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學校的基督教淵源
文章來源: insight7772014-09-11 04:17:17
2014-09-04 施密特 
1.超越階級和種族的普世教育

曆史學家威爾·杜蘭特描述早期基督教的貢獻是“對所有的個體、階層和民族沒有保留;既不像猶太教那樣局限於一個民族,也不像希臘和羅馬的官方崇拜,隻允許城邦自由民參加”。這種開放不僅僅表現在那些有望成為教會成員的人身上,亦反映在其教育活動中。不像希臘和羅馬,隻有來自社會上層的男童能接受教育,基督徒教育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和種族背景的人都一視同仁,尤其在預備成為教會成員的學習中,更是絲毫不帶種族和階層偏見。事實上,有很長一段時間,貧窮的和來自社會底層的人在教會中占大多數,當然,也總有一些來自上流社會的人。

在引導普世教育的方向上,16世紀的新教改革起了最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早期教會對預備成為教會成員的人,不分社會階層和種族背景,一律對其進行教理問答教育。但這種教育實踐到了1517年,也就是路德將他的《九十五條論綱》釘在維騰堡校園內的教堂門口的時候,已經急劇惡化。在1528年秋天,在他訪問薩克森尼的教會時,他驚訝地發現到處彌漫著無知。為了改善這種可悲的景況,他於1529年寫下了他的《小要理問答》。在《小要理問答》的前言,他指出普通人對基督徒教育知之甚少或者一無所知,並且很多牧師不勝任教師的職位。無數教會成員甚至不知道什麽是主禱文、信經,或者十誡。他譴責那些主教們,並質問他們,將來有一天在基督麵前,他們將如何為目前可悲的狀況做辯解。

路德對教育的關注並非僅止於撰寫《小要理問答》。馬克·諾爾(Mark Noll)指出,路德認為,開發人類思想至關重要,“因為人們有必要理解聖經的話語和話語所紮根之世界的本質。”他敦促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學校係統,“包括本國的有兩性參加的初級學校,拉丁中級學校以及大學。”他曾經說過,那些讓孩子失去教育的父母是“羞恥和可鄙的”,他還打算寫一本書反對這類為人父母者。

雖然路德在談及年輕人的教育中,有時僅僅提到男孩,但仍有幾次特別地將女孩子包括在他的討論中。例如,他希望乞丐之家“轉變為有男孩女孩的一所好學校”。在另外一個場合,當他敦促父母送孩子上學並繼續他們的教育時,提到了女孩。威廉·博伊德正確地指出,“事實上,路德希望的是一種自由的沒有限製的教育係統,正如他所傳講的福音一樣;也像福音一樣,消除了性別和社會階層的差別。”雖然他從沒有否認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為教會培養牧師,但他也希望孩子被教育成為敬畏上帝、遵守法律的一般公民,在生活的各個層麵上侍奉上帝和服務社會。學校對他而言,不僅僅限於培養和預備神職人員。他批評中世紀後期的教皇們使學校的功能僅限於此。

宗教改革運動的另一位領袖人物約翰·加爾文也提倡普世教育。他的日內瓦計劃包括“在本國形成一個初級教育係統,包括閱讀、寫作、算術、語法和宗教科目,並建立起中等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公民成為國內和教會的領袖”。

路德和加爾文的例子表明了人人受教育之願望並不是現代世俗社會的一個產品。相反,這一理念是從基督教聖經的兩個原則推出的結果,也就是說,上帝不偏待人(使徒行傳10:34),並且每個人對他或她自己的救恩負責(約翰福音3:16)。加布裏埃爾·康佩爾(Gabriel Gompayre)認為,後者特別從邏輯上推導出人人需要受教育的結論。

2.稅收支持的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在今天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遍的現象。究其根源,這一理念首先來自馬丁·路德的思想。在此之前,特別在初等教育上,往往由教區/主教學校的教會及修士和修女支持和運作。路德有充分的理由對這些學校失去信心。因為多數人是文盲,而且他知道多數的男生女生呆在家裏的時候,根本沒有接受教育。很多父母明顯缺乏教育能力,或者沒有興趣。路德相信,缺乏教育最終導致教會和社會的厄運。假如政府能把錢花在軍隊、橋梁、道路、堤壩等的建設上,為什麽不能把錢花在教育年輕人身上呢?一句話,國家需要由國庫的基金支持的公立學校。

菲利普·梅蘭希頓(Philipp Melanchthon,1497—1560)是路德的主要助手,通常被稱為“德國的先知先覺者”。他進一步幫助路德實現其教育理想,成功地遊說了德國政府實施第一個公立學校係統。這些學校的組織工作主要由聖瑪麗教堂的牧師約翰尼斯·布根哈根(Johannes Bugenhagen)來完成,路德是這個教堂的成員並常在這裏布道。由於布根哈根的不懈努力,他被尊稱為“德國公立學校之父”。

在梅蘭希頓死後五十年,摩拉維亞兄弟會的主教約翰·誇美紐斯(John Comenius,1592—1670)對路德關於所有孩子,特別是窮人的孩子,應得到教育之理想做出回應,因為富人總有辦法去教育他們的孩子。他在摩拉維亞的福爾尼克(Fulneck)開辦了一所學校。在這裏,正如他向波希米亞王國正式提交的建議中所說的那樣,他向孩子們講授關於上帝、人和自然的事。他堅信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孩子都應該接受教育,如果不這樣做,他感到是對上帝計劃的藐視。他用幾個詞總結了他給波希米亞的建議書,“主啊,憐憫你的產業”。

因此,甚至在基督教價值觀占統治地位的社會,建立由稅收支持的公立學校的願望——不管這個願望明智與否——都可以在著名的基督教改革家路德和誇美紐斯等人的思想中找到根源。雖然公立學校在今天,尤其在美國,完全世俗化了,但還是應該了解,稅收支持學校這個理念產生於那些被耶穌基督的愛所激勵的人,他們盼望人們能受教育,認識耶穌基督,好使他們在靈魂與物質上獲益。

3.義務教育

一位教育史學家指出,路德清楚地“闡明了德國新教改革家最具進步意識的教育觀念”。路德十分肯定對所有孩子施行教育的價值,他告誡國內政府應該強製孩子上學。他說:“我堅持認為強製其臣民送孩子上學是世俗政府的責任,特別是我們上麵提到的公立學校。”按照哈裏·古德(Harry Good)和詹姆斯·特勒(James Teller)的說法,路德是“敦促義務(學校)教育並建議國家應通過立法來強製執行的第一位現代作家”。

按照詹姆斯·鮑恩(James Bowen)的觀點,路德知道國內領導和大多數德國平民抱有“不信任正規書本教育”的心態。這種不信任部分源於人們意識中教會教皇製度長期以來的腐敗,以及工人階級的認為受過教育的人過於養尊處優的觀念。但是,正如上麵所提到的,對路德而言,缺乏教育對教會和社會都將是毀滅性的,所以,他告誡國內領袖們,應該迫使每個孩子去學校——女孩子至少每天一小時,男孩子每天兩小時。

路德關於義務教育的理念逐漸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盡管速度很慢。一百年後,一位羅馬天主教的神父拉·薩勒(La Salle)在法國發出同樣的倡導。今天的西方社會已接受每個孩子應進入學校的法律規範。正如今天或許隻有少數人,能夠想像孩子可以不上學,同樣地,可能也隻有很少數人,知道目前學校義務教育的規範首先來自於路德的倡導,每一個有見識的教會史家都知道,路德把耶穌基督(他會說“惟獨基督”)視為其生活中每件事情的中心。

(本文摘自《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第七章“基督教在教育上留下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