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經典論
文章來源: 大江川2017-07-19 18:56:10

5行學說與空間結構

 

5行,金木水火土。

是5個符號,或字符。

5行,最早是代表或表達物質的存在。

已知,宇宙天地與自然。。。具有物質屬性。

已知,現存元素周期表記載108種元素,也是組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

已知,物質無限可分,最終是基本粒子。

5行即可表達物質屬性,也表達物質存在,還對物質進行分類,更表達物與物之間的平麵關係,也表達物質之間,或質點與質點之間的空間關係。。。而宇宙空間有N個質點,每個點都獨特,因此,空間的質點之關係,也可以用5行來表達,每個質點與另外的空間質點都存在生克乘侮須5種關係,而且又依據點之間的距離不同而不同。。。

萬有引力,距離,力,能,勢能,位能。。。

DNA與RNA。

點與點的連接。

線性結構。

平行線性結構。

扭轉平行線性結構。

折疊扭轉平行線性結構。

平麵結構。

空間結構。

對於病與生命現象之解答,金木水火土,生克乘侮須,即可平麵解答,更要立體解答。空間解答生命,則必須將人投放於宇宙,必須知道,地球孤懸於浩瀚宇宙空間,而人類生命之是附著於地表的1粒微塵,1個質點。。。而此點與宇宙萬象都有關係,都有萬有引力,不過太微,難以察覺,但是,卻是存在的。

此一思考,可以推動人對生命,物質,病的認知,並表達其相關性。

關於陰陽論

 

陰陽之論,中國人之論。

也是中國土著人之論。其思想,

1可遠追萬年,其文字可早見於甲骨及竹木金文,

2其論著,可早見於易的經文與爻形符號。

3後來見於儒家經典之作論語,道家經典之作道德經。

4對於西方的哲人而言,中國人的陰陽之論,是很新鮮的人類思考,因此獨具中國特色。

關於為何東方的中國會產生豬入陰陽論的哲思,而西方並未產生出,為合西方的歐洲會產生諸如人本論的哲思,而東方的中國每能產生出?我的回答是,也許東西方,黃白人種大腦的內部結構有不同,而大腦是思考的機器,也是產生思想的機器,機器的結構不同,產生的精神產品也不同,結構限定了製造出的產品特性,這與物質產品的製造有些類同。

我論如何,陰陽論及五行論,是中國人的獨特思考,為西方的知識界與哲人們所好奇與感趣,因其獨特的特性。

近現代的西方人,很癡迷於老子的道豫道德經,概源於此。(引述文獻,人物)。

當代的西方人,也有高度癡迷於中國傳統醫學原理者,蓋源於中醫醫理與道家哲思,與陰陽論,與五行論等關係極密,密不可分。

追溯近現代中國哲人對陰陽五行論的闡釋,其說浩繁,可資借鑒,但是,並不全麵,愚想對陰陽論的哲學內涵,即實用意義作些補充與再認知。

1陰陽之思的起源與人類對天象觀察有關,太陽是人眼中最大的天象,主源於人類肉眼對太陽的觀察。(視覺與信息獲取)。90%。觀象,象隻含義。大象之論。

2陰陽二字的原始涵義。為何以陰陽名此論?

方位,數字,宇宙特性,人與陽光,陽光所含物質,人類自然生理節律。

3教科書對此論之總結。1中醫教科書,2文史哲教科書。中醫每日實用之,其他學科隻是了解之,因此,鮮少哲人深解之。

對立,互根,轉化,消長。

無界,無限,可分,可證。

其意義都存內經文字。

其思考涉及覆蓋數理化文史哲天地生。。。現代科學著學科。很多複雜之論或可以此學說簡而完美解答之。此論之魅力所在。

所有的公式,定理,概念,論斷,都是為解答現象,哲學的意義也在此。當以哲學之論能解答現象,則此論最終有用,並不奇怪,也不高深,我對人們將哲學之思看的過於高深,或故弄高深之狀,並不理解。這學很土氣,很簡單,大道至簡,就是對哲學思想的另外解答。

這學即有高深一麵,也有簡單顯見一麵,也就是一種陰陽之理。這學高深,玄妙,在於人的文字語言有限,而思考無極,腦內的推理與思考風暴高度挑占人類神經生理極限而已。哲學有其簡單的一麵。最終也是公式或定理,以此,當成工具使用,於是訴諸於實物,解答現象,標定現象,度量現象,指出解答問題的方向,可以推演至大至廣之實務,也可以推演訴諸於至微至小的具體實務,端看具體的物又如何。

陰陽論,原與象,原與對象的觀察,因此,或可稱為象思之論。與數思相對,數思是將宇宙萬象訴諸於實證,再以數字表達之,但是,宇宙有實,也有虛。有量,還有變量與極變量,無法觀測與掌控。還有不能訴諸於實證,或稱量度量的物,比如人類的感覺,疼痛等,比如磁力線,磁力,磁場。。。

宇宙也是混沌的,科學也是糾結的,虛與實,有時也是難分的。分清黑白,隻是人類生活的某種需要,黑白卻並不是宇宙的真正真相,宇宙模糊,並非黑白,如一黑白論宇宙,宇宙其實是灰色的。這是陰陽無界,還要細說。

 

追18

 

八味腎氣丸

 

原文: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原始經方:

討論:

1關於血痹與虛勞病。

2男子虛勞於女子虛勞。

3腰痛與性生活,性機能之關係。

4少腹與少腹拘急正解。

5小便不利的兩種不同性質。

6八味腎氣丸中的幹地黃與酒

7我對六味地黃丸的批判

8補腎的曆史

8氏3味地黃丸

 

 

桂枝茯苓丸

 

原文:

原始經方:

討論:

1婦人3篇總議

2妊娠與癥

3宿有癥與癥痼害

4婦科癥瘕與現代婦科病名

5癥可能涉及兩大婦科占位性病變

1子宮肌瘤

2卵巢腫瘤(或卵巢巧克力囊腫)

 

6方藥的量化與配比

7主要藥物是桂枝與茯苓

8妊娠用藥的精細與慎重

9安胎之法的偉大

10丸劑與兔屎大1丸

11茯苓與桂枝茯苓丸

有孕與無孕

桂枝與茯苓的應用量化

12桂枝茯苓丸與大黃蜇蟲丸

 

炙甘草湯

 

原文

原始經方

討論

 

1傷寒

2心動悸,脈結代

3生地黃

4清酒,白酒,水

 

 

 

關於地黃,無疑是經典的草藥,其藥用價值極大,因此打造了千古經方。

內經未見載有地黃,至傷寒雜病論,多方用到地黃,搜索地黃。。。

其最為重要的兩個方子,就是炙甘草湯,與八味腎氣丸,腎氣丸,看來是補腎氣的。

追索地黃的藥用形態與分類,有4種:

A生地黃(炙甘草湯)。

B幹地黃(八味)。

C熟地黃()。

D鮮生地,或鮮生地黃汁(溫病條辨,葉天士醫案)。

這4種藥名,以生地黃,幹生地黃最為原始,首見於傷寒雜病論。

生地黃與幹地黃到底有何區別?

這要追索修治,炮炙地黃的古法,本草綱目。

大腦的兩種控製係統

 

1手動係統。

2自動係統。

不受手動操控,難以手動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