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糖的午餐 -- 助學案例分析 (二) (圖)
文章來源: 朗天2008-11-16 13:25:33

和曹先生早就認識的,都是在聚會的場合. 他的爽朗, 樂觀, 和俯拾即是的笑話, 每次都讓我們笑個前仰後合, 佩服不已.

這次卻有些特別, 他跟我在電話裏聊了個多小時滋根的經曆, 還是那樣的健談逗笑, 我問的事他都回答得差不多了. 可是第二天, 他說他還想給我看些照片.

於是我們去一家中國餐館.他給我看那些建在峭壁上的小學和衛生所, 友善的當地人, 小孩子們在泥地上追逐的快樂身影.

他們這樣, 不也是挺好的嗎, 我說, 山青水秀, 民風淳樸, 簡單快樂. 我想到了父親的家鄉, 農民們洗腳上岸, 家家建起了四層洋樓,可是天天在家搓麻將賭博渡日. 環境汙染日漸嚴重, 商業利益高於一切, 人和人之間的溫情蕩然無存.

小孩子們在哪裏都是快樂的, 他說, 可那邊的大人卻很苦. 平均壽命隻有五十五歲.

讀書, 真的能幫他們擺脫困境? 我心有疑惑. 中國多少大學生都找不到事做, 民工到處都是. 滋根辛辛苦苦資助的孩子們, 多數能念完初中就很不錯了. 這樣子, 對她們的命運究竟會有多大的改變呢? 從書本世界回到現實的殘酷, 會不會更加難受?

他沒有正麵回答. 說他十年來, 每次下鄉, 看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 總是哭著拉著他的手, 把他當成是聖誕老人了, 說她們的感激, 家裏的難處, 上學的快樂... 孩子們太想上學了, 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希望... 他說不下去了, 平時的搞笑逗趣消失無蹤, 眼裏, 透著隱約的淚光.

這一刻, 我明白了. 在什麽都缺的地方, 唯獨不能缺的, 就是希望.

很快他的搞笑本領回來了, 說謝謝我的午餐. 可是他有嚴重糖尿病, 不能加糖, 不吃米飯.

道別後才想起, 我之前客氣給他盛的飯, 他一粒不剩, 全都吃了.


------------------------------------------------------------------------

按網友要求, 特加注以下信息:

有關幫助西部地震災民重建家園, 請參考:www.bcerbc.org/gala.htm  

有關滋根更多的信息, 請參考 www.zig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