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對健康的影響很大
文章來源: 曉青2018-08-01 10:07:01

我們都知道,鍛煉是保證身體健康的一項活動。但現代人的時間實在是不夠用,工作緊張,上班早,下班晚,加班也是常態。怎樣在我們緊張的時間中找到鍛煉的時間呢?

我每天早上是要練太極拳的,隻有幾分鍾的太極拳能增強體質,能鍛煉人的平衡能力,也能增強骨質。還能鍛煉人的耐心。這一點我特別有體會,太極拳,我是聽著音樂練的,特別的慢,所以你想快也不行,趕不上節拍,日積月累的,我就隻好耐心按節奏慢慢比劃了,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感覺自己早上起來就不會那麽慌慌張張的了。

看得見,同樣的時間,我窗外也有人在跑步,在遛狗,但我沒有時間來回脫換衣服、鞋子,再跑幾圈或者走幾圈。那樣早上就太緊張了。

上班的時候,我們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的,久坐不好,會得各種各樣的病,人也會發胖,體型也會改變。所以,勤快的我,是不會一直坐在那裏的,也不允許我總坐著。所以白天的活動還有。有機會的時候我也會練練踮腳和做做腿操。

午飯後總會有點時間的,天不熱就在辦公樓外走上20分鍾,樓前有個公園,那裏有走路的地方,轉上幾圈也不錯的。天太熱了,或太冷了,我辦公樓不遠的地方有一家大超市,我幾分鍾走過去進裏麵逛逛,也算是散步了。不過很多時候也會花錢買點什麽的。

我下班不晚但也不早,吃過晚飯基本都在7點左右了。蹦躂一天了,感覺比較累了,坐下來真的不想動了,幹嘛?看看微信,看兩集電視劇,天好的時候,出去遛個彎,也算一種鍛煉吧。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

很多人下班的時候會去健身中心,會去跳舞,然後再回家做飯吃飯,這樣就把晚飯推遲得很晚。再說忙碌了一天了,拖著疲力的身體強行鍛煉,我不覺得特別合適。

不少人把鍛煉看得特別重,必須每天都練,有些人尤其是外國人,鍛煉成癮,即便騎車摔斷了肋骨,照樣吃上止疼藥繼續騎。我不懂得這裏麵的科學道理,但我覺得,無論做什麽,要是不舒服還強行去做,未必是好事兒。

人的健康是需要綜合的因素的,否則那些運動員豈不是應當最長壽?

無論什麽事兒都得有個輕重緩急,疲勞需要休息,鍛煉同樣需要體力和能量,在感覺疲勞或者勞累了一天的狀態下去鍛煉,對我們身體的髒器是不是一個負擔呢?

周末我是半天上班的,說是半天其實回到家也下午好幾點了,一個星期過去了,無論忙還不是不忙,都感覺疲勞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會讓人疲勞的,持續不斷的即便是看上去沒什麽的工作,其實同樣會讓人感覺疲勞。所以,不能說有時間就得鍛煉,得不到適當休息的髒器,承受高強度持續的活動,也應當是有負擔的。

有時間的時候,我會在星期六下午回到家後打個盹,20分鍾左右。然後基本就是奔買菜買雜貨的地方去了。星期天,大家都知道的,做飯做菜雷打不動。

現在我們知識越來越豐富了,物質條件也好了,經濟上吃喝不成問題了,所以講究就多起來了。什麽隔夜菜不能吃,什麽菜放幾個小時就產生什麽毒,最終都是致癌。

新鮮的飯菜當然好吃,也應當盡量吃新鮮飯菜。但對於今天的我們,對於我們工作的性質來說,做到頓頓做新飯菜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星期三下午也休息,為的就是半路再做些飯菜,盡量吃得新鮮一些。吃,對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在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花去了我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

原來的健身中心我也是常去的,現在人漸漸年紀大了,做事兒沒有以前那麽麻利了,所以不能慌慌張張地還像年輕時候一樣,樣樣事兒都做得到了。這是正常的,起初我自己也難以接受,又覺得哪個事兒都很重要,等你知道確實無法都顧及到的時候,也就慢慢接受了現實。

把鍛煉化整為零,還是要重點保持吃得好,吃得健康。雖然有時候鍛煉的時間保證不了,但我的活動還是很多的,很少在家坐著,更少躺著,賣呆的時候就更沒有了。

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需要很多條件的,能具備所有的條件是不可能的,誰都做不到。所以,要每天都提起精神,把一件件事兒安排好,慢慢地,一個挨一個地做著,直到黑天,直到該睡覺了。

有人是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兒,必須做完,其它的事兒再說,尤其是做飯吃飯,有人認為可以在外邊解決的,自己花時間做是不聰明的選擇。其實你鍛煉為了什麽?外邊吃的東西肯定不健康,再鍛煉也抵不過不健康的飲食給自己帶來的身體上不良的影響。

等有了高血壓,糖尿病再靠鍛煉去控製,我覺得倒不如少吃點外邊的飯菜,自己辛苦點自己做飯吃,然後抽時間鍛煉鍛煉更好。

有些東西都是心理作用,很多人覺得我今天練了幾個小時,跳了幾個小時舞,然後坐幾個小時,吃點甜的油的應當沒關係。我不覺得這是很好的想法,生活中,從來不會有一樣東西可以代替另外一樣的,鍛煉不是護身符,也不是鍛煉過了就可以想幹什麽幹什麽了。不是這樣的。當然,你吃得再建康不注重鍛煉,同樣不會有健康。

生活中,看見很多人帶傷鍛煉,看見不少人心髒不好還堅持高強度的運動,說是對心髒有好處,改善循環。現代科學有研究說,維持心跳次數過快的時間過長,對心髒的健康是不利的。與過去說的鍛煉一定要達到心跳多快多快是不同的結論了。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就告誡大家,人的心跳次數一生是有限的,隻有一億多吧好像。所以,矛盾的研究成果時常出現。我們不要做研究的犧牲品,要看自己的感覺,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去鍛煉,去生活。任何勉強都不利於健康,對於自己的鍛煉來說,我感覺也是這樣的。不要勉強別人,也不要勉強自己。

一個不被多數人認可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自己會失去一些機會,但生活得輕鬆,不緊張,能在不煩、不惱、不急、不燥的狀態下生活,也不是什麽壞事兒。

人,不能強求,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無論是吃、穿,還是其它都是一樣的,不要給自己規定得那麽有計劃,今天要怎樣,明天又要怎樣,什麽時候要達到一個什麽標準。更不能說,別人怎麽能那樣,我為什麽不能?那麽活著就太累了。

一切順其自然是最好的,順其自然不是說睡到自然醒,不是說想幹什麽幹什麽,更不能想要別人都為自己準備好。自己的健康把握在自己的手裏。

如果你覺得鍛煉真的很重要,吃可以放手些,那就那麽去做,等身體有了警告,自己再改變生活方式也可以,如果你覺得吃很重要,那麽把鍛煉化整為零,如果健康狀況保持良好,也說明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不要勉強自己一定按什麽說法去做,更不要跟風別人。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我們健康生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