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聲音階
文章來源: Chang_Le2012-04-21 20:20:53

五聲音階的歌曲在中國相當普遍,就說昨天提到的四首民歌,其中就有兩首是五聲音階的:山西民歌《繡荷包》和雲南民歌《小河淌水》。在創作歌曲中也普遍存在,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冼星海的《二月裏來》,電影《閃閃的紅星》插曲《映山紅》等。

 

 

從曆史上,五聲音階的音樂可能比七聲產生得早,但這裏隻有風格特點的差異,不存在“先進”和“落後”的問題,也不存在哪個更“好”的問題。五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樸素而簡明。所以要看應用的場合。例如冼星海的《二月裏來》,根據歌詞,他可能就是想寫一首民歌風味的樸素的曲調,結果非常成功。

還應說明的是,五聲音階並非中國獨有,據說在世界其它很多地方也都有。僅就我所知隨便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Auld Lang Syne),五聲的 (隻有 1 2 3 5 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G3afAIi6IQ

再有一個例子是日本歌曲<櫻花>(薩庫拉),其音階是 3 4 6 7 1

五聲。這是一種日本特有的五聲音階:
http://www.jianpu.cn/pu/60/60779.htm

如果誰的電視劇裏想出點日本味,就用 6 7 1 3 4,4 3 1 7 6 這五聲上下來回弄弄,日本味就出來啦!(開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