所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能靠一個人和幾個人。所有人是人,無論出於什麽位置,大家都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就會犯錯。

還是總結經驗教訓吧。

疫情一時半會兒不會結束,這樣一波又一波地處理他們,梯隊有成問題了吧。

為原來防疫非常棒的上海趕到惋惜,也為它祈福。

更想說的是,不要埋怨任何人,對於這個大家都不願看到的疫情爆發,責任是大家的,從上到下的,每一個人的。

其實相比於海外,上海現在的疫情也沒什麽了不起的,隻是要重視,不要繼續擴散了,要不讓大家餓肚子,不要讓急病病人因為不應當的原因死去。

這對於人口龐大的地方來說,應當不是什麽做不到的,多難的事兒。

該聽話的時候聽話,自己能說了算的,就行使一下自己的權利,把工作當自己家的事兒做吧。

這自己家的事兒有時候就得當工作,太認真了,氣死人:)

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希望我們都能早日恢複正常生活!

包餃子去了,我眼前的責任是管好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