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二十六):師生情義——左忠毅與史可法 (蔡禮旭)
文章來源: 宛然2009-05-12 07:32:30
幸福人生講座(二十六):師生情義——左忠毅與史可法



當史可法到了左公的家裏麵,左公馬上跟他太太說:往後繼承我的誌業,不是我自己的孩子,而是這一個學生。

  師生關係並沒有在五倫之內,但是五倫關係假如沒有師生關係,就不能相處得很融洽,因為這五倫的大道都必須透過老師的教誨,才能夠讓所有人懂得倫常的大道,懂得盡自己人生的本分。所以自古以來,所有的讀書人對自己的老師都非常尊敬,我們來感受一下古代人是如何以什麽樣的態度、心境來對待他的師長。在明朝時候,有一個名臣叫史可法,史可法他年輕的時候讀書非常刻苦、非常認真。我們在古代常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很多讀書人都是刻苦讀了十多年的書,然後進京趕考,希望能夠取得功名來為人民服務。

  而當時有一個大臣叫做左忠毅公,剛好左忠毅公他是擔任這次考試的主考官,他念念想著要幫國家選出一些優秀的人才,以便造福於民。所以左忠毅公就把他的官服換掉,微服出巡到京城附近的一些寺廟裏麵,去看看這次來趕考的讀書人的素質怎麽樣。因為讀書人都沒錢,所以都住寺院。當左忠毅公來到一間寺院,剛好史可法因為寫了一篇文章之後累得睡著了,左忠毅公趕快看了他的文章,內心非常感動,感受得到這個讀書人報國的一種氣節,還有利益人民的胸懷。感動之餘就把他的大衣取下來披在史可法的身上。後來正式考試,當左忠毅公改到史可法的文元,麵署第一。諸位朋友,為什麽左公看了文章之後就知道是史可法的文章?為什麽?是不是作弊?不是。文章表一個人的內心,表一個人的氣節,因為左公已經看過史可法的文章,知道這個年輕人對國對民的一種態度,所以一看就知道一定是他的文章。後來史可法考上之後,他們有一個規定,就是要拜當時候的主考官為師,所以當史可法到了左公的家裏麵,左公馬上跟他太太說:往後繼承我的誌業,不是我自己的孩子,而是這一個學生。我們從這裏可以感受到古代聖賢人不怕家裏沒有子嗣,他更怕的是什麽?更怕的是聖賢的學問在他這裏斷了,他怕的是沒有幫國家找到真正的棟梁去利益人民、利益國家,這比他自己沒有孩子還要緊張。

  所以確實讀書人都是為國為民的胸襟,都是大公無私。後來,因為明朝末年那時候宦官當政,左公因為為人清廉,得罪了一些小人,所以就被陷害,被關到監獄裏麵去。諸位朋友,到了監獄之後會怎麽樣?一定會被嚴刑逼供,所以左公的眼睛就被鐵片燒得皮都連在一起,膝蓋以下被切掉了。史可法非常的著急,非常擔憂他在監獄裏麵的老師,想盡各種方法希望能夠到監獄裏麵去看看自己的老師。後來監獄裏麵的士兵被他感動了,就給他一個建議,讓他偽裝成撿破爛的,偽裝成到監獄裏麵去打掃的人,所以就裝成這一付模樣潛到監獄裏麵去。結果當史可法緩緩接近他老師那一間監獄的時候,突然看到老師的整個身體狀況,情緒非常激動,眼淚就掉下來。然後當監獄的門打開,史可法就撲到他老師的腳邊開始哭起來了。左公一聽到自己學生的聲音也非常震驚,馬上用他的雙手把他的眼睛撐開來,眼睛非常的嚴肅直視史可法,跟他說:你現在是什麽身分?你是國家的棟梁,怎麽可以讓自己陷在這麽危險的境地?與其這些亂臣把你害死,不如現在我就活活把你打死。所以話一講完,左公就把地上的石頭撿起來,往史可法的方向扔過去,史可法一看老師這麽生氣,也趕快離去。

  諸位朋友,左公為什麽對史可法這麽凶?他為的是什麽?為的是國家,為的是保護他的學生。後來左公被陷害了,就往生了。史可法常常被國家派到一些很重要的地方去守衛,因為有他守衛的地方,敵軍都不敢來犯。他每天晚上都不睡覺,吩咐士兵分成三梯,都跟他背對背靠著。他的士兵看了之後也很難受,就跟史可法說:大人,您這樣身體絕對會受不了,您還是休息一下。史可法跟他的士兵說:假如我睡著了,這個時候因為我睡著了而敵軍來犯,那我就對不起國家,我也對不起我的老師。所以他念念當中為國,還有為了老師的教誨,要依教奉行,不敢睡覺。史可法每次回到他的故鄉,第一個去關懷、去照顧的是誰的家?就是左公的家人,就是他的師母,還有老師的孩子跟子孫,史可法都盡心盡力的照顧。所以史可法確確實實是做到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而我們也體會到史可法對老師的教誨,是時時刻刻不敢忘懷。所以我們說真正報答老師最重要的不是每天給老師送吃的、送穿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依教奉行。而聖賢人給我們的教誨無非就是要我們修身,要我們齊家,要我們為社會、為國家盡心盡力的付出。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古代人的師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