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你記憶力的新方法
文章來源: 曉青2019-08-26 14:02:08

我們曾經都是談癌色變,其實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癌症已經不再是絕症了,很多癌症能夠治愈,還有些能維持很久。而我們原來並沒有在意的另外一種可怕的疾病卻正在悄悄地向我們走來,那就是老年癡呆。

現在無論你是在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甚至自己的身邊的人都能看得到、聽得到關於老年癡呆這個沉重的話題。而關於老年癡呆這種病的預防和治療,卻沒有那麽樂觀。我們現在能確切知道的就是,這種病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眼下是沒有什麽方法能夠治療或延緩它的,據說已經有藥在研發或許能延緩這種病的發展速度。

當然我們都相信有一天它會像癌症一樣被治愈,或讓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緩,但那一天有多麽的遙遠,我們還無法知道。即便是那麽多所謂的預防方法也都是泛泛而談的,沒有什麽讓人覺得真的行之有效的。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當我們所期待的美好結果,被我們接受的時候,我們往往以為是因為我們曾經為此努力的原因,而實際上,那個結果早就在那兒了,也就是說,它原本就是屬於你的。

還記得看到有人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那些講究養生的人,從一開始自己就是虛弱的,因為他們要對自己時刻有特別的要求,這本身就讓人虛弱。這當然不是原話,大概意思就是這樣的。我曾經在網上搜索過,沒有找到原話。不管這話是誰說過的,它好像是有道理的吧。

其實,一個人如果希望自己健康,或者說能擁有健康,首先應當規避讓自己緊張的因素,而培養和建立一個相對良好的生活習慣,應當是有用的,還有就是要修煉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要做一個健康的人,首先要爭取做一個正常的人。

生活中的我們都覺得自己是正常的,其實完全正常的人也許根本就不存在。而我們在努力改變自己的時候,首先應當讓自己趨於正常。

有時候那些我們看著有著一身的壞習慣的人,也不都是病病歪歪的,而看著應當挺健康的人,卻一身的病。有人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得病,因為感覺自己平時有足夠的小心,也有人從來沒有考慮過健康問題,想幹嘛幹嘛,也活得挺好的,這就是現實啊。

我們把今天我們的堅持鍛煉、注意飲食當成是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手段,其實這些都應當是我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一個正常的人,應當是每天要堅持鍛煉身體,注意飲食的。

注意飲食不是什麽好吃什麽,什麽能預防病吃什麽。吃飽吃好本來就是健康的基本要求,吃不飽飯,心情就不會好,吃不飽飯也就睡不好覺。心情不好,睡不好覺會不會健康?當然不會。

吃得飽、吃得好,並不需要吃得多講究。有些特別的飲食要求,其實都不具有普遍意義,也就是說,不能把特殊的方法或食譜作為養生食譜來推廣。

比如說流食好消化,我們健康的人能天天吃流食嗎?比如說粗糧纖維多,含衛生素B多,老年人能經常吃嗎?胃不好的人能天天吃嗎?

所有的好和不好都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就像我前邊說到的,有人咋作都沒事兒,而有人再小心也會出毛病。這不是說我們就無計可施了,還是要適度地對自己有所約束,還是要適度地養生。

做得到不容易,但首先不能勉強自己。

都說動腦對預防老年癡呆會有幫助,說打字是最好的鍛煉大腦的方法,於是乎像我這樣的一類人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願意多寫博客,其實彈琴也動手、織毛衣也動手的,看書也動腦,做家務也動腦,做飯做菜都動腦的。當然能鍛煉得手腦協調不是壞事兒。

記得剛剛開始用電腦的時候,大家都互相用郵箱聯係,我曾經跟朋友們聊天的時候說,我不願意寫郵件,因為要想說什麽,又要想著拚音,還要想法打成字,還要想別打錯了字,尤其剛剛打字,還得注意手指別按錯了鍵,這個太分散精力了,很難寫得好。於是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依舊保持用筆寫信的方式與大家聯係。直到後來人家都不再給我回信了,我才不得不放棄這樣的聯係方式。

當你因為自己的需要必須改變自己的時候,改變就不覺得有多難了。不知不覺中我的打字速度就提高了,而且

當你不再發愁打字的時候,你就變得願意經常去寫,去用這種方法表達你自己。於是也就有了後來的寫博客。

當聽說打字能鍛煉大腦的時候,我曾經沾沾自喜過,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這種方法鍛煉大腦的,雖然鍛煉大腦的方法有很多種,但這種既能滿足自己的愛好,又能對健康有益的事兒我能行,還是值得偷偷樂一樂的:)

經過十幾年的寫博客生活,收獲確實不小,但是不是鍛煉了大腦,或者說我的大腦比別人的退化的慢多少,我還真不確定。

人的記憶力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弱的,這是規律。我曾經為我的記憶力驕傲過,但現在也感覺得到自己的記憶力在下降。雖然沒到什麽程度,但跟以前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油管(海外一個視頻網站)上有無數的電視連續劇,對我這個鍾愛看劇的人來說實在是愛不釋手,加上智能電視能直接看油管的視頻,這種方便真是讓我樂上加樂。

油管特聰明,它會根據你的喜好推薦電視劇給你,你剛剛看完一部生活劇,它立刻推薦另外一部甚至幾部給你,而且好像它知道你喜歡的演員,讓你掉進它的陷阱沒商量:)你如果剛剛看了一部諜戰劇,那它很快就會推薦若幹部諜戰劇給你,而且都不是爛劇。當然很多時候對我來說,它推薦的劇好多都看過的。

最近一段時間我突然發現油管好多推薦的劇,都是我沒有看過的,有時候正想找劇的時候就會打開看看。最近我在看馬伊利演的《雙城生活》,其實這部劇推薦給我的時候名字是《異婚》我看見有馬伊利主演就打開看了,卻發現真名並不是《異婚》,算了,好看就行。但心裏還是想,這電視劇還出來了小名了:)

前幾天又看見油管推薦的一部劇《芳塵》,看見是蔣雯麗主演,我就打開看了看,看見一開頭蔣雯麗發電報,我還以為是諜戰劇呢,但很快我覺得看過似的,卻怎麽也想不起來什麽時候看的了。有些時候它隻要改了劇名的老劇,都不是從片頭開始演了,上來就是第一集。你也不知道原來叫什麽名字。

後來我越想越覺得看過,就跑到自己博客裏找,看看自己寫過沒有,結果發現2014年就看過這部劇的,當時還寫得很長的一部觀後感。劇評的開頭就是:“看見一開頭蔣雯麗發電報,我還以為是諜戰劇呢。”原名叫《娘要嫁人》。這種才看過幾年就忘了的記憶力是不是屬於記憶力減退了?哈哈。

今天中午我又上油管,想看看《小歡喜》有沒有更新,這部熱播的劇眼下近乎爛尾,但就剩下一集了,也不能棄劇吧,看了看還沒有更新,這是啥意思?用劇裏的話說,這是幾個意思?怎麽還賣上關子了,最後一集還得期待幾天:)

失望之餘看見又有新劇推薦了上來《小美好》,是梅婷主演的,還明目張膽地寫著《小歡喜的姐妹篇》,我心想,這也太有效率了,馬上姐妹篇就出來了?打開一看,說得是過去的故事,部隊裏找來好多女孩子,是讓軍人們找對象的,而且是海軍。怎麽看著這麽眼熟呢?

我就去網上搜,沒有這部劇的信息,我心想又是改了名字的老劇吧。於是我搜梅婷和郭濤的劇,這下出來了。原名叫《父母愛情》,早就看過了。又上當了:)

這部劇印象非常深刻,倒是沒有忘光,很多情節記憶猶新呢,前兩天還跟閨蜜在微信上探討來著,說祖峰的媳婦演技很好啥啥的。想到對這部劇的記憶,對自己為自己記憶力的衰退速度太快的判斷稍有改變。

所以說,這種給電視劇起小名的方法真的能測試我們的記憶力,也說不定是預防老年癡呆,起碼是鍛煉我們大腦的一種好方法呢?不信你也試試唄。

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