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也說尊嚴
文章來源: 曉青2018-09-20 14:19:57

早上看微信,俄羅斯的一些老年人都來中國養老了,在邊境小鎮上住著,樂嗬嗬地過著幸福的小日子。才知道,他們的退休金合人民幣隻有800多塊錢一個月,但他們是賣了房子地的到中國來養老的,應當足夠了。

人老了有很多的無奈,在哪兒養老就是一個最糾結的問題。經常看見別人在討論養老的問題,其實那些人還沒老呢,到老了想法會改變的,想得早了沒啥用。能幹的時候集中精力多賺點錢,到時候還是有用的。

還看到一個消息,吉祥三寶的爸爸去世了,突發心梗,剛剛58歲。很可惜,現在家裏剩下了兩寶了。隻能說,人生無常,真不需要想得太多。

看到有網友們常常在討論女人應當怎樣活著,要我看,先得說活著,健康地活著,然後再說怎樣活著。這個怎樣,其實就是自立自強之類的。有網友摘錄說,馬雲說過: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必須成長。女人賺錢不一定是責任,但一定是尊嚴。

很多人都知道,要有尊嚴地活著。怎麽沒人說男人應當怎樣活著呢,像馬雲一樣活著,都變成比爾蓋茨,喬布斯和馬雲?馬雲有一次接受采訪說過,別老看著比爾蓋茨、喬布斯,說他們大學都沒讀完還成功了,全世界不就那麽兩個人嗎?成功是不可複製的!

我很喜歡聽馬雲說的話,他舉的例子都很容易被人接受,不是誇誇其談那類的。其實我覺得有些話聽聽就行了,有些雞湯也是,看看就行了,如果你能接受的,適合你的,潛移默化地慢慢地你就被洗腦了,有些也會變成你的思想,指揮你的行為。但如果照著這全世界僅有的幾個人的教導去做,肯定不行。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是他們,加之他們的成功經驗,除了說出來的,肯定還有沒說出來的,萬一你需要的是他們沒有說出來的呢?

有些事兒在沒成功之前,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而成功了總結的那些一定不會是全部。

尊嚴,是生長在人們內心的裏的東西。它並不掛在你的相上,更不是其它任何形式能展示給人的。你覺得你是有尊嚴的,你覺得你爭取的,得到的是有尊嚴的,那就是。別人看到的你是不是一個有尊嚴的人,也一樣,因為每個人需要的不一樣,所以,對於任何一個概念的肯定與否定也不會是一樣的。

最近大家都在評論的曾家的例子很典型,我們有些人認為他們沒有多訂半天的酒店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做得沒有尊嚴,而還有的人也會覺得是警察和酒店的人的做法讓他們失去了尊嚴。

溫爺爺曾經說,要我們的人民都有尊嚴地活著,要住有所居,老有所養。人們開始議論紛紛,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要求能買得起房,老人不肯以房養老,不願意自己花錢進養老院。人們都在用自己心目中尊嚴的概念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要求別人來保證自己的那份尊嚴。這該是多麽的不現實。

追求,是我們一生的營生,最後追求到了什麽,誰能說得清呢。得到的都是我們需要的,得不到的,就是不屬於我們的,能有什麽樣的生活,自己能努力到什麽程度,那就都是屬於自己的,這些都是尊嚴。

賺錢多的人,付出得自然多,賺錢少的人,未必付出得少,但能力不同,付出的時間相同,質量不同,所以得到的不會是我們看得到的那種平等,這其實也是我們認為的不平等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因此,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很多時候我總覺得我們應當把自己分成兩個人,一個我看看另外一個我,互換一下位置再看看,這樣不容易有偏見,因為本質上都是你自己。

就說不平等,如果一個人各個方麵的能力都遠遠不如你,即便每天勤勤懇懇地勞作,甚至看上去比你還辛苦,也沒有你生活得好,可他/她非常希望得到跟你一樣生活水平的生活,甚至覺得你應當讓她/他過上那樣的日子。你覺得這種人的想法和要求,對你來說公平嗎?你為什麽不能幫助幫助他/她呢?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其實都是願望,是奮鬥目標。有人不滿意,也不說明我們沒有愛心。所以,平等是有條件的平等,我們現在的生活原本就是平等的,因為你的能力,因為你的付出,因為你得到的那些就是屬於你的,而別人的就是別人的。難道不是嗎?

所以,在本來平等的生活裏尋找平等,就等於在打破原來的平等製造新的不平等。

不服氣是吧?我也希望這個世界絕對的平等,我還像現在一樣,卻能生活得比現在更舒服。可能嗎? 所以,一個自己問問另外一個自己,這樣不會生氣,不會吵架就把問題解決了。

女人的自立自強也如是。

好多女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我得自立自強,我要有尊嚴。那是不是那些依靠老公、依靠男人活著的人就不是自立自強的,就活得沒有尊嚴了呢?不是。

人的尊嚴感,來自於自己。過去女人都不能工作賺錢的時候,女人也不是沒有尊嚴的。賺錢養家是一種成就感,是讓自己生活多樣化的體現,就像說人不都是覺得周遊了世界就是最快樂的,就沒有了任何遺憾了,是一樣的道理。是要看自己的需要,自己的願望,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不少女人,尤其在海外,在做全職太太,有些全職太太就覺得自己抬不起頭來,而有些就跟對待自己的事業一樣地在盡職盡責。這樣的不同,一個來自女人自己的自信,來自於自己對家庭,對孩子的那份責任,再一個就是來自於自己男人和家裏老人的支持和理解。

別說婆家了,就是娘家媽媽也會不希望女兒做全職太太,就怕不工作、沒收入在家裏沒有地位,活得就沒有尊嚴。其中,自己男人的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曾經有個網友寫過自己做全職媽媽好些年,孩子們都大了離家了,男人要她出去找工作,說休了這麽多年的假也該上班了。女人那麽多年沒有工作,怎麽可能一下找到合適的工作,加上年齡的關係。於是家裏就有了矛盾。

其實,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家裏的條件一般都說得過去,至少房子都不小。既然孩子大了也不在家裏住了,經濟上有困難把大房子賣了,換個小點的,日子還是能照樣過的。

人,不能不工作,全職太太這份差事可不能當休假來看,它也是一份不是誰都能勝任的職業。中國的男女各有自己的觀念,在男人眼裏,女人做家務、看孩子那是天經地義的,很容易,很簡單。同樣,在女人的眼裏,男人就應當事業有成,天天向上,那是非常正常的事兒。

所以,如果一個家裏男人沒有女人賺錢多,就覺得很失敗,同樣,女人如果不在職場就是不夠自立自強。日子過得的擰巴和一地雞毛就是這樣產生的。

於是,男人女人都得要有尊嚴地活著,就累得一個個汗流浹背的,日子過得隻能低頭拉車來不及抬頭看路,等到有一天一個倒下了,另外一個才驚呼後悔。這就是生活,男人和女人就是這樣的。

那男人要有尊嚴就是要賺多多的錢,養家。女人要有尊嚴就是要自立自強,要賺的錢能養得起自己。為什麽呢?男人錢多,不怕離婚,有錢可以再找更小的。女人有工作有錢,不怕離婚,有工作有錢可以自己活得逍遙自在。於是,誰也不怕誰了,這是平等呢還是危機呢?誰都不怕誰,誰都不怕失去誰,甚至有不少人說,女人有錢了,自己能活得自由自在的,為什麽還需要男人呢。這是個問題,也不是。

尊嚴,真的是自己內心裏的東西,你如果覺得這樣的生活是有尊嚴的,那完全可以這樣生活下去,因為你有能力讓自己有尊嚴地活著。但如果你需要的尊嚴自己得不到,就說明自己的要求太高了,而不能怪別人讓你失去了尊嚴。就像曾家,大家都說無論如何不應當把他們扔到墳場去,何況還有年邁的老人。其實,如果,那麽... ...對吧?

尊嚴,是一個很嚴肅的詞,不能隨便說有還是沒有。要看你自己,自己的所作所為,言談舉止,內心的欲望和你這人的貪婪與否都影響對你尊嚴的維護和傷害。

錢,是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還是。但錢不是生存的一切。男人也好,女人也罷,弄點錢回來是為了過日子,是為了一個家的生存,不是單純地為了說明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不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成功的男人,你是一個自立自強的女人,這樣我們才能有尊嚴地活著。不是這樣的。

現實生活中,把日子過得稀裏糊塗的人有兩個不同的結果,一個是稀裏糊塗過了一輩子,還有就是稀裏糊塗地也過了一輩子。這說明了什麽呢?就說,無論怎樣,都不會過明白了的,明白了就過不下去了。那些過著過著分開了人們,那就是過明白了,不能苦了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要從愛自己開始。完了,孩子沒爹了、沒媽了,自己沒了老公和媳婦。

當然,生活的豐富多彩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糊塗人和聰明人在,否則隻有都糊塗的或者都是聰明的就成了要麽平平淡淡,要麽雞飛狗跳的。那就算不得多彩了。

其實,我要說的是,凡事兒目的性別太強。無論誰,成功也好,自立自強也好,都看成是自己的生活目標,而不是為了成功而成功,為了自立自強而自立自強。是為了自己而成功,為了自己而自立自強,不是因為討女人的喜歡,不是因為怕沒了男人自己活不下去。那樣就不累,還有興趣、有動力,而不是較勁。

維護尊嚴也是一樣的,不是成功的男人才有尊嚴,自立自強的女人才有尊嚴,不是的。做人,要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不巴結別人、不祈求別人、不依靠別人施舍來維護自己尊嚴的人,就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其它都在第二。

無論成功者說得怎樣天花亂墜,無論名人名言多麽的有道理,無論雞湯是多麽的暖心。我們都不能忘我,要有自我,維護好自我的形象。我想這就夠了。這很難嗎?也難,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