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詩歌
文章來源: 婭米2009-01-21 15:44:07

1989年,詩人海子臥軌的時候,我沒讀過他的詩,那時候有好幾個比他名字更響亮的詩人。很多很多年以後,我在網上斷斷續續讀到他活著時的貧窮和寂寞。他那首純淨的詩《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仿佛是開在塵囂上的一枝花,溫暖別人卻溫暖不了他自己。他那樣的人,隻能活在他自己的詩歌裏。海子死於世風轉變的前夕,死亡對於他,也許是一件好事,活著麵對改變的世界,一定更加痛苦。

幾年以後,1993年的秋天,詩人顧城在新西蘭小島上殺妻自殺,那時我剛到美國兩年。有人幸災樂禍地對我說,看看,這就是詩人的結局。我內心悲涼,什麽也沒說。我找到顧城的小說《英兒》,看到了詩人離世前的一段生活。

那些敏感的心靈,將感受到的痛苦變成了一支支優美的歌,迷惑世人。而世人不知道,沒有經過痛苦的浸泡,那快樂就會失去份量。人們享受著藝術帶來的愉悅,卻撇棄著帷幕後麵創造這愉悅的那個人。麵對藝術家,人們心情複雜,崇拜他的作品,卻同情甚至鄙視他物質的貧窮。

留在國內的詩人們,很多已經不再寫詩了。流落在異域的詩人們,從一個國家走到另一個國家,從一個居所搬到另一個居所,詩歌如飄零的落葉,被動蕩的生活席卷。苦澀的現實,銷毀了靈感。追尋精神的住所,從來都不是容易的,魔鬼一樣的饑餓企圖用一塊麵包收買詩人高貴的靈魂。

僑居美國的北島仍然在寫詩,堅韌不拔地辦他的文學雜誌《今天》。他是一個追夢者。不過,曾經大聲喊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的北島,在他獲得自由的同時,他的詩和散文卻丟失了銳氣,他像一株失去土地依傍的植物,漸漸消失了綠色。不能不承認,時光消磨人啊。而且,越是遠離故土,越是不想與之結仇。安逸平穩的日子和過度顛沛流離的日子一樣毀滅一個詩人和作家。

現代詩的衰落,暗示的是時代精神的衰落。文學無用,詩歌尤甚!看看這首詩:

寫生 (作者:藍藍)

我的女兒們:

一個鮮紅。一個碧綠。

我那顆在野花和樹林中慢慢

白了的頭。

時光山穀裏吹過一陣淡藍的風……


如此簡煉的語言,就寫出了生命的惆悵。若是算字數賣錢,隻有真正的瘋子和傻瓜才會寫詩。憂傷啊,生活比詩歌本身還令人憂傷!