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美國後悔嗎?續(144)—話說小留
文章來源: 曉青2017-02-17 14:26:53

到海外留學的小留學生越來越多了。過去聽到那麽小的孩子一個人被送出過來留學,都覺得這父母夠心狠的,怎麽舍得那麽小的孩子離開自己,去那麽遠的外國去讀書,而且要說外語。現在看來,越來越多的孩子被這樣送出來,他們中的多數似乎還都不錯,有些孩子確實成長得比在國內要優秀一些,至少是保證了能讀上美國的大學。

當然,隨著越來越多的未成年孩子,自己生活在陌生的海外,也有很多孩子並不適應,而且是慢慢地在心理上,身體健康上,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狀況,甚至是自殺或被殺。

前些天,英國一個小留學生,據說家裏是香港的富人,15歲被父母送到英國去讀書,她找了一個英國的男朋友,前不久,被男朋友活活打死了。而且這個男朋友一直是經常打她的,據說她還給男朋友買名車什麽的。很多人奇怪,為什麽男朋友總打她她不早點離開她呢?

也是前幾天,在美國,一個女留學生,媽媽剛剛來陪了她一個月,媽媽走了沒幾天,她就自殺了。大家都不相信她平日那麽快樂的樣子,怎麽會自殺。據心理醫生講,表麵上表現得快樂的人,心理未必也是快樂的。

還有的小留學生,放假回家就不願意再回來了,也有的在這裏患上了憂鬱症,父母不得不接回家去養病的。這是我算是一個孤陋寡聞的人,聽到的看到的就這麽多,而且聽上去挺殘酷的。

孩子,就像小動物一樣,在未成年的時候,是不願意也不應當離開父母的,他們在父母身邊的時候,也許父母不覺得他們對父母有多麽的依賴。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是經常專門跟父母做對。可是即便他們天天跟父母做對,他們也還是天天回家,天天還是要主動跟父母吵鬧,他們並不回避跟父母的衝突。

這些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常常把父母折磨得死去活來,但過去了就好了。就像那些更年期的女人,常常被子女說成是瘋子一樣,那是一種人體的正常反應,每個人都會經曆這樣的過程,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能讓孩子平安地度過青春期的父母,是優秀的,能在母親更年期的時候,給與更多的關愛和謙讓的子女是溫暖的,孝順的。這些道理我們一定都懂得。

其實無論是孩子們的青春期,還是女人們的更年期,都是處在需要家庭給與更多的關愛的階段,這個階段有的長一些,有的短一些,但都會過去的。

尤其是孩子,因為他們在成長階段,不像成年人,自己能知道自己是在生理的轉折點上,懂得自己控製自己,懂得嚴重了可以就醫。加上更年期的人通常已經可以在家休息了,不需要有太多的外來的壓力了。

而孩子們不同,在孩子們青春期的時候,他們也恰好是在需要發奮讀書的年齡段。如果這時候再外在地迫使他們遠離父母,到陌生的外國去學習和生活,那種心理,恐怕不是我們沒有過經曆的人能體會得到的。

我小時候在外婆和奶奶家生活過,在外婆家的時候,我還小,在奶奶家的時候是讀中學了,我深有體會,看到別的同學總是說爸爸媽媽怎樣怎樣,我心裏就不舒服,好像很想家,又知道自己在奶奶家也是自己家。過年的時候如果不能回父母家,我就會掉眼淚。

奶奶看見我不開心就會不高興,她也許覺得我這樣如果讓父母知道了,肯定會以為在奶奶家受氣了。其實根本不是,我在奶奶家雖然跟在外婆家感覺不同,但爺爺奶奶確實對我很好,有句話叫隔輩親,我確實體會到了。

有一次,我感冒發燒了,爺爺奶奶讓我喝綠豆湯,然後睡覺發汗。他們就坐在邊上,等著,等著我退燒了他們才去睡覺,他們一會兒摸摸我腦門,一會兒叫醒我再喝點綠豆湯,而且綠豆湯總是燙燙的,因為要讓我發汗。我讓他們去睡覺他們都不肯。第二天去醫院看病才知道,是急性咽炎,醫生說不能喝熱的,越喝越厲害,後來打了針才好了。

愛是一樣的愛,但對於孩子,尤其還不能離開父母的時期,心理的需要還是父母而不是有個人照顧就好了。

在北京的時候,我有個同事,他們倆口子是知青,在鄉下生了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北京姥姥家了。那孩子經常站在窗台上,看著外邊走來走去的人,媽媽媽媽地叫,叫得姥姥經常流眼淚。後來,他們返城了。

孩子回到了他們身邊,但就要跟媽媽睡覺,不肯一個人睡,她發現隻要自己不舒服媽媽就願意陪她睡覺,於是她天天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一直到她很大。我第一次回國的時候,見到這個同事的時候,還問過她,她說,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了,也結婚成家了。

有些感覺,有些體會,都要經曆了才知道。

反正看著那些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和命運,那麽小就把孩子送出那麽遠去,我覺得他們一定會得不償失的。即便沒出什麽事兒,到成人後,也會有不一樣的心理。 

人活著,一定要按規律辦事兒,違反規律的事兒盡量少做。人的一生其實很漫長,小的時候會不懂事,青春期會故意找事兒,成年了要經曆那麽多的事兒,更年期又要鬧事兒,到了老年還要忘事兒。要說我們經曆這麽多的階段,能什麽錯都不犯那是不可能的,但有些明知道的和自己感覺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就要三思而後行。

我們是人,是有思想的,也是能夠互相交流的,為什麽不能多聽聽多看看再做決定呢?雖然有些事兒都是個別的,但總有被攤上的風險的。我不認為這些孩子的父母真的就不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真的就不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外的身心健康問題,而是不得不佩服他們,每當想到孩子的未來,想到孩子能一步到位的前途,別的就都可以忽略了。

現在國內競爭激烈,一些孩子的父母覺得孩子在國內學習不是很好,競爭條件不夠,所以希望孩子直接去海外讀書,這個還說得過去。但還有一些父母,他們的孩子本來學習成績很好,如果在國內完全可以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的,甚至清華北大都不是沒有希望的。但父母覺得孩子越小出去越容易適應環境,語言過關比較容易,生活的環境好,食品安全,對孩子的健康也有利。

其實,在中學階段出國,有些孩子突然從父母和祖父母的懷抱落到那素不相識的外國人家庭裏,那種落差,肯定是需要一個時間來適應的,語言就更是了。語言可不是有環境就一定能學好的。加上學習方法不同,又同樣麵臨升學的問題,孩子們的壓力一定是可想而知的。

在美國讀好的大學,同樣需要好成績的,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突然從獨生子女的小皇帝,變成一個要自己洗衣做飯的自立小人,那種轉變恐怕一定不是什麽歡天喜地的感覺。

美國看似完美,其實也在不斷地變化著,改變著。

過去的留學生畢業後基本都能留在美國了,因為他們是真正國內優秀的孩子,再經過大學,研究生的學習,成才的肯定多。很多人覺得咱們國內的教育不好,諾獎獲得者都誇咱們中國的教育好。他就是從咱們國內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他們身邊工作的情況總結出來的。

其實現在美國的華人精英,絕大多數都是經過咱們國內高等教育出來的。還真不是那些個美國出生的,也還沒有輪到小留學生這代人呢。

如果在國內學習不錯的孩子,在國內讀一個好大學,再通過考試出來讀研究生,那麽孩子的成長會少走很多彎路。

在外邊的人們看到的很多,小留出國後,都是自己人跟自己成幫結隊的,一起去購物,一起玩,一起去中餐館吃飯。他們吃起飯來比我們這些賺錢的人大方多了,每個孩子都拿著蘋果手機,背著名牌的包包。穿著非常時尚。冬天穿裙子小皮靴的很多。

不少的父母也擔心孩子在外邊大手大腳地花錢,有些父母也嚴格控製孩子的支出。其實孩子們也不是花錢就學壞,他們就是因為心裏空虛,沒有爸爸媽媽,沒有家,每天下課沒著沒落的,有人出去一起逛逛吃個飯,也是一個消磨時間的好辦法。

要讓那麽小的孩子能下課就回家寫作業,老老實實地好好學習,那就不是孩子了,所以孩子小時候需要在父母身邊也就是這個道理。也許國內的父母以為海外的大學很好考的,其實要想考好一點的大學,那些孩子也是一樣要拚命的,這裏的大學要看平時成績的,不僅僅是考大學的分數,還有很多孩子能力的要求。所以,上個普通大學也許行,但好大學尤其是那些藤校,就更不容易了。

小留在美國讀不到好大學,將來最大的問題是難以找到工作,沒有工作就隻能回國,父母的期待就會變成泡影,當然那些專門等著孩子留學後回去接家裏大產業的人家除外,這樣的人家想必也不多吧。

有些父母孩子在外邊讀書,他們在國內督促,每天都要問學習情況,要提醒孩子好好學習。這次美國那個自殺的孩子,就有人說一定是她媽媽來了又督促她要好好學習了,因為她的遺書警方不肯全部公布,隻說是她說了她自殺不因為別人,隻因為自己。

不管孩子的媽媽有沒有督促她學習,看得出來,她還是壓力太大了,承受不了了,所以才走上了自殺的路。

父母賺錢培養孩子確實不容易,別說是把國內賺的錢換成美元來供孩子從小就在海外讀書了,更是不容易。所以父母希望孩子不辜負父母的希望,這在父母心裏也是為了孩子的前途更好。無疑父母是好心。

咱們很少重視別人的心理,尤其父母不注意對孩子心理的嗬護,想怎麽說就怎麽說,怎麽解恨怎麽說,其實說完了,父母心裏痛快了也就過去了,但他們忽略了在孩子的心裏慢慢地就留下了陰影,這些陰影積攢的多了,就成了病。有些確實會導致孩子的無法承受而走絕路。

很多意外肯定都是想不到和覺得不至於,但就是會發生的。

留學過海外的,從小就出來留學的,將來是不是一定比在國內成長起來的孩子更有出息?這批孩子還沒有都長大成人呢,未來會是怎樣的,我們都還不知道。

有些人覺得把孩子送到好的環境中去,又不缺錢,不缺吃喝的,怎麽會不好?

這就好像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一樣,很多人耽誤了學業,耽誤了青春年華中的成家立業,有一些人居然瘋了。但也有些人由於有了那段經曆成長成了人才,甚至成了今天的領袖。那是怎樣一個環境呢?可以說是一個大致相同的環境吧。

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適應相同的環境的,這個環境不管是好還是差,都是一樣的。適應的人,好的會覺得更好,不好的也能生存,而不適應的人,好的也覺不到好,因為不覺得好也就無法享受那種好。不好的就無法生存了。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走過很多,經曆得也不少,看到的聽到的,都應當讓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來判斷怎樣安排自己的今後,怎樣帶著孩子,給他們一更好的未來。

電視有個《對話》節目,那天是跟諾貝爾獎獲得者對話。

一個諾獎獲得者說了,在他的實驗室裏,中國的研究者非常了不起,說,中國的教育是最棒的。當主持人問到說,中國為什麽諾獎獲得者那麽少。他說,他曾經問過中國的一個高中生的媽媽,說,希望孩子未來怎樣,那位媽媽說,希望孩子將來讀醫學院,他問那位媽媽,你孩子喜歡嗎?那位媽媽說,不管他喜歡不喜歡,我都要他去讀醫學院。

諾獎獲得者就說,不按孩子的喜好去讓孩子發展,這是一個問題。再有就是我們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堅持對一個問題的研究,不能輕易放棄。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樣的。

回頭看看我們還真有這樣的問題,一件事兒,沒等做得怎樣呢,一看覺得沒希望了,就趕緊放棄,再另尋出路,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對的,但對於要有成就的人來說,就是大忌。

就是說,引導者還是很重要的。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引導者就是父母。

這樣說來,父母在孩子小時候讓他們離開自己家過早地自立,雖然有學校,有老師,有居住家庭照看,但他們內心的依賴沒有了。他們就是有再好的環境,再多的錢,內心都沒有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一定不是最好的。

我想那個留學英國的小女孩,也許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心裏缺少安全感,所以一定要有個人陪著她。而那個留學美國的女孩子,同樣也一定是一個人在外,內心沒有依靠,媽媽來了幾天還是要回去的。她在遺書中也說到,自殺的原因不是因為別人,就是因為自己。

人的內心其實是很脆弱的,所有的人都不會是像自己給別人的印象那樣,尤其是那些看似自立自強的人們,內心尤其需要依賴,依靠和安全感。更不用說未成年的孩子們了。

過去留學生多數都是大學畢業後考托福出來的,大學畢業的孩子都是成年人了,他們原本就要在社會上立足自立了,那時候再出國會好很多,而且通過了托福考試,語言都沒有問題,出國後也比較容易適應外邊的環境。

尤其是語言,語言不通,生活起來困難會大,人的感覺也會更加孤獨和寂寞。我總是聽不懂廣東話,常常想,如果把我放到廣東去生活,估計我也得抑鬱了:)雖然說不定我不用多久就會聽得懂了,但我每天都會比現在緊張,就怕聽不懂。這就是一種心理,我有肯定還有人會有,孩子們就更不用說了。

要說環境,也並不是好就容易適應,不好就不容易適應的。喜歡的,願意的和不得已的對所處環境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就好像我們總覺得經濟沒有問題的,生活就會沒有問題,經濟條件越好的,生活就會越快樂,其實不然。人們的精神需求跟物資需求是同等重要的,其中也包括心理需求。

孩子們對爸爸媽媽,對家庭的依賴,是長期的,尤其在未成年的時候是需求最大的時候。

我先生的父母現在都不在了,父親走了幾年後母親也走了,在他沒有了父母的前幾年,他常常跟我說:“我現在是一個孤兒了。”我跟他說,孤兒的概念是未成年的孩子,在失去了父母後稱作孤兒,你現在是大人了,父母不在了,你就是老人了,要有大人的樣了,不能再那麽不講道理了... ...他嘴上不說什麽,我感覺得到,他心裏還是在適應著,這兩年好像不再說這樣的話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年過半百的人失去了父母都會有一個心理適應的過程,更何況孩子們呢。

未來美國的前景,尤其是美國的移民政策的改變,多少都會對留學生有著影響的。至少留學畢業後能留下來的難度大了,機會少了。

據說現在很多小留為了將來能留下來,開始找出生在這裏的孩子談戀愛了。雖然都是中國人,但出生在這裏的和在國內長大的孩子還是不同的,未來的生活會怎樣,也說不好。

這個世界上,其實根本就沒有天堂,也沒有什麽地獄。能平安健康地活著,就是幸福的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如果再有能力能努力地讓自己生活得更輕鬆自在一些,完全都應當看作是錦上添花。

當然,諾獎獲得者們的人生,自然與我們不同,但那是個別人,如果你沒有那樣的理想和抱負,如果能更實際一些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包括自己孩子們的生活,那才是最好的。

一些父母把孩子早早送到海外讀書,尤其是美國,有的也是想未來自己也能來美國生活,其實等老年了再來美國,確實也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現在美國的親屬移民政策也在預謀著要改變,提案中說,除了夫妻和未成年的孩子,都不算直係親屬了。也就是說移民的難度也大了。

獨生子女留學即便留下來了,父母卻隻能在國內,在未來的若幹年裏,彼此牽掛,惦念而無法團聚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

話雖這樣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這事兒也不是咱一家有,天塌了還有地接著呢。

我說說,你聽聽,咱們交流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