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身體要適度
文章來源: 曉青2016-09-13 10:26:21

      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開始越來越長了,長壽固然是好事兒,可大家也自然地開始追求健康地長壽了。

我們常說,要有尊嚴地活著,有些人也許覺得自己有錢,有權,有房子有車就是有尊嚴了。其實人的一生就為了最後自己老來的時候能活得輕鬆點,不要靠別人,不要好像要別人施舍什麽,最好一直都能自立,也就是說不希望活得窩窩囊囊,不希望自己到時候什麽都不知道了,還活著,任人擺布,瞪你一眼,說你句啥,你連知道都不知道。
 
可是誰又能免得了,或者說,誰又能把控得了自己的未來呢,尤其是自己的老年。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把精力用在了養生上,吃什麽能防止怎樣,喝什麽能對哪兒好,甚至一些所謂的專家專門寫文,說吃這幾樣防止癌症,一天必須喝多少杯水才能讓心髒怎樣好。
 
現在大家都有手機了,手機上的軟件還能幫你算計你每天活動的情況,走多少路什麽的。有人喜歡跑步,有人喜歡走路,有人喜歡爬山,有人打球,其實要說真的喜歡成什麽樣,也不見得,還是希望通過這些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吧。
 
其實最初說走路對健康有利的時候,就有人發明了計步器,一個小小的東西掛在腰上,你走它就計數,到時候看看就知道你自己走了多少步了,那時候是說,每天最好要走夠一萬步。
 
記得我婆婆還活著的時候,我們買了計步器給她,讓她每天掛著,這樣能督促自己鍛煉,婆婆不聽,說我一天到晚家裏外邊從來不閑著,早就走夠了一萬步了,掛著它嫌麻煩。
 
有一天,我想起來我得看看我不出門就在家呆著的時候,我也從來不閑著,看看到底能走多少步。那個周末的早上,我起來就掛上了計步器,開始樓上樓下做著我平日裏做的事兒。
 
兩個來小時過去了,我想起來我的計步器了,想看看這功夫計了多少步,一看,嚇我一大跳,已經6000多步了,在走走估計就上萬步了,我想,這可好,不用出門就折騰這麽多步,我也太辛苦了吧。我這個心疼自己啊:)
 
我忙活著做午飯了,還掛著這計步器,吃完飯我坐下來看看計步器,又是很多很多步了。我才想到,原來這計步器是動一下算一步的,你不見得要走才算,就是哈一下腰,轉個身,都算一步。
 
所以,這些東西都不是話很準的,慢慢地我也放棄了用計步器,想鍛煉就是出去走走就是了。有時間多走,沒有時間少走,順其自然。
 
鍛煉確實是人們健康需要的,但如何鍛煉,選擇怎樣的鍛煉方式,還有掌握怎樣的鍛煉強度才對自己最好,這些問題我們很少考慮。
 
現在人們活得年紀越來越大了,關節的健康其實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沒有相對好的關節,晚年的生活還是會很受影響的,不能遠走,甚至不能正常走路活動,這對於人的生活質量是實質性的影響。
 
美國人特別重視鍛煉,有些人都患上了鍛煉病,就是一天不走多少邁,不騎幾個小時車就覺得不舒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換關節的手術了,而且置換關節的年齡越來越年輕。這也說明,人們在鍛煉意識增強的同時,對於掌握鍛煉的度,以及什麽鍛煉方式適合自己還是有問題的。
 
有些人關節天生強壯,鍛煉的姿勢把握的強度好,那麽鍛煉對這樣的人來說就是起好作用的,有些人天生骨質弱,又不能把握很好的鍛煉強度,那麽受傷的機會就多,鍛煉對於他們來說就要承受一定的痛苦。
 
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鍛煉,把握好鍛煉的強度也是很重要的。都說烏龜不動能活千年,咱們不是人嗎,咱不是烏龜。所以得尋找自己的最佳生存方式。其實我認識的老人中也有90多歲了,從年輕就沒有專門鍛煉過身體的,現在依舊自己住,自己開車呢。人和人也不一樣的。
 
沒多少時間鍛煉的我,每天早上起來打打太極拳,平日裏能走路盡量走,能出去逛也盡量,專門說鍛煉多少對我來說不現實,所以自己安慰自己呢,鍛煉身體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哈哈。
 
還是欣賞我拍的花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